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陽朔《西街故事》:老外都來做生意的小街,有啥好玩呢?讓我們去看看吧!

作者:塘橋大俠  於 2010-9-16 00:5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旅遊歸來|已有1評論

關鍵詞:

除此之外,秦臻先生的《西街故事》也是值得一讀的。


您可能也知道,在中國旅遊名縣陽朔,有一條世界聞名的西街。它到底「長」什麼樣呢,有什麼好玩和值得留戀的地方呢?下面濃德惠就帶您去見識一下。

西街是一條小街,是陽朔縣城最古老的街道之一。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設置陽朔縣時,縣城就只有這條長約二百米、寬約五米的街道,街上除了幾家經營日用品的店鋪外,大部分居民是農民。千多年來,這條小街一直保持著「半是鄉村半是店,可為生意可為耕」的半商半農狀態。這種歷史狀態使西街保持了典型的南方小鎮的傳統風貌,使西街人形成了城裡人的豁達和鄉里人的淳樸的雙重性格。


一條青色的石板路,兩排低矮的磚木房,小青瓦、白粉牆、坡屋面、吊腳樓,在青山的掩映下,散發著濃濃的古香。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陽朔對外開放,西方遊客發現了西街,那些被大都市喧囂和快節奏的工作攪得身心疲憊的西方人,在這裡找到了休憩的「港灣」。同時,他們對當地古樸典雅的民居和傳統文化、民風民俗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紛紛把對西街的獨特感受寫進旅遊指南書上。


八十年代初,西街人並沒有感覺出老外們的到來與自己有什麼關係,他們照常關著臨街的大門去種菜、砍柴賣。整條街上,除一家國營的百貨商店和幾家集體經營的雜貨店以外,只有一家由陽朔縣工藝美術廠經營的工藝美術品商店。後來,有人在門口架起一小塊木板擺賣些舊物和小工藝品,竟然也發了些小財。這時,西街人才醒悟過來。於是,有人把自己陳舊狹窄的屋廳改成了咖啡店、西餐館,夫妻倆一個當廚師、一個當跑堂,許多來就餐的西方客人既是顧客又是烹調師傅;有人把自己寬餘的住房改成了具有居家風格又衛生適用的小旅館;許多西街人還發揮自己的特長,自產自銷富有中國傳統文化氣息的陽朔山水畫扇、山水畫衫、劉三姐拋過的繡球等老外們搶手的工藝品。


近些年,每年到西街觀光、休閑的境外旅遊者超過數十萬人次。他們有住幾天、十天半月的,也有住一年幾年的,有的乾脆在西街成婚、開店。西街成了中西文化交融的「洋人街」,成了規模龐大的「外語角」,成了名副其實的超越地域的「地球村」。


西街是陽朔的縮影,「西街文化」是對陽朔鄉土文化的揚棄。秦臻先生研究陽朔文化多年,成果頗豐,寫下大量文章在國內外媒體發表。《西街故事》以平凡人的故事形式介紹西街人物群像、市井風情、小鎮魅力,使讀者感悟西街以至陽朔風情文化。「陽朔石刻」部分以解讀分佈全縣各地有代表性的碑刻為切入點,記敘陽朔歷史上一些重大事件、歷史人物和風土人情,不乏為了解陽朔歷史的一份珍貴資料。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珍曼 2010-9-16 08:52
...wow...很好玩很好看呵...尤其是那麼多照片...好過癮呵!!!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8 22:0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