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兒子第二次腹瀉治療經歷

作者:wcat  於 2013-1-28 06:0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10評論

關鍵詞:腹瀉, 治療

  作者:陸安春

  第一天

   2013-1-12,周六。兒子2歲4個月。凌晨時我們聽到孩子在隔壁房間哭鬧,原來是嘔吐。於是把他接過我們這邊睡。早上,他一起來就說肚子痛,想吐。吃了一點豆漿和麵條,最後也全吐了。我問父母昨天給他吃了什麼,他們說沒吃什麼,都跟往常一樣。我懷疑是食物中毒。

  網上查「嘔吐」,多種原因,很難判斷,查不出所以然。上午11點左右,他大便一次,還算成型。我早就想帶他的大便去檢查一下,看看有無寄生蟲之類的。 於是立刻想到趁此去一次醫院。用紙杯帶上大便樣本,妻和我媽媽帶著孩子,一起前往當地一家鎮級醫院。之所以不去三級醫院,是因為感覺沒必要,平時也認 識鎮醫院的一些醫生,感覺他們還不錯。

  通過熟人找到兒科主任。化驗結果是輪狀病毒。主任說要住院,打點滴。我說能否不住?先回家觀察一兩天可以不?我想的是起碼查一查「輪狀病毒」相關的一些資料,自己有個了解,如果確實需要住院到時再送過來也未嘗不可。

  主任說:我做了二十幾年,遇到的類似案例都是住院,這是典型的秋季腹瀉。這個病沒有特效藥,通常會持續4—8天。我說他今天上午的大便形狀還正常,似 乎沒有腹瀉啊。主任說很快就會變成水樣腹瀉。我說如果可以暫時不住院的話,我想您先開一些西藥給我帶回去。主任說你一定要回家的話,要注意兩點(他在 化驗單背面給我寫清楚,非常負責任):1.給他吃不含乳糖的奶粉2.平時食物只能是麵條+鹽或粥+鹽。

  我突然想起方舟子介紹的腹瀉食譜,問香蕉蘋果等可以吃么?主任說不可以,只能夠吃清單列舉的食物。

  主任給我開藥時我說只要西藥,不要任何中藥。主任沒異議,但後來我看到他在電腦里點擊「四磨湯口服液」,我趕緊說這個不要,他取消了。費用9.1元, 其中還有6元是診療費,藥費等於3元左右,三個葯:雙螺旋桿菌,維生素B,利巴韋林。此前的化驗是58元。

  後來查「四磨湯口服液」,成分是木香,檳榔,枳殼,烏葯四味葯。方舟子的科普中介紹,木香有腎毒性,能造成兒童不可恢復的腎損害,幸而沒要!【方舟子按:能導致不可逆的腎損傷的是馬兜鈴科的青木香,不是菊科的木香】想起第一次腹瀉時醫生也開了這個(那次我也沒使用),看來這葯是醫生愛用的常規 腹瀉用藥,醫生當然不是為了害人,最可能的原因是醫生自己也不知道這些葯的風險,他們也真誠地相信這些中成藥。

  回家后立刻打開電腦查詢。方舟子介紹說輪狀病毒風險較大,起初禁食12—24小時,停止食用牛奶一兩天,務必防止脫水,無特效藥。脫水嚴重時需立即送 醫院。連方舟子也說輪狀病毒風險較大,看來非同小可。再查輪狀病毒,維基百科說「全球每年每年有超過50萬名五歲以下的嬰幼兒因為輪狀病毒的感染而死亡,而且每年有幾乎兩百萬以上的兒童因此患重病。在美國,輪狀病毒每年造成270萬個兒童嚴重腸胃炎的案例,有近6萬名兒童需住院治療,並且每年平均有37個 死亡案例。」我的天,這東東原來這麼厲害!

  維基百科在「治療與愈后」中說:「劇烈的輪狀病毒感染症的治療方法並不特別,這包括了癥狀的控制與最重要的補充水分。如果沒有治療,兒童可能會因 為嚴重脫水而死亡。依據腹瀉的嚴重度,治療包含了用白開水或是含鹽與糖的水作口服液治療。有一些感染癥狀較為嚴重,足以住院治療,住院治療時這些液體 則是經由靜脈滴入或是經由鼻胃管進入病童身體,而病童的電解質與血糖必須要特別注意。輪狀病毒感染很少造成其他的併發症,而且對於癥狀控制良好的兒童來說,愈后是極佳的……」

  此外,百度百科說,「因此打疫苗后仍有機會感染,不過接種后就算受到感染可有八成幾率避免出現重症。」我兒子就屬於打疫苗后仍感染的情況,他已打了兩次疫苗。按這樣說的話,出現重症的機會應該比較小了。理論上說,自然痊癒、無需治療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但我也不敢掉以輕心。

  對拿回來的葯,雙螺旋桿菌直接扔掉,因為看過方舟子的科普,這類藥物對兒童有害無益;利巴韋林是廣譜強效的抗病毒藥物,但既然方舟子說輪狀病毒無 特效藥,那說明它對輪狀病毒無效,沒扔,但也沒給他吃,留著備用;查世界衛生組織關於腹瀉的治療資料《腹瀉治療:醫生和高年資衛生工作者使用手冊》,也提到維生素B,於是想給他吃,但看到他連水都不想喝,想不出有什麼好辦法令他喝下味道難受的藥物,於是也暫時沒動。這個做法自然遭到我母親的反對, 她忿忿地說:葯買回來怎麼又不吃?!我沒有解釋,她也不可能聽得進我的解釋。

  當天下午孩子抱在媽媽懷裡,精神狀態並不好,似乎想睡覺,但又沒睡。這算不算《手冊》所說的「嗜睡」呢?如果是,那可是嚴重脫水的癥狀之一。不過《手冊》上面所說的嚴重脫水要求起碼有兩個嚴重指征,孩子暫時還沒有別的指征。先觀察一天吧,我想。我告訴家人,多給他喝水,停牛奶,只吃飯和粥。之 后出去打了場羽毛球。路上去藥店買世衛組織推薦的「口服補液鹽」和硫酸鋅,藥店說口服補液鹽沒有,通常醫院才有,硫酸鋅也沒有,不過有葡萄糖酸鋅鈣口 服液。我不確定這個和硫酸鋅的功效是否一致,沒買。

  7點左右回到家,很靜,孩子也睡覺了。後來我躺在床上用手機上網,他突然醒來了,媽媽抱,但仍然哭鬧,老跟我們說「屁股痛」。狀態看起來並不好。我觀察了一會,按世衛組織的指引做了一些簡單的檢查,捏起腹部皮膚看它的恢復快慢,確認他的脫水程度,結論是「有些脫水」。感覺不妥,於是趕緊給一名做兒科醫生的朋友打電話,他說感染輪狀病毒而導致的腹瀉很常見。他問了我一些情況,說目前癥狀還不嚴重,可以先觀察一下。我提及口服補液鹽,他說這是世衛組織推薦的(我一聽他提到世衛組織頓時有一種莫名的信任感,畢竟我們在現實中很難遇到能夠與國際醫學界主流觀點保持一致的醫生),可以服用。我說今天上午主任沒給我開這個,你能不能給我開點。他說我正好值班,你過來吧。我驅車過去,出發時留意到孩子精神似乎好了一點,開始跟媽媽正常聊天了。
 
  我趕到醫院,跟朋友聊了一會,問他什麼情況下需要住院。他說,脫水嚴重(眼窩深陷、捏起皮膚恢復很慢等)和心肌可能受損(突然臉色變白等)的時候 務必要送過來。開了三袋補液鹽。硫酸鋅也沒有,有的也葡萄糖酸鈣鋅口服液。他說都是鋅劑,功效差不多,於是開了一盒葡萄糖酸鈣鋅口服液。我說能吃香蕉 否?他說香蕉比較「涼」,不要吃。

  因為上午已用醫保結算過一次了,這次只能自費(每天只能用醫保報銷一次),50多元。不過,看得出朋友很樂意聽到我跟他說自費。這得順便提一下我 們這裡的醫保政策。區里把全區門診的總費用除以全區醫院的總門診次數,得出每次門診平均費用。然後再將平均費用乘以各醫院的次數,結算給各醫院。這就 促使各醫院盡量降低每次門診費用(儘可能地低於全區的平均費用)。如果醫院在實際診療過程中超出平均費用,就意味著醫院要虧錢,醫院給醫生壓力,所以醫生最歡迎自費病人,但同時也引發醫保門診病人用藥不足等問題。我不知道這些類似問題其它地區是怎麼解決的,估計全國都不樂觀。這是題外話了。

  當晚孩子瀉了一次,但隨後吃了一支鋅劑,半碗補液鹽水,我心裡安定了許多。只要不發生嚴重脫水,我很有信心他可以依靠自身免疫力自然痊癒。

  我父母看到我終於拿葯回來給他吃,終於放了心。在他們看來,發病就要吃藥,天經地義,至於什麼葯,他們不管,反正有葯就行。

  第二天

  上午孩子仍然低迷,瀉了一次后卻又突然好很多。下午類似,晚上吃了一點東西,精神還好,甚至能夠象往常一樣去隔壁參加哥哥的「生日晚會」,吃了一些蛋糕。但半夜醒來瀉了一次,哭鬧,之後玩手機上的小遊戲,弄了一個多小時才再次睡去。

  第三天

  周一,妻請假在家照看,我上班。中午的時候,來電說又吐了,而且整天只要媽媽抱,精神很不好。沒心情上班了,趕緊回去看看。確實狀態不佳。在床上小睡一會發覺媽媽不在就哭,媽媽抱出去后,瀉了一次,然後精神好多了。我去打球。回來已睡了,他們說又吐一次,不知道與晚上吃了魚有沒有關係。大家心 情都很壓抑。9點多我上床,不久他也醒了,一醒來就哭,關鍵是不知道他要求什麼,他自己說不清楚,只是哭。我非常不開心 。搞了大概有半小時,我說你 要不要瓜子?他哭著說要。於是拿瓜子給剝給他。剝好一個,放我手裡,握著,他一一掀開我的手指,找到瓜子,拿起送入口中。他似乎樂於這個小遊戲。就這樣直到吃完了那些瓜子。還不錯,起碼吸收了一點點營養。又忽悠他喝了一支葡糖鋅和半碗補液鹽水。看他精神還行,就又鬆了一口氣。之後送他到到客房,與爺爺玩象棋……

  當我們躺下睡覺時,已做好他半夜要哭鬧的準備。出乎意料,一整夜他都沒什麼事。

  第四天

  周二,早上我起來不久,他也起來了,看起來狀態不錯,精神飽滿地說爺爺好奶奶好。還很快喝了一杯牛奶。奶奶喂麵條時也不拒絕……今天是第四天,如果沒有特別的意外,應該也會逐漸恢復了。看到他的表現,我心情頓時開朗許多。

  上午11點時打電話回家,我父親說還好,又睡了一覺,剛起來吃東西。沒有吐也還沒有瀉。補液鹽水只喝了一點。晚上回去時看到孩子狀態還比較好。
 
  第五天

  周三,也沒有什麼,基本正常了。我叫父親再給他吃一支鋅劑。補液鹽不再給了。

  他這幾天很少吃主食和肉類,我擔心他營養不足,不斷地給他,但他沒有興趣,沒有辦法。他吃得最多的是香蕉,其次是梨,蘋果也吃了一點。我沒有聽從主任和朋友的建議不給他水果,反而不斷地鼓勵他吃香蕉、雪梨等水果。方舟子說:

  「中醫奇怪地把香蕉當成通便的水果,認為腹瀉時要忌食,可能是由於香蕉的形狀和粘性引起的聯想。其實香蕉含抗澱粉酶的澱粉,能保護腸道粘膜,雙盲對照試驗表明能減輕兒童腹瀉。美國傳統上給腹瀉患者的食物包括香蕉、蘋果醬、米飯和吐司麵包,簡稱BART。不過,這個菜譜營養不夠,不能長期吃。」

  主任和朋友的建議都與方舟子科普介紹的相反。如何抉擇?我最後是按照方舟子說的去實施,因為他介紹是是國際醫學界的主流觀點,並非他的個人之見。

  這樣看來,他能夠在第四天好轉,是很不錯的了,或許真的和此前打了兩次疫苗有一定關係。此後聽妻說她一同事的女兒,也是感染輪狀病毒而腹瀉,住院 打點滴整整一周。不過她的情況比較嚴重,多的時候每天瀉5、6次(我小孩最多時3次)。

  結論:

  1.兒童腹瀉類原因很多,有一大部分屬於嚴重的一類,建議第一時間看醫生,能夠同時帶大便樣本去化驗就更好。此次如果我不是第一時間去醫院,就不會知道是輪狀病毒,就不會這樣重視,可能會按一般的食物中毒處理從而導致延誤病情。

  2.明確診斷後,要了解國際醫學界的主流觀點,按主流觀點的建議去做。主流觀點認為無特效藥,重點防止脫水。所以我在醫生開藥時否決四磨湯口服液,雙螺旋桿菌也在拿回來后第一時間扔掉,抗病毒藥利巴韋林也沒有使用。與此同時,把精力放在補液上面,只給他口服補液鹽水和鋅劑。主流觀點推薦食物包括 香蕉等水果,我就極力鼓勵他多吃。

  3.住院與否最好聽醫生的,如果決定暫不住院,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此次經歷中,我對照檢查后覺得脫水狀況還比較輕,《手冊》也說較輕的應以口服補 液鹽為主,所以暫時沒有住院。但也隨時觀察,隨時做好住院的準備。

  4.在國內,要遇到100%遵循國際醫學界主流觀點的醫生幾乎是不可能的,這時候就要求家長多做功課,儘可能地查閱相關的知識。然後再結合醫生的意見做出進一步的判斷。當然,這是針對腹瀉等常見病、多發病而言,如果涉及到很專業的領域,或者是需要急救的情況,當然是第一時間就完全聽從醫生的。

  本案例中,在大方向上,主任與我朋友都能夠與國際醫學界主流觀點保持一致:腹瀉風險大,需謹慎處理;輪狀病毒無特效藥;補液、補鹽為首選,嚴防脫 水,其中我朋友更提到口服補液鹽是世衛推薦(非常難得)。另一方面,在細節問題上,他們與國際醫學界主流觀點有出入:主任認為「四磨湯」有效;主任與 我朋友都相信所謂「益生菌」(即雙螺旋桿菌);他們也都認為不宜吃香蕉。

  我的看法是:只要在大方向、在關鍵問題上能夠與國際醫學界主流觀點保持一致,就是好醫生,細節問題不必苛求,中國畢竟有它「特殊國情」。最怕的是大方向錯了,就會全盤皆輸。比如,如果遇到一位醫生這樣對患者說:「又是拉肚子,很常見,完全不用擔心,西藥很散,副作用大,你不找西醫是走對路了, 用我的中藥調一調很快就好……」——如果遇到這樣的醫生,將會是最糟糕的結果。
 
  5.堅決拒絕任何中草藥、中成藥和中藥注射液,這是老話題了,不再多言。對這一問題感興趣的人建議看方舟子引起中醫界轟動的一本書《批評中醫》。

(XYS20130127)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3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0 個評論)

回復 淡水 2013-1-28 07:13
謝謝分享!
回復 wcat 2013-1-28 20:31
淡水: 謝謝分享!
你看右上角有不少我的文章,你哪一篇不能讀?別人都沒有問題啊。
回復 淡水 2013-1-28 22:18
wcat: 你看右上角有不少我的文章,你哪一篇不能讀?別人都沒有問題啊。
日誌都能讀,但主題都看不了。
回復 wcat 2013-1-28 22:20
淡水: 日誌都能讀,但主題都看不了。
看見我的63文章嗎? 你是指什麼主題啊?
回復 淡水 2013-1-28 22:35
你的空間分兩大塊,一塊是日誌,我們在村口能看見的;一塊是"主題",如果你在你的俱樂部里發的,只要俱樂部的人可以閱讀。
回復 wcat 2013-1-28 22:39
淡水: 你的空間分兩大塊,一塊是日誌,我們在村口能看見的;一塊是"主題",如果你在你的俱樂部里發的,只要俱樂部的人可以閱讀。 ...
哦,那你就看日誌吧,63的東西都在裡面。那主題都是與一些狐朋狗友瞎扯。
回復 心如水 2013-1-31 01:53
我家的狗狗和鄰居家的狗狗都患了腹瀉。我給我家狗狗吃了黃連素三片,一次就好了。鄰居家的狗狗看了醫生,一個月都沒有好利索。看是什麼病。中醫對了症,療效也是非常好。
回復 wcat 2013-1-31 01:56
心如水: 我家的狗狗和鄰居家的狗狗都患了腹瀉。我給我家狗狗吃了黃連素三片,一次就好了。鄰居家的狗狗看了醫生,一個月都沒有好利索。看是什麼病。中醫對了症,療效也是 ...
黃連素是西藥吧。
回復 心如水 2013-1-31 02:33
wcat: 黃連素是西藥吧。
不是,是中成藥,是黃連、黃柏、三顆針的提取物。
回復 心如水 2013-1-31 02:38
http://www.cnhubei.com/jk/zhongyao/huangliansu/1683.html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22:1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