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腹生子的故事-我的美國房客系列介紹 [2012/01]
- 百年修得5G渡,重金押寶 NOK ERIC [2019/06]
- 越南印象:越人大度, 越女友善,越文古雅,越南是背包客的天堂 [2011/01]
- "別人加班我加薪,數錢數到手抽筋" 今年有望? [2011/01]
- 地名軼事(台灣篇) [2011/02]
- 夢回北投-走進百年人文歷史.青山,老房,湯煙,和淡淡的硫磺味… [2011/01]
- 胎兒給未婚媽媽的獨白 [2013/12]
17日下午飛到胡志明市呆了4天,住范五老街濱城市場旁的BOSS Hotel, $23一晚,用兩三天深入民間,遊走了天後宮,美帝戰爭紀念館,古芝地道,圓環,和獨立廳等地.
上圖: 濱城市場旁的旅館, $23一晚
20日搭大巴去中部高原名城-大叻,那兒有越南前皇室的避暑山莊叫保大花園,還有個春香湖,沿湖走一圈6公里,一路看越南百姓形形色色的生活形態,很有意思.旁邊叉道也走訪一個法國殖民時期古典火車站,算是到此一游.
上圖:殖民時期古典火車站
22日上午繼續搭大巴去越南芽庄.住在沿聞名的芽庄海灘(當年美軍度假聖地)旁的小酒店,也就是$10/晚,在芽庄可參加的活動不少:四島游,泥浴,參觀天依女神廟,品海鮮. 其中四島游有吃(中餐,水果餐,水上咖啡)有玩(浮潛,游泳),半天下來居然才6美元一人.真是物美價廉到無語.另外一個價格超俗的活動是深潛-$40可以潛兩趟,比在廣西潿洲島還便宜.我趁此機會來重溫技能(不然即使身懷潛水執照,但連續多年沒潛水,有些設備租賃店家會以安全顧慮為由,要求您正式下水前先花錢再上一節課,做技術補強).
上圖:四島游包括船上午餐
26日從芽庄搭夜車回胡志明市,上午逛市中心的總統府 郵局 下午直接搭下午的飛機離境。
上圖: 中央郵局和胡志明叔叔
上圖:南越時期的總統府
一個人旅行大部分時間還是孤單的。而我獨處的樂趣就是自學越南文。緣起於我剛抵達越南的時刻,在機場問一個台商一些基本的越語,他先教了一句「多少錢」的越語 bao niu ding,還順帶補充了一句∶"ding 就是古中文數錢的單位"錠",百分之七十的越南名詞可以朔源到古漢語。" 一聽說越南語原來還是漢語的活化石,我興趣大增,隔天到西貢街上買了本LP的英越會話手冊,先自學越南語發音基本規則,然後沿途路上就開始望文生意,看能不能猜出那些表達詞句還有漢文化的身影,一旦自認為看出兩種語文同源的痕迹,就有識破天機的得意。
舉例而言,一個滿街招牌常見的字 Xe,一問原來是收費停車處.Xe發音起來是不是與「車」相似? 還有一個常見市招 nha giai khat ,聽說第一個字nha用來指特定的地方/場所,後面兩個字發音類似中文「解渴」,場所+解渴?原來是賣飲料的小店招牌,很有意思吧?至於日常口語中也不少例子,越語「謝謝」發音很接近中文「感恩」的發音, 「不謝」的越文說法為「khong 客氣」,khong 是越文「不」的意思,這不就是我們現在還說的:"不客氣"?
結語:
此行對越南人印像很深刻,男的平均矮小黝黑些,可是打起戰來顯然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很有韌性。不然以一個小國,沒有阿拉在天上助陣,處女在天堂等待之類的神話,僅靠民族主義的號召,焦土抵抗,最終讓美國低頭認輸,也使美國的好戰份子在其後沉寂了好一陣子 (30年後,美國中青代好了傷疤忘了痛,又輕易被政客帶入伊拉克阿富汗的泥沼,可見不認識歷史的代價很高.身為華裔美國公民,我一方面為美國同胞們的無知痛心,一方面也希望世界人民都能警醒,不能只聽一面之詞,就自視為上帝選民,或自封為正義之師,四處叫戰,禍延子孫)。
雖說越南人贏了越戰,但犧牲極為慘痛,如今除了越南境內但見滿街殘廢的乞丐,女多男少等現象外,還有極大部分的土地都遭戴奧辛Dioxin污染,禍延子孫萬代,令人痛心。令我驚奇的是越南人民似乎沒有記恨當年美國在全境撒毒的總總惡行,對洋人仍然十分友善,讓我不知該佩服他們的「大度」還是為他們的無奈難過。(為此求教過一位NGO人員,據他透露,美國曾威脅越南說:"小聲點,別想用戴奧辛污染跟我鬧,或要求賠款什麼的.此事萬一鬧大,弄得人盡皆知,將來誰敢買你們的農產品,海產品?" 聽起來有點像強姦犯威脅受害者的口吻.)
越南女孩特點,除了旁人描述的吃苦耐勞,還有大方助人的熱情。光是在芽庄一地,我遇到了好幾個例子,(1)四島游時,有個年輕女孩是和新婚夫婿出遊,通常度蜜月的兩口往往六親不認而沉迷在兩人世界中,可是她卻時時與同團旅遊的我聊天,我猜是看我一個人旅遊孤單吧,害我還不時需要主動和她老公搭講兩句,免得有誤會,導致不必要的家庭糾紛。(2)回西貢長途夜車上,當我在摸口袋找筆時,旁鋪的越南女孩一句話沒說,就主動遞過來她的筆,而她有一個長得年輕英俊的日本男性同行,所以我的解讀是越女天性很樂意為人提供協助(即使對方是陌生男性),除了表達友善,也看不出還有什麼目的性。(3)在芽庄賓館的前台小女孩Anh,在Texas Hamburger餐廳的服務生Thuy,她們每周工作7天,每天8-12小時,居然還能對我這類背包客熱心幫忙,願意主動帶我找海鮮店,或讓我騎她的摩托車體會一下當地人的生活,事後回顧,完全沒向錢看或另有所圖的痕迹.因此此行雖然沒碰上艷遇,但是有驚喜不斷的友情,又因為不需要處處設防而使我印象特別深刻,盡興而回。
關於越南的投資環境,我一路明察暗訪,與當地多人談。得到的結論是越南政府還是人治為主,有朝令夕改毛病,例如雖有開放外資的指導性政策,施行起來卻有許多考量和限制。不過海外華人要去越南優勢也不少,即使是小生意也到處是機會,當然入境隨俗和學越南話是必要的。
總之,我對越南的終結印象是人民和善,物價便宜,還想再去。
上圖:台灣路邊廣告宣稱:萬一實在沒法親自去體會越南風土人情,信教也是個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