倍可親

回廣州(十二)姜文的《讓子彈飛》,讓風燭殘年梅家大院"重生"

作者:格物便是致知  於 2014-2-7 20:3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原創攝影|通用分類:回國記錄|已有18評論

關鍵詞:讓子彈飛, 台山, 梅家大院, 端芬

這次從台城離開時,繞道廣海進入沿海高速,就是為了去端芬鎮下屬的汀江圩參觀梅家大院。


本來梅家大院已經過了70多年的風雨侵蝕,雖然原貌保留還較為完整,但整體已老舊,有些還殘磚斷瓦,不少房子已無人居住,正進入廢置階段。2010年前,大腕導演姜文看中了梅家大院作為拍攝電影《讓子彈飛》主場地,率領眾大腕明星演出,姜文、周潤發、葛優、劉嘉玲和陳坤等,作為2011年賀歲片上映,讓子彈飛》首周票房1.7億,打破了當時的國產片首周票房記錄,截至《讓子彈飛》下檔,該影片的內地總票房為6.76億元人民幣。正因為電影《讓子彈飛》票房大旺,讓風燭殘年的梅家大院重生,梅家大院重新進入大眾視野。


離開縣級公路,進入鄉間小路,沿途有不少古舊建築。


沿途碉樓和騎樓屋不斷。


梅家大院,即汀江圩華僑建築群,位於台山市端芬鎮大同河畔,於1931年由當地華僑以及僑眷僑屬創建。大院佔地面積80畝,108幢二至三層帶騎樓的樓房,呈長方形排列,鱗次櫛比,整齊劃一,中間有40畝專供商販擺賣商品的市場空地,儼如一座小方城,由於當地梅姓股東佔了一半以上,故有「梅家大院」之稱(網上搜錄)

圖為長方形廣場的一面。


長方形廣場的另外一面


屬省級文物。


整個梅家大院40畝廣場,遊人不多。


由於始建之初,其規劃設計是業主將各自旅居國的風情和建築特色融入於中華建築藝術之中,因而大院的建築物既表現出歐美國家的建築風格,又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建築藝術。雖然每幢樓宇規劃整齊,但外型卻各異,既領先於當時圩鎮的建築潮流,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當年僑鄉人民的思想和生活水平。整個大院的每幢建築物經過了80多年的風雨侵蝕,但原貌保留較為完整。一些國內建築界的專家學者視察后都認為梅家大院是全國保存得最完好,且具有一定規模的華僑建築的典型代表。(網上搜錄)


別具一格,但殘舊,不少房子廢棄。


別具一格,但殘舊,不少房子已廢棄。

別具一格,但殘舊,不少房子已廢棄。


別具一格,但殘舊,不少房子已廢棄。


這間廢棄房二摟長出大樹了。


門窗已掉。


樹根環繞。


別具一格,但殘舊,不少房子已廢棄。


別具一格,但殘舊,不少房子已廢棄。


別具一格,但殘舊,不少房子已廢棄。


讓子彈飛拍攝場地,新造地磚傳為周潤發所捐贈。


別具一格,但殘舊,不少房子已廢棄。


別具一格,但殘舊,不少房子已廢棄。


別具一格,但殘舊,不少房子已廢棄。


別具一格,但殘舊,不少房子已廢棄。


別具一格,但殘舊,不少房子已廢棄。


別具一格,但殘舊,不少房子已廢棄。


別具一格,但殘舊,不少房子已廢棄。


別具一格,但殘舊,不少房子已廢棄。


西關大屋式趟櫳


廣場有不少大排檔,但遊人太少,生意不佳。


這家鹽焗雞有幾個顧客。


廣場成為附近村民擺放農機的地方,還有不少附近村民的雞隻,這些雞一定很好吃。


廣場還有不少狗只在覓食遊盪。


黃狗。


大母雞與小雞。


整個梅家大院,看上去還是蕭條。


姜文的《讓子彈飛》,雖然讓風燭殘年梅家大院重新進入大眾視野,但是後勁不足,不足以讓梅家大院停止破敗,有點象曇花一現。


下一輯繼續介紹廣州之旅。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7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8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8 個評論)

回復 青島如煙 2014-2-7 22:08
很多古建築都是中國歷史的凝固,可惜現代人更多重視的是拆舊,保護的意識就相差很多。。。。。。這個梅家大院不知還能存在多久!
回復 徐福男兒 2014-2-7 23:17
政府沒有計劃維修一下嗎?任其這樣下去,恐怕沒有幾十年就完全傾頹了。
回復 天涯看客 2014-2-8 02:15
太可惜了。。。不過國人不在乎,只認錢!
回復 小雨點0514 2014-2-8 03:24
可惜了
回復 曉臨 2014-2-8 15:15
很有特色,可是不修葺就難以保全。我們家鄉為修復村中最大的祠堂而在兩年前籌得四百多萬元,其中八十萬元由市、鎮文物保護專項資金撥出,三百多萬元由當地企業、村民和港澳鄉親捐獻。經過工匠的努力,據說我們的大宗祠「雙桂堂」已在今年年初向鄉親和遊客展新顏。我覺得,政府與民間合力籌集古建築維修資金的做法是可行的。
回復 飛鳴鏑 2014-2-8 17:18
人氣不夠!出國的出國,不出國的吃僑匯;生意無人做,做則沒有客。政府出資修,也解決不了問題。據說周潤發是本地人。
回復 格物便是致知 2014-2-8 18:30
青島如煙: 很多古建築都是中國歷史的凝固,可惜現代人更多重視的是拆舊,保護的意識就相差很多。。。。。。這個梅家大院不知還能存在多久!
梅家大院所處地區較落後,暫時經濟發展不起來,好處是還未輪上拆舊,不好的是沒資金支持保護文物。
回復 格物便是致知 2014-2-8 18:32
徐福男兒: 政府沒有計劃維修一下嗎?任其這樣下去,恐怕沒有幾十年就完全傾頹了。
估計當地政府是有心無力。
回復 格物便是致知 2014-2-8 18:33
天涯看客: 太可惜了。。。不過國人不在乎,只認錢!
弄得好,這些古舊東西也會生財。
回復 格物便是致知 2014-2-8 18:33
小雨點0514: 可惜了
無能為力。
回復 格物便是致知 2014-2-8 18:38
曉臨: 很有特色,可是不修葺就難以保全。我們家鄉為修復村中最大的祠堂而在兩年前籌得四百多萬元,其中八十萬元由市、鎮文物保護專項資金撥出,三百多萬元由當地企業、
梅家大院所處地區較落後,暫時經濟發展不起來,當地企業、村民鄉親捐獻不太可能,由旅居海外同胞捐資,難度也大,新移民沒能力,老移民後裔對祖宗鄉下沒感情。
回復 格物便是致知 2014-2-8 18:39
飛鳴鏑: 人氣不夠!出國的出國,不出國的吃僑匯;生意無人做,做則沒有客。政府出資修,也解決不了問題。據說周潤發是本地人。
這個課題不易解決。
回復 沁霈 2014-2-9 02:51
這個一定要頂!太喜歡這些古建築了,下次去廣東,一定要去這個地方。
回復 格物便是致知 2014-2-9 08:55
沁霈: 這個一定要頂!太喜歡這些古建築了,下次去廣東,一定要去這個地方。
非常多謝!

希望能引起更多人關注這些有文化底蘊的舊建築物。
回復 笙簫難默 2014-2-10 00:24
這樣的建築應該修葺翻新,保護一下。
回復 格物便是致知 2014-2-10 18:09
笙簫難默: 這樣的建築應該修葺翻新,保護一下。
困難重重。
回復 格物便是致知 2014-3-20 21:00
十多年前,這裡還有一個農貿市場,但隨著陸路交通的發展和水路交通的沒落,農貿市場也就從這裡遷走了。如今的梅家大院,錢莊沒有了,茶樓沒有了,集市也沒有了。大多數的樓房都是人去樓空,雖說總體上保存還算完好,但灰暗破舊的跡象還是很明顯,地上的雜草雜物隨處可見,牆面上斑斑駁駁的,灰塵很多。一些窗戶的玻璃已經碎了,裡面黑糊糊的,什麼都看不清。

  當然,也有一些房子住著人,但屈指可數。這裡住著的大多都是老年人,少數是從廣西過來種田的民工,他們不是真正的戶主。據說民工們每個月只要花150元錢就可以租一棟樓住下來。

  以前這裡住著很多人,只是改革開放以來,移民到美國、加拿大去的村民越來越多,所以,慢慢地也就沒什麼人了。而且,現在還有很多人在等著出國簽證他們現在到國外去,大多是為了掙更多的錢去打工。如果大家都陸續離開這裡的話,梅家大院說不定哪一天會成為一座「空城」。

    那一天,天陰,細雨紛然,呈現在我和航面前的,就是一座空空蕩蕩的城。只有兩列還能依稀看到「當年勇」的騎樓,莊嚴地圍成一圈,似乎還在守護著一個傳說。
回復 格物便是致知 2014-3-20 21:01
這些樓房是根據屋主各自僑居國家的建築風格建造的,建築過程中又融入了本地傳統建築藝術,形成了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樓房的屋頂是中國傳統的硬山頂和磚牆瓦頂,但門面及窗戶、陽台等卻是希臘式、羅馬式、西班牙式、拜占庭式、巴洛克式的建築風格。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3 22:2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