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農業生產互助組

作者:wcat  於 2012-7-21 23:5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6評論

此材料來自百度百科。那段歷史我們都沒有經歷過,來看看是怎麼回事兒吧。
—————————————

農業生產互助組簡介  

農業生產互助組,是我國勞動農民在個體經濟的基礎上,為了解決勞力、耕畜、農具缺乏的困難,按照自願互利原則組織起來的勞動互助組織。它一般由幾戶至或十幾戶組成,實行共同勞動、分散經營。土地、耕畜、農具等生產資料和收穫的農產品,仍歸私人所有,但由於換工互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產量一般高於個體農戶。農業生產互助組分季節性的臨時互助組和長年互助組兩種。有的長年互助組還積累了少量的公共財產。由於互助組是在共產黨領導下的互助組織,它帶有半社會主義的萌芽。在農業合作化運動中,互助組進一步發展成為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形式   

①臨時互助組。由幾戶農民在農忙季節組織起來,進行換工互助,農忙過後,即行解散。②常年互助組。是農業生產互助組的高級形式,其規模比臨時互助組大一 些,一般七八戶或十幾戶,組員之間除全年在主要農事活動上進行換工互助外,還在工副業和小型水利方面進行互助合作,組內有簡單的生產計劃和初步的分工分 業,有的還有小量的公共財產,比臨時互助組有更多的社會主義因素。


與個體農戶相比
   

在生產技術上沒有什麼變化,但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生產上勞力、畜力和農具不足的困難,協作產生了新的生產力,農產品產量一般高於個體農戶;並在一定程度 上限制了出租土地、僱工剝削等現象的發展。但是,它沒有改變農民的生產資料私有制,特別是土地私有制,依然是狹小的分散經營,因此,在提高農業生產水平和 阻止農民兩極分化方面有其局限性。   

農業勞動互助組織,在中國有較長的歷史。本來是農民解決生產中的困難的一種形式。在民主革命時 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根據地,已經開始建立和發展各種形式的勞動互助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由於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積極領導和支持,農業勞動 互助組織有了更快的發展。1950年有272萬個互助組,到1954年最高達到 993萬個。互助組的進一步發展就是農業生產合作社。到1957年互助組全部轉入農業生產合作社。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4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4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6 個評論)

回復 沒有帳號 2012-7-22 03:46
貓很多事
回復 wcat 2012-7-22 04:00
沒有帳號: 貓很多事
覺得應該先把歷史弄清才有發言的資格。
回復 豬扒戒 2012-7-22 05:04
wcat: 覺得應該先把歷史弄清才有發言的資格。
弄清了沒有?
回復 wcat 2012-7-22 05:10
豬扒戒: 弄清了沒有?
咱沒吭聲,弄清楚沒有關係不大。而在那兒叫的沒有!
回復 豬扒戒 2012-7-22 05:17
wcat: 咱沒吭聲,弄清楚沒有關係不大。而在那兒叫的沒有!
接著尿床,啊~~
回復 wcat 2012-7-22 05:19
豬扒戒: 接著尿床,啊~~
你這個八戒,師傅是這麼教你的嗎?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6 09:3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