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定格在1949年8月8日,這個雙8日,現代中國人視為幸運日子,但對於廣州國民黨政府,卻是個傷心日子。
上輯以1949年3月廣州照片,介紹廣州這個遠在南方是最大城市好象還未意識到戰火即將燒到面前,還是一片歌舞昇平。
但1949年4月,解放軍佔領南京,情況急轉直下,兵敗如山倒,1949年8月8日,國民黨軍隊敗兵開始進入廣州城,美國駐廣州領事館無奈摘牌撤離廣州,達官貴人急著逃亡,雖然戰火燒近,而平民百姓卻還是要繼續生活,過去幾十年,兵荒馬亂,政府經常更疊,百姓已司空見慣,但今次卻與以前不同,共產黨不但站穩了腳跟,更令廣州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1949年8月8日,這批來自於美國【生活】雜誌已公開的歷史圖片庫黑白照片,忠實地記錄這歷史的一刻,從各個角度了解一下即將解放的廣州。

1949年8月8號,空中俯視的珠江。兩個月後,這片神奇的土地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轉變,同時也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

1949年8月8號,敗退的國軍進入廣州。

1949年8月8號,敗退的國軍進入廣州。

1949年8月8號,美國駐廣州領事館摘牌準備撤退,沙面。

1949年8月8號,美國的領事官員站在沙面西橋上,百樣滋味湧上心頭,別了,廣州!

1949年8月8號,沙面。

1949年8月8號,沙面。

1949年8月8號,沙面。

1949年8月8號,沙面,戰事已近,但工程還是繼續,工人還在開工。

1949年8月8號,沙面。

無奈的外國人。

百姓毫不慌張。

1949年8月8號,沙面。「交通部第六區電信管理局」

1949年8月8號,沙面。美國大使館官員。

1949年8月8號,沙面挑賣的小童。

1949年沙面西橋。

讓我們看看動蕩中大時代的廣州市民。帶bb的婦人。

孫逸仙紀念醫院的外牆,關心時局的人們。

兩元半一碟咸酸?你看這位小朋友吃得幾香(食得幾知味),還有他帶頂飛機師帽子!

補返只金牙。

見到鏡頭就怕丑的女童。

沙河大街上的人力三輪車雨中接客。

在廢墟上玩耍的小孩。

一位店鋪老闆還精心打理雀仔。

茶居里等開工的苦力(搬運工)。

「三斤咩兩斤,跌倒起吾到身」。( 「三斤背兩斤,跌倒起不來」)

太平路上的小販。

廣州同安碼頭的士兵檢查乘客的行李。

背弟妹的小孩。

布檔的老闆娘和街坊。

小學徒。

帶小孩的婦人。

「花尾渡」內部。

生活得好辛酸。

居住在寮屋區的一戶人家。

走難的人們,暫時居住響廢墟里。

鏡頭下的真實:被火燭車(消防車)撞倒的婦人(乞衣)。

老兵補衣服。

民國風流人物——陳納德將軍在廣州,著名的飛虎隊就由他建立及指揮。

陳納德夫婦及他們的new baby;陳納德太太就是大名鼎鼎嘅陳香梅女士!

洗衣服士兵。

孫科博士,國民黨廣州最後一仼市長。

曾間斷三任廣州市長孫科博士。

孫科辦公室。

華林寺的「五百羅漢」

五百羅漢,華林寺。

大名鼎鼎的馬可·波羅被華林寺和尚擺上神台。

沙河酒店,大堂裡面擺滿了住客寄存家私;人心惶惶動蕩時刻,有錢人家都離家走避!

舊廣州的新中國酒店。

沙面南街58號之一,沙面堂——基督教教堂。

蘇聯領事館。

當年沙面西面乃法國佬的地盤。

沙面岸邊大榕樹。

已被(政府)內閣接收的建築物。

中國人、英國人與法國人還一起打網球,及時快樂。

已成廢墟廣州英國領事館。

在第一基督教教堂前面做工的建築工人。

臨江的沙面。

工人正在重建沙面一間被燒毀建築。

沙面河邊舢板。

畫家畫照畫,引圍觀人們。

蘇聯大使館。

中華民國外交部。
10月14日,解放軍攻入廣州,廣州解放。
本輯照片轉自國內網站,原文附130張照片太長,俺分成兩輯,並將粵語轉為普通話。
http://seven0688.blog.163.com/blog/static/1239971062009964552623/
歌曲:再回首/姜育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