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到成都前,在網上瀏覽成都景點,發現成都有一座1969年10月1日落成的「毛主席揮手我前進」的巨型毛主席塑像,是全國迄今唯一用漢白玉雕刻而成毛主席巨像。目前,全國各地不少毛主席塑像被推倒,而這座卻成為成都民選地標。4年前地標評選活動中,毛主席漢白玉塑像成為成都市民推選的第一個地標。據說,坐北朝南的「毛主席揮手我前進」的巨型毛主席塑像基座高7.1米,象徵著黨的生日,毛主席像高12.26米,象徵著毛主席的生日,基座四面的各7朵葵花,象徵著四川的7,000萬人民(1968年當時人口統計數字),檢閱台和周邊走道及旁邊建築為一個彷彿的「心」字形,檢閱台正中的毛主席像,就是「心」字正中一點。而這座塑像就坐落在交通方便的天府廣場,地鐵就在廣場下穿過,於是俺決定在路過時上天府廣場轉轉,參觀廣場北面的那座毛主席塑像。
天府廣場很大,巨型毛主席塑像就在廣場北面,每天24小時向著天府廣場揮手。
這座四十多年雕像後面的建築物,從文革時「萬歲館」改為四川省科技展覽館,幾經滄桑,成為特殊歲月永久的歷史見證。
文革時第一個毛主席揮手的塑像出自清華大學,象徵「毛主席揮手我前進」,這也被成都沿用。而揮起的這隻手就重達14噸,裡面有3根鋼筋支撐。據聞,毛主席塑像是由四川美術學院教授龍德輝和郭其祥主導創作設計的,並集中了全國很多雕塑家的精華,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其中油畫家陳逸飛當時是上海毛主席塑像組的成員,他曾經提供了60張毛主席塑像初稿的照片給成都參考。正是因為吸收全國其它地方的很多經驗,成都的這座毛主席塑像設計水平是最高的。經過泥胎和石膏定型后,決定選用整塊漢白玉進行雕刻。經過在南江、寶興、渡口(今攀枝花)等地踩點,雕塑組在渡口的一個山包上發現一個「比房子還大的孤石」。四川省地質隊榔頭一敲,確認是漢白玉,而且沒有任何縫隙。修了3公里的路上山,採下的最大毛坯重達56噸,還專程從瀋陽調了一個載重60噸的拖車來運送。從渡口到成都的路橋承受不起這重量,沿路很多老百姓參與加固路基和橋樑的工程。巨型毛主席塑像全身由12段組合而成,僅頭部就有1.6米高,為了讓石頭沒有縫隙、能夠完美地接合,東方電機廠專門騰出一台車床加工石頭。據說,黏結各段所用的萬能膠「本來是用來粘飛機的」,所以非常牢固,設計「抗12級地震」(網上搜錄)。
俺發現不少警察在巡邏,估計這廣場屬敏感地帶。
有一警察駕駛segway巡邏。
繁忙的人民東路(接蜀都大道)將四川科技館與天府廣場分隔開。
繁忙的人民東路(這邊連接蜀都大道)。
繁忙的人民東路。
天府廣場地面是廣場,地下有地鐵站。
不知這雕塑是想表達什麼意思。
地鐵站入口。
天府廣場周圍都是新修的大廈。
下一輯繼續游成都。
小雨點0514: 成都很乾凈,這是你發圖片給我的整體感覺。當然很漂亮了。但是作為吃貨的我,其實還是最嚮往成都小吃的。![]()
關於我們偉大的毛主席其實課本上的我都基本忘 ...
陽關: 那座雕塑是龍圖騰。右邊手也有一個。天府廣場的中心是個大太極圖。左右各有一座龍雕塑正好坐落在陰陽魚眼上。兩座雕塑的中心點是一個古蜀國的圖騰太陽鳥。 從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