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論心態

作者:瀑川  於 2022-4-8 23:5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政論|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2評論

 

論心態  (選自 作者文集 《爽籟清風》)

 

心態本來是個不起眼的辭彙,沒人在意。改革開放后,新生事物多如春筍破土而出,各種不同的人在春筍面前有著不同的回應,因此人們才關注到心態。

 

顧名思義,所謂心態就是人的心理狀態。由於心理科和精神病科多少會有一點重疊,所以心態也不妨稱作精神狀態。一個人的心態往往表現出他的氣質、風度、肚量和人品。

人是有頭腦的動物,會觀察,會思考,會聯想,因此會有心態。具體來說,心態乃是人們對周圍客觀事物的主觀反應。因此,心態是被動的。客觀事物的刺激越激烈,人的心態就越複雜。一般來說,多數人的心態不會改變客觀事物進展。而且在多數情況下,心態只對自己有意義。一個心態健康的人會豁達大度,心地平和。一個心態偏狹的人則會小肚雞腸,惴惴不安。健康的心態對身心有益,可以延長壽命;偏狹的心態會刺激心臟,容易生病。既然不管你的心態如何,客觀事物總會發生,那你為什麼不去養成健康的心態,於己於人都有裨益?

某地有架飛機不幸失事,二百多人全部喪生。消息播出后,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心態。甲類覺得可惜,深表同情;乙類冷漠,無動於衷;丙類覺得慶幸,他不在其中;丁類說活該,幸災樂禍。這就是四種不同的心態,因為心態是屬於每人自己的,你不可能也沒必要要求他們採用何種心態。當然不管旁觀者心態如何,飛機失事的不幸是無法挽回的了。因此,人作為一個集體,又沒必要去過度在乎某人所持的某種心態。

 

心態的形成和許多因素有關,家庭背景,經濟條件,文化水平,教育方式,以及本人經歷。因此心態形成的本身已經是對客觀事物的綜合反應了,而且和制度以及社會結構也有關係。

人的心態差別很大。有人不愛想事,晚上躺下就能睡著。有人杞人憂天,輾轉難眠。身經百戰的蘇沃洛夫將軍在炮聲隆隆的指揮所里也可鼾聲如雷,睡上一覺。有人因為沒考上大學,自殺身亡。有人又不甘失敗,勵志再來。有人因為貶職,一蹶不振。有人身陷囹圄,卻能壯志凌雲。

柳宗元謫守不毛之地,貧寒窘迫,寫出永州八記。蘇東坡降職山東,能以酒糟野菜為樂。陶淵明辭官不做,回家種田,採菊東籬,樂得其所。曹孟德讀了陳琳辱罵他的文章,讚不絕口。則天女皇讀了討武檄文責備宰相失職,漏過了人才。古代的不少賢哲都在心態方面為我們作了表率。當然,一件不愉快的事常如骨鯁在喉,建立良好的心態的確不那麼容易。

改革開放后,中國人富起來了,動輒就能買下價值數百萬的房產、豪車,這是好事。但有房和沒房的同胞對房價卻採取了截然不同的心態。沒房的願意房價泡沫早點破滅;有房的業主見到房價下調就去砸房產公司的玻璃。這樣的心態離不開個人利益的得失。本來房價和股票一樣,有漲有落。漲價時你不動聲色,降價時卻氣急敗壞。這乃是不正常的心態。

美國某地有位富翁,富得流油。他有個窮哥哥生活窘迫,他僱用了哥哥給他看門,發給生活費。弟弟心安理得當著富翁,哥哥自嘆不如,為弟弟打工。數年前,北京有個開飯館的弟弟,窮哥哥總要到他那兒討一杯羹。次數一多,弟弟煩了,兄弟之間反目成仇。這哥倆的心態又都偏了。

有時候人們的心態隱而不露。喜怒不形於色的劉備在青梅煮酒論英雄時聞雷失箸,躲過了曹阿瞞的政治迫害。有位手錶局長在車禍現場露出笑容,結果遭到雙規。江青當了文革旗手后出現了病態心理,把知道她底細的人都趕進牛棚,欲除之而後快,這也算是一種心態。白衣秀士王倫妒賢嫉能,容不得無路可走的林沖先生,結果丟了性命,開創了心態好壞可以致命的先例。

在馬克思的共產主義實現之前,由於家庭環境、個人努力和不同的機遇,貧富差距總是不可避免的。在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幾百年的陶冶使得人們能夠正視這種差距,富而不驕,貧而不餒。因為這個制度原則上賦予公民們均等的機會,自由競爭。所以窮人一般沒有仇富心理。在公開場合下,富人也不鄙視窮人。

不同的國家由於文化和傳統的差異,對突發事件也會持有不同的心態。今年馬國馬年不利,連出兩起空難。一起以中國乘客為主,一起以荷蘭乘客居多。相對來說,中國的家屬比較急躁,反映強烈。有位帶著高級表系者H皮帶的老哥幾乎要動拳腳。荷蘭的損失不比中國人小,還有那麼多科學家。他們的態度就比較平靜,等待著公正的處理。從概率論的角度,空難不可能完全避免,雖然出事的幾率很小,但是出事的時候總會有人遭到不幸。此時平和和理解更有利於問題的解決。

十幾年前,中國有位青年學生家庭困難,好不容易上了大學。結果因為一兩句話,一怒之下把比他富有的同學殺死。一種不健康的心態不光會傷害自己,還會危及他人。因此西方設有心理科醫生,一但發現自己思維和反應怪異,趕忙去醫院治療。不要一頭鑽進牛角尖,直到恐怖事件的發生。

 

心態有時也體現在朋友之間。90年代,OJ辛普森被宣布無罪的時候,一個從頭到尾幫他辦事的好朋友,侃大山先生,在法庭上忽然攤開兩手,顯出驚訝和無奈的表情。讓人說不清他當時有一種什麼樣的心態。他是希望OJ被關進大獄,還是願意他成為自由人。

我有位大學同班同學,在美國的機器人領域卓有建樹,還獲得過里根總統頒發的科學家大獎。三十多年後我們有機會在大賭城見面,一起回顧了四十年前在清華園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當我提到他取得的成績的時候,他輕微一笑,輕描淡寫地說:「碰巧了。」取得了如此驚人的成就還能虛懷若谷,這又是一種怎樣的心態?

不同的心態之間也會相互作用。八十年代有幾個大陸同學去南加州遊玩。開的是甲的車,乙、丙、丁分擔汽油費。快回到學校時,甲發現油表走低,想再加一次油。乙、丙、丁中的某位覺得吃虧,建議湊合開回去。於是發生爭論。結果車子翻到路邊。

九十年代初依阿華大學有位來自中國的博士生因為找不到工作,持槍殺害了系秘書和另一位找到工作的中國同學,這不僅是嫉妒和仇視的心理,乃是罪惡的心態。可見心態不健康時,若不及時糾正就會走火入魔,鋌而走險。事後,那位美國秘書的家人也為中國學生感到不幸,而且他們不想因為這次不幸的事件而改變對中國學生的看法。

近來中國經常發生毆打醫生的事件,他們不能容忍自己的親人死在病床。是的,他們花了錢要把病治好,可以理解。但是醫生治的是病,不是命。否則人就會長生不老。這些病人家屬的心態似乎也超出了常規。

 

面對疾病也有不同的心態。有個同學退休后總以為自己身染沉痾。胸部稍有不適,便吞下硝酸甘油,躺卧在地。醫生說沒事,他不相信。似乎非要人家說心肌梗塞四期,他才滿意。另一位同學去年在旅歐之前被診斷為前列腺癌晚期,他卻旁若無事,坦然面對,在治療之前繼續完成旅遊計劃。除了自己配合治療還探討癌症的病因,不斷地發給同班同學。當大家看到滿頭白髮的他和新生小孫孫躺在床上時,無不感動。生老病死,人皆有之。即使是馬恩列斯,或是毛劉周朱陳林鄧,都無法避免。何況我們這些吃五穀雜糧的平庸之輩。既來之則安之。

 

每個人的心態都會各不相同,但是從許多人身上歸納的共同心態卻有集體特徵。比如國人喜歡攀比,便屬於此。集體心態的形成和制度、社會結構以及教育方式有關。

 

在中國從小學到大學,都有班幹部、少先隊、團支部,甚至黨小組。這些機制把學生按進步與落後分成三、六、九等。從小心理上就有了畸形的發展。思想進步的典型往往自視清高,是未來人上人的材料;思想落後的又會自卑內向,憂心忡忡。不平等的意識從小釀成,因此會形成不同的偏激的心態。西方教育則強調獨立自主,互不干預。因此,他們對周圍事物的反應比較平淡客觀。

 

心態和經濟條件有關。1983年,我花了一百二十元修理了一輛舊汽車,結果修壞了,弄得我好幾天悶悶不樂。因為我當時的月入才有五百多元。這次到加州的豐田車行換機油,他們東拉西扯要了我二百三十元。我坦然地讓他們刷卡,毫無怨語。因為我現在的經濟條件比三十年前已經稍有改善,犯不上為二百塊錢鬧心。

 

心態和每個人的家庭和經歷有關。家庭條件優越的天不怕,地不怕,撞死了人只須說李剛是他爸。家庭拮据的人碰上一輛法拉利,就會跪倒在地,失魂落魄。成長順利的人和受過挫折的人對同一件事也會有不同的心態。

 

如今社會競爭厲害,人們把焦急的心態傳遞到孩子的身上。把孩子稱作寶寶,當成明天的太陽。他們不惜重金,從胎教開始,幼兒學鋼琴、擊劍、外語。上學后還要參加各種補習,奧數、普數。父母的關愛和期望把滿身稚氣的孩子壓彎了腰。還美其名曰不失落在起跑線上。這是一種在新的歷史時期形成的心態。至於這種心態是好還是壞,難於置評,有待於社會實踐的驗證。

 

轉眼我們這一代人已經老了,退休了,如何調整心態,正視晚年乃是一個大問題。處理好了對自己的身心有益,也能為子女們減輕負擔。俗話說,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大家雖然都不原意去做小人,但是當一名名副其實的君子也不大容易。「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浮平 2022-4-9 01:45
【每個人的心態都會各不相同,但是從許多人身上歸納的共同心態卻有集體特徵。比如國人喜歡攀比,便屬於此。集體心態的形成和制度、社會結構以及教育方式有關。】

說得很好。心態與主觀和客觀因素相關。 集體特徵來自於大小外界環境對人們自由選擇調節帶來的障礙程度,主要是等級制度和觀念造成的精神層面第一,二需求 ---- 安全感和基本人格尊重難以得到滿足,即使生理層面的衣食住行性大致得到滿足。 用 hierarchy of needs 的心理學理論可以解釋這部分的因果關聯。

換句話說,國人到國外一段時間,或者長久一點,攀比現象的集體特徵會自然降低一些。一是更容易得到基本人格尊重;二是不容易獲得過多秀物質或者權力方面優越感的那種「羨慕」,有點 no body cares 的反應,甚至不喜歡。這是平等觀在社會層面應用的效果(包括倫理道德教育和法律約束)。
回復 瀑川 2022-4-9 04:04
謝謝浮平同學的評論。畸形的社會和畸形的教育,會導致畸形的心態。比如文革心態,暴發戶心態。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14:4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