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nd.org/my/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3Farticleid=35045幾天前讀了福布斯那篇題為《從勞改犯到高科技企業家:傅蘋的人生路》的自傳書評採訪,才知方圓之內同胞中有如此能人,自嘆孤陋寡聞。
不過傅女士的母國經歷,的確傳奇得離譜,即刻遭受其他同胞質疑。不願人云亦云,我找來原版英文對照---譯得十分貼切。
次日,亞馬遜書線率先用English提問的Lin說,傅女士已主動聯繫,要和他/她私了。很明顯,那裡眾多金髮碧眼的觀眾,需要儘快滅火。
無奈不但Lin不買賬,福布斯年輕專欄記者為避清自己和雜誌的名聲,也帶著讀者疑問找傅蘋對證,並將結果公之於眾。儘管報道如實轉達了傅女士的抵擋回應,然而字裡行間,記者本人對自傳作者前言不搭后語的疑惑和被人當槍使的不滿,已表露無疑。
結果是火上澆油。這廂里中文網民痛罵敗類,那邊精英在BBC和PBS對著將信將疑的主持人面不改色,繼續大侃非凡人生。
乖乖弄地咚,本山大叔不上春晚,海外的角兒頂上來!豐乳肥臀,今年過節不寂寞。
鬧忙之中,不免想到這位女子,美國夢數年前就混得差不多,何來此舉?借留美先賢胡博士適之的名訓,先大膽假設一番,待吃完年飯,各位再去小心求證。
早年傅女士與夫君共創家業,先生學識超群,嬌妻聰明過人,一唱一和,相得益彰。為夫的下得廚房,能幹;為妾的上得廳堂,敢吹。所以一個在名校做終身教授,一個在業界躥紅。
然後有了分歧:後面做的,趕不上前面賣的。奧地利人個性紮實,堅持質量;中華兒女紅妝武裝,管它三七二十一。大腦指揮肢體,一來二去,床第間出了差池。西方人重自由,請求分手。傅女士好說好商量:我掌門你幹活,不得泄露內幕,違者法庭是問——老娘給自己留下一片海闊天空。
傅女士入籍那會兒,恰逢國會反墮胎一派拿中國計劃生育說事,三藩市開移民鋪的師爺就教跳船的福建人自報在老家超生。那時恐怕還是單身的她,靈機一動,變成了超時代的反潮流英雄(80年代初,中國還在為馬寅初先生平反)。這招不但搭上了移民局快班車,也成了日後的創作源泉。於是個人簡歷倒著編織過去,一路招搖進白宮,還得了政府發的傑出公民獎。
左右逢源,傅女士向第三空間發起衝鋒:寫書!如今中國連個下三濫都能出版,憑真金實銀的美國傳說墊底,頂級出版商甘作伯樂,勝算在握。事成揚名更上一層樓,進3D公司的價碼還可提升。
代言人找福布斯上海分社社長幫忙。人家一個熱心,中英文稿齊發。Ms. Fu不是口口聲聲要進軍多維領域嗎?
鋼鐵是這樣煉成的,馬腳也是這樣漏出來滴。
中人用西文自傳,可以寫意,一旦還原成中文,就成了寫實,恰好與真實藝術相反。自稱藝術家的傅女士深得個中趣味,故而委屈:中英文受眾的理解有微妙不同。
然而這種解釋不夠。幾處敗筆,不會介意。傅女士的境界,可不是什麼「用詞有誤」,她是天馬行空,無中生有,把想象中的牛奶當成真實出售。
常言講,這叫「捏造」,有失道德水準。法律用語,「具欺詐嫌疑」。賣書賺錢,明擺的商業利益。用假貨引誘消費者,騙財騙人,受害者有權起訴索賠。
然而,傅女士勇往直前,勢不可擋,定要把這竹器彎360度,變成圓滿無缺的月亮。那氣概和照片上的南京紅衛兵小將,一脈相承。
戲到高潮如何收場,難說。但至少該有兩個情節:
其一,模範移民交還勳章。向移民當局和政府說謊而獲獎,是對所有誠實的的移民、特別是華人移民的侮辱。不交不足以平民憤。
其二 退出國家諮詢會員會。讓撒謊者諮詢納稅人的錢財,誰放心?
昨天,問一位IT業內好友,知不知道角魔公司的Ping Fu。
"Yes, of course, a very smart and successful Chinese woman…」
看來她在老美中間已頗有聲望。。。 對方又拋過來一句:
"…but she』s an absolute self-publicity hound!」
她對出名如狗吃屎一般熱衷!
原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中外不分,微妙?
為
名利,傅女士不惜貶毀自己童貞,還順手猥褻文革前後歷史一把,讓真正的中國受難者地上地下躺著中槍,瀝血為她背黑鍋,可謂歹毒。如此大逆不道,她會不安嗎?不見得。人們該記得那些文革初踩斷父老肋骨表忠,改革后又高歌猛進的貝勒格格們。二者殊途同歸,六親不認,什麼都可以拿來作嫁衣裳。
終究是紅旗下的蛋。
東風吹,戰鼓擂,現在世界上,霧霾與真相。只要大紅燈籠高掛,Ping Fu們何愁默默無聞?打不下財狼,絕不下戰場!
咚咚鏘!
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