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友好小使者(三十二)聽陶笛天籟之聲,看蘇州人間天堂

作者:格物便是致知  於 2013-3-31 13:5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原創攝影|通用分類:回國記錄|已有36評論

關鍵詞:陶笛, 天籟之聲, 蘇州, 人間天堂

曾經聽過一首樂曲叫"天空之城",內有一種似笛的樂噐演奏,感覺象天籟之聲.......

俺家領導隨小學生訪華團參觀完蘇州博物館,走出館門,被一陣優美飄逸的樂聲吸引,清脆而悠揚的樂聲來自對面商業街的陶笛小鋪,吸引了不少路人駐足圍觀,於是她們母女倆走到對面街的陶笛小鋪,欣賞了主人的示範演奏,據說老闆來自台灣,而臨街吹奏此曲的正是老闆丶中國陶笛學會常務理事楊嘉誠。

這裡是他在蘇州市區開辦的第一家陶笛小鋪,不過,陶笛小鋪不是一家傳統意義上的景區旅遊紀念品商店,而是他用陶笛來抒發情境的一個據點,一處音樂與心結合的地方。


來蘇州的決定更多出於對他父母健康問題的考慮。 2001年,他母親為了照顧卧病在床的父親,身體也漸漸出現問題,在醫生的指點下,楊嘉誠準備讓母親換個環境減減壓。恰好,在蘇州經營企業的台灣友人邀他到蘇州甪直遊覽,他就陪母親一起來看看。沒想到第三天,他就做了一個重大決定,辭去台灣IT工程師的工作來到甪直安家,並過起了半隱居的生活。果然,來到不久,楊嘉誠就愛上了那裡,他母親的身體也出現了好轉的跡象。放棄台灣的一切,放棄IT工程師的工作,來到一座陌生的城市,楊嘉誠做出這樣的決定是需要足夠勇氣的。他之所以選擇留在甪直安家,主要是因為在這裡,他找到了家的感覺。


小店內陳列著各式各樣的淘笛。


價格豐儉由人,從幾百元人民幣到幾千元人民幣不等。



俺從Youtube搜索了這首由楊嘉誠演奏的"牽手",及下面那首台灣笛手的經典陶笛作品"天空之城",與朋友們分享,讓大家一邊欣賞陶笛美樂,一邊遊覽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美譽的蘇州街頭景物,兩天短暫的蘇州之行,正好風和日麗,到處藍天白雲,俺家領導隨手拍了不少照片



陶笛小資料:

陶笛在南美洲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起源公元前2000年,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出土了一批粘土燒制的器具,其中有一些可以吹奏簡單的樂曲。公元前500至600年,瑪雅人製作的陶笛可以吹奏完整的音階。西班牙佔領美洲后,在1527年,陶笛被墨西哥的阿芝台克藝人帶到歐洲。 1860年Giuseppe Donati在義大利成立了第一個工廠開始製作陶笛,他們對原先流行的陶笛進行了改造,現在看到的義大利十孔陶笛就是在那以後出現的。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陶笛尺寸小,易於吹奏,為了鼓舞士氣,美國軍中開始流行這種樂器,為了便於批量生產,一般都採用石膏或塑膠材料,形狀多採用小鵝形狀和甘薯的形狀。在《17號囚房》這部電影可以看到有關這種陶笛的情況。1963年,英國倫敦的John Taylor製作了第一個四孔的陶笛,四個大小不同的孔好像是二進位的排列,可以組合出十六種不同的狀態,第一次用很少的孔實現了更多的音。指法也和以前的順序指法不同,採用的是交叉指法,此外在還可以擴展為5孔、6孔甚至更多,音域也隨之增加。

陶笛在台灣:   在台灣,最早流行的陶笛是秘魯樣式的工藝陶笛,能發聲但吹不出音階,後來經過改進,現在已經成為台灣主要的陶笛樣式,大陸稱之為台灣式陶笛,常規的形狀像一個水滴或心形樣式,也有各種變形的陶笛品種。從20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台灣就有蔡宗瀚、遊學志等藝術家開始研究秘魯、英國和日本等地的陶笛,吸取他人的經驗,製作自己的產品,並出版陶笛教程和CD、組織陶笛樂隊、建設陶笛網站或博客論壇等方式大力推廣陶笛。短短的十多年就在台灣掀起了一股「陶笛熱」。在台灣有很多地方都有製作陶笛的地方,比如台北市文山區的禾豐窯、南投縣的鼎記陶笛、高雄市的唐山扁笛、還有宗翰陶笛、是誠陶笛等等很多,其中的是誠陶笛陳金續自己研製的陶笛品種,指法和流行的標準六孔的不一樣。台灣演奏家遊學志先生,在台灣推廣陶笛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目前在寶島吹陶笛的人達120多萬。 2004年12月18日,在高雄市舉辦的萬人大合奏中,11,551人組成的陶笛演奏方隊創造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陶笛在大陸:   在中國大陸,陶笛主要受台灣影響,包括陶笛這個名稱也是沿用台灣叫法。近些年來也出現了很多陶笛製作者,這其中有一部分是原來主要製作陶塤的,兼做陶笛,其主流產品的因為是套用塤的指孔,雖然比塤容易吹但指法麻煩;還有一部分製作者為了怕交叉指法教學和製作上的麻煩,套用了中國笛子的指孔排列,對有笛子基礎的人很容易上手,但音域過窄;還有一部分是以台灣六孔陶笛為基礎,經過模仿和改進,繼承了這種陶笛的易吹易學的特點。這些陶笛製作者對陶笛在中國大陸的普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相信不久,陶笛在中國大陸會成為一種普遍的樂器。


蘇州街頭。


相門橋及岸邊。


平江河。


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王府遺址。


成王府。


大平天國歷史洪流中越來越遠。


李秀成王府遺址。


大平天國已逝,成王府內依舊面向世人,池中錦鯉可知王府物是人非


漂亮水中錦鯉


街頭小販賣的是什麼?


街頭小販賣蓮蓬。


街頭小販新鮮水果灘,你想吃嗎?


蘇州街頭小食,你嘴嗎?


叫什麼包?


啞巴生煎店。


蘇州街頭小貓們。


蘇州街頭小貓。


寵物狗,比人還享受.......為啥這樣說,看下圖......


這狗有鞋穿,不是一對,而是兩雙


街頭蘇州老爺雕塑像。


小孩開檔褲,俺調皮小女兒拍攝的


夜色下的蘇州依然熱鬧。


時尚佔據著櫥窗。


夜色下的十字街頭。


所住酒店大堂。


兩天短暫的蘇州之行結束,正在去周庒路上。


前面第二十六至三十一輯博文已經將近二百張蘇州照片發出與朋友們分享。

再見!蘇州!


友好小使者:應中國江蘇省教育廳邀請,經過半年籌備,墨爾本布萊克本小學組成了中國訪問團,包括10位四到六年級學生丶4位校長老師及8位家長代表共22人,於去年九月十五日離開墨爾本飛往中國,首站北京......本博文系列,記錄了學生訪問團到中國訪問的經歷,俺小女兒是代表團學生之一,本博文系列的照片,大部分是由作為隨團家長代表的我家領導拍攝,水平比俺好呀,請朋友們多給掌聲,鼓勵一下俺家領導......

說明:為能顯示照片景觀的真實性,本輯照片大部分未經PS處理,亦沒時間剪裁,只將75%像素縮減后,留25%Data直接上傳。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16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8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36 個評論)

回復 tea2011 2013-3-31 21:07
不錯,謝謝分享〜
回復 緘默碎煙 2013-3-31 22:07
小孩兒開襠褲那張看得直笑!
回復 秋收冬藏 2013-3-31 22:53
蓮蓬,楊梅都是我最喜歡的。。。
您沒去,但是為領導做解說員,圖文雙馨,謝謝二位。
回復 徐福男兒 2013-3-31 23:46
這陶笛的聲音有點像簫聲而高昂一些。
回復 opa900 2013-4-1 02:26
街頭小販賣的是金桔,枇杷?
回復 qtclm326 2013-4-1 04:20
好聽,不愧是文化古城.出來的人都是文雅
回復 格物便是致知 2013-4-1 05:37
tea2011: 不錯,謝謝分享〜
多謝欣賞!
回復 格物便是致知 2013-4-1 05:38
緘默碎煙: 小孩兒開襠褲那張看得直笑!
習慣不同,國外看不到開襠褲
回復 格物便是致知 2013-4-1 05:40
秋收冬藏: 蓮蓬,楊梅都是我最喜歡的。。。
您沒去,但是為領導做解說員,圖文雙馨,謝謝二位。
俺代俺家領導發言,無限光榮
回復 格物便是致知 2013-4-1 05:42
徐福男兒: 這陶笛的聲音有點像簫聲而高昂一些。
聲音清脆,多謝欣賞。
回復 格物便是致知 2013-4-1 05:43
opa900: 街頭小販賣的是金桔,枇杷?
俺昨天未問俺家領導,今天問准了再答你
回復 格物便是致知 2013-4-1 05:44
qtclm326: 好聽,不愧是文化古城.出來的人都是文雅
多謝欣賞
回復 緘默碎煙 2013-4-1 05:56
格物便是致知: 習慣不同,國外看不到開襠褲
   所以現在再看到覺得稀罕了
回復 竹葉青青 2013-4-1 05:57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不是吹的,但是這陶笛吹的真叫棒,想去蘇州。
回復 tea2011 2013-4-1 07:11
秋收冬藏: 蓮蓬,楊梅都是我最喜歡的。。。
您沒去,但是為領導做解說員,圖文雙馨,謝謝二位。
楊梅最愛~~~
回復 tea2011 2013-4-1 07:13
秋收冬藏: 蓮蓬,楊梅都是我最喜歡的。。。
您沒去,但是為領導做解說員,圖文雙馨,謝謝二位。
好像是茘枝
回復 maisai 2013-4-1 09:12
沒有看見蘇州和其它城市有什麼不同啊。拙政園在哪裡呢?推倒蓋摩天高樓了?
回復 秋收冬藏 2013-4-1 10:10
tea2011: 楊梅最愛~~~
饞啊
回復 秋收冬藏 2013-4-1 10:11
tea2011: 好像是茘枝
茘枝也要!
回復 曉臨 2013-4-1 14:46
在那裡,有看的,有聽的,還有吃的,真是人間天堂。
12下一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20:3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