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友好小使者(三十五)游清初江南首富大宅沈廳和賞天下第一墨硯 ...

作者:格物便是致知  於 2013-4-7 22:1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原創攝影|通用分類:回國記錄|已有32評論

關鍵詞:清初, 江南首富, 大宅, 沈廳, 天下第一墨硯

周庄是具有900多年歷史的水鄉古鎮,處於澄湖、白蜆湖、澱山湖和南湖的懷抱之中。河湖阻隔,也使它避開了歷代兵燹戰亂,至今仍完整地保存著原有的水鎮建築物及其獨特的格局,周庄民居,古風猶存,最具代表性的,當數沈廳、張廳、迮廳和章廳。這次澳洲墨爾本小學生訪華團在有限的遊覽時間裡,只挑選了有代表意義的沈廳進行參觀。沈廳建於清乾隆七年(1742年),已有二百七十年歷史,保存近似完好。


沈廳是周庄古鎮中最有名的景點,由於沈萬三是周庄的著名歷史文化人物,很多人就很自然地以為沈廳就是沈萬三建造的住宅,其實並不是。沈廳是由沈萬三後裔沈本仁建於清乾隆七年(1742年)。沈本仁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人物。清代《周庄鎮志》有關他有一段記載:「早歲喜狹斜游,所交皆匪類。及父歿,人有言其不出三年,必傾家者。本仁聞之,乃置酒召諸匪類飲,各贈以錢而告之曰:『我今當為支持門戶計,不能再與諸君游也'。原來沈本仁早先是一不良青年,整天遊盪,不事生產,所交的朋友也都是這樣的人。其父去世時,有人預言不出三年,沈家就要破產。沈本仁聽后,就把自己那些不良青年朋友召來喝酒,並各送錢鈔,言明絕交,以認真生產,支撐家庭,這真是浪子回頭金不換啊。果然,沈本仁經營家業得法,成為清代乾隆年間周庄鎮上一巨富,於是,就在所居「大業堂」側,拓創「敬業堂」,在「敬業堂」財富不斷增多的情況下,沈氏後人又改為「松茂堂」。這就是沈廳的由來。人們徜徉在沈廳一重重美輪美奐廳堂之中時,在欣賞精美建築時,不妨也想想當年屋主人沈本仁的有趣經歷。這並不遙遠的故事,再次證明一個道理,做任何事,關鍵還是在於人,只要下定決心,就能排除萬難,達到預定的目標。(網上搜錄)


沈廳位於富安橋東堍南側的南市街上,座東朝南,七進五門樓,大小100多間房屋,分佈在100米長的中軸線兩邊,佔地2000多平方米。它的第一進就是水牆門,即臨河的敞屋與碼頭,所以說站在沈廳大門口,也可算得進了沈宅了。


第二進門廳,似乎有些緊窄,但沈廳的房屋建築格局略呈倒「八」字型,口稍小,裡面大,會越進越寬闊。


第三進轎廳,亦稱茶廳,傢具布置很簡單,是船夫、轎夫聽候吩咐之地。第四進為正廳。


一廳套一廳,廳與廳之間有園落分隔。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朝向正廳的磚雕門樓,高達6米,三間五樓。上覆磚飛檐,刁角高翹,下承磚斗拱,兩側有垂花蓮,下面是五層磚雕,布置緊湊。正中有匾額,刻著「積厚流光」四字,四周額框刻有精細的「紅梅迎春」浮雕,其餘皆有人物、走獸及亭台樓閣等圖案,人物神態各異,鳥獸栩栩如生,刻藝之精,構思之巧,在國內可算首屈一指。斗拱一般是木製的,既能支撐挑出的屋檐(飛檐)的重量,又能起到美觀裝飾的作用,是我國古建築中的獨特發明。沈廳門樓的磚飛檐承重完全由牆體支持,磚斗拱在這裡已成為一種建築語言,更多地是展示出宅第構建的富麗堂皇,進而突出主人的不凡身價。(網上搜錄)


與門樓富貴堂皇的風格一致,正廳也是高大軒昂,面闊 11米,進深11米,佔地170平方米。廳中匾額為「松茂堂」,為清末狀元南通張謇手跡。堂名是中國文化的一種,能展示出主人的理想、抱負、志向。


難得一見的弧形瓦片房頂,以及精緻樑上雕刻。


木樑上大量雕塑。


沈氏歷來發財有道,先祖沈萬三是人們心目中的財神,所以主人取松樹之常青常茂,期望富貴能一代一代傳下去,「松茂堂」的寓意雅而深。


沈萬三被封為富財神。


沈廳的格局是前廳後堂,第五進大堂樓,第六進小堂樓,第七進餐廳都是內眷起居生活區,從前外人是難得有機會進去一窺的。


清朝江南首富就吃這些?


這個銅錢門多有銅臭味呀,中國人自古喜歡錢


第七進餐廳邊上的廚房間很有生活氣息。


裡面的爐灶,是周庄許多老宅中最大的,有兩個大鍋兩個小鍋,可以同時進行烹調。


除了鍋大鍋多,還有不少科學的,人性化的設計,灶頭邊沿掛有一塊褐色的木板可以自由移動,幹什麼用的?原來是用於遮擋灶頭上的湯汁油水,以保持大廚圍裙的整潔。


現在沈廳廚房賣糯米糰子


沈廳兩側的備弄長達百米,從前是丫環僕役進出沈廳的「員工通道」。現在則鐫有18幅巨型紫銅板畫,內容是民間故事中的沈萬三生平事迹,介紹他如何經商致富,如何遭到朱元璋的迫害,最後被發配充軍的全過程。這些銅畫增加了周庄旅遊文化的底蘊,它的體量、鐫刻藝術等,也都創下了空前紀錄,據稱為亞洲第一銅板畫。(網上搜錄)


在離開周庄前,順道參觀了號稱為天下第一硯的"中華巨龍寶硯"。此硯長約8米,寬3.15米,高1.2米,重約30噸,經十餘名民間雕刻大師歷時3年多精心雕刻而成,堪稱世界第一巨硯。


它的整體造型猶如一條巨型龍舟,主要由9條大龍9條小龍和八寶等構成。


俺不知俺家領導哪裡找到一個極好俯視角度的位置,拍攝了這張照片,8米,3.15米寬,夠大,如果磨墨夠寫好多字,問題是此硯可能永不磨墨


巨硯展覽同時還展出其它幾方巨硯。


這也是墨硯


小學生訪華團遊覽完周庄,下一站遊覽上海,也是在這次中國行遊覽的最後一個城市

友好小使者:應中國江蘇省教育廳邀請,經過半年籌備,墨爾本布萊克本小學組成了中國訪問團,包括10位四到六年級學生丶4位校長老師及8位家長代表共22人,於去年九月十五日離開墨爾本飛往中國,首站北京......本博文系列,記錄了學生訪問團到中國訪問的經歷,俺小女兒是代表團學生之一,本博文系列的照片,大部分是由作為隨團家長代表的我家領導拍攝,水平比俺好呀,請朋友們多給掌聲,鼓勵一下俺家領導......


說明:為能顯示照片景觀的真實性,本輯照片大部分未經PS處理,亦沒時間剪裁,只將75%像素縮減后,留25%Data直接上傳。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2

支持
28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0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32 個評論)

回復 wcat 2013-4-7 22:20
桌上的菜是假的吧?
回復 格物便是致知 2013-4-7 22:36
wcat: 桌上的菜是假的吧?
模型吧

就算是真的,放這麼久誰敢吃呀
回復 人間的盒子 2013-4-7 22:39
一直都沒去過呢,不錯,謝謝分享。
回復 格物便是致知 2013-4-7 22:42
人間的盒子: 一直都沒去過呢,不錯,謝謝分享。
有機會去玩玩,國內還是有不少東西值得一看。
回復 wcat 2013-4-7 22:45
那塊板子主要還是避免油濺到灶台上了,灶台不好清洗。
回復 徐福男兒 2013-4-8 00:06
這幾方硯台已經失去硯台的功用了。
回復 翰山 2013-4-8 00:21
人間的盒子: 一直都沒去過呢,不錯,謝謝分享。
下一個就是你!
回復 人間的盒子 2013-4-8 00:23
翰山: 下一個就是你!
問好,看到你的戰報了,多數都不符合事實的啦。
回復 劉小雨 2013-4-8 02:59
看得可真是親切
回復 格物便是致知 2013-4-8 05:49
wcat: 那塊板子主要還是避免油濺到灶台上了,灶台不好清洗。
有可能,免清洗
回復 格物便是致知 2013-4-8 05:51
徐福男兒: 這幾方硯台已經失去硯台的功用了。
具形擺設品
回復 戀海之鷗 2013-4-8 07:52
巨硯好看,豪宅豪華。謝!
回復 格物便是致知 2013-4-8 10:23
人間的盒子: 問好,看到你的戰報了,多數都不符合事實的啦。
兄弟,在旅遊博文就不要說是是非非啦,享受旅遊樂趣吧

俺把下面的非旅遊跟帖刪啦,別介意哦
回復 格物便是致知 2013-4-8 10:24
人間的盒子: 問好,看到你的戰報了,多數都不符合事實的啦。
盒子姐,在旅遊博文就不要說是是非非啦,享受旅遊樂趣吧   

俺把下面的非旅遊跟帖刪啦,別介意哦  
回復 格物便是致知 2013-4-8 10:26
劉小雨: 看得可真是親切
多謝小雨
回復 人間的盒子 2013-4-8 10:26
格物便是致知: 兄弟,在旅遊博文就不要說是是非非啦,享受旅遊樂趣吧

俺把下面的非旅遊跟帖刪啦,別介意哦
為什麼呀,又不違規則。沒事,都是翰山不好。
回復 格物便是致知 2013-4-8 10:26
戀海之鷗: 巨硯好看,豪宅豪華。謝!
多謝海鷗兄光臨
回復 格物便是致知 2013-4-8 10:36
人間的盒子: 為什麼呀,又不違規則。沒事,都是翰山不好。
不違規呀,只是體驗一下別人為啥喜歡刪帖的樂趣

說笑啦,盒子姐別介意
回復 人間的盒子 2013-4-8 10:43
格物便是致知: 不違規呀,只是體驗一下別人為啥喜歡刪帖的樂趣

說笑啦,盒子姐別介意
不介意,就是寫得辛苦啊,我。這翰山太難教育了。
回復 格物便是致知 2013-4-8 10:47
人間的盒子: 不介意,就是寫得辛苦啊,我。這翰山太難教育了。
多謝盒子姐體量

有空請你飲茶啦
12下一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6 14:2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