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對考拉「致朋友們的一封信」的解析

作者:網路遊戲  於 2016-7-8 15:0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時政笑說|通用分類:原創文學

考拉「致朋友們的一封信」的解析

習總日記(2016,7,8

201678日習總心情指數:-3

今日心情較之昨日:小壞,-1

小壞理由:近日美帝「斯特西姆」號、「斯普魯恩斯」號以及「莫姆森」號驅逐艦均在中國實際控制的南沙群島及黃岩島附近巡航,挑釁意味甚濃。

何岸泉:對考拉「致朋友們的一封信」的解析

註:原文用【】表示

201677日,來自澳大利亞桉樹林里的一隻考拉被中共當局取保候審的名義釋放發帖。之所以用釋放發帖,是因為沒有釋放就沒有發帖這一出。釋放發帖兩個本無關的動作如今連貫得緊密得讓人目不暇接甚至喘不過氣來。所以不得不把釋放發帖用萬能膠粘合一起,向自己也向讀者提個醒:釋放發帖不能分離。

故有必要對所發之《考拉就是考拉:致朋友們的一封信》進行解剖分析。

【在澳大利亞桉樹林中有一種動物,人們稱它考拉。它性情溫順、體態憨厚、行動遲緩,每天能在樹上呆上十七八個小時,悠然自得。有可以依賴的樹,慢慢悠悠,這是我很喜歡的一種感覺,所以我的網名也叫考拉。但與考拉有所不同的是,我心中裝有滿滿的追求與夢想,夢寐以求通過自己的能力,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益、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

趙威19911020日出生,十足的90后。以上文字,敘述了網名考拉的由來。溫順、憨厚、遲緩、追求、夢想、貢獻、社會,一連串片語運用得自然生動。

【在大學里,我學的是新聞專業。當一名記者或者媒體人,可能是選擇這個專業的學生共同願望。所以,還在大學的時候,我就開始在網站實習,憧憬未來。】

作為新聞專業的90后,這封信的文字水平的確不差。使人不得不傾向相信,這是一封出自趙威本人之手,用心去寫的信。

【有人說,人生如戲,而我認為,人生更像新聞里的現場直播。很多東西,根本來不及想清楚、問明白,該發生的就這樣沒有預見地發生了,比如,愛情、婚姻、事業……

不忘專業,用直播作比喻。字裡行間,流露出無奈。

【之所以在此刻談到愛情婚姻、事業追求,就是因為它們與我今天的命運相互交集,讓我的人生出現了拐點,甚至走了彎路。這也是我今天為什麼想要用公開信的方式,與朋友親人分享我心路歷程的重要原因。誰又能想到一個90后女孩、年僅24歲的我,正在生命之花綻放得最美的時刻,命運為何要如此捉弄?難道真的是不經歷風雨,就不能見彩虹么?】

彎路,專用名詞,在專制時代。專權者自詡走正路,於是不願在黨屁股後頭屁顛的,都被冠以走彎路。沒有風雨,哪來彩虹?孩子。當然,光有風雨不行,還需陽光,黨的陽光。命運為何要如此捉弄,哀怨的情緒。

【一年的時間很長,也很短,而我要感謝這一年的經歷。365天,365個日夜,朝著自己的夢想一路狂奔的我終於安靜下來,觀望自己的內心,觀望自己的理想,觀望自己來時的路,請允許我穿越時光,也請允許我跳躍過一些人生的篇章,回到我從一名熱血青年踏進社會的那個時刻。因為,人有時候是會逃避現實的。而有些東西,只有內心獨自承受。好吧,我承認,我不僅是個熱血青年,也曾經是一個憤青,我覺得我滿正能量的,這種激蕩的風格彷彿與我溫順柔弱的外表有些格格不入。】

外表柔弱內心狂野,考拉中的戰鬥機。回望過去狂奔歲月。熱血、憤青,這兩個單詞告訴讀者,考拉不是一隻誤入政治叢林的考拉。

【與同齡女孩相比,我曾經是一個格格不入的獨立獨行者。90后出生的孩子,一出生就享受著改革開放帶來的利基和福祉,與生俱來的恩賜,使我們並不懂得艱辛歲月里前輩的開墾付出,亦缺失一顆感恩的心。世人都說90后是垮掉的一代,而我並不甘心成為垮掉的一員,我是這個群體里的叛逆者,我想為自己,為我們這代人正名!在我的意識里,我有志將視角投射於社會大眾,投射於承擔我們這代人對國家、社會的責任和擔當,這是我一直以來所受的學校、家庭教育教會我的家國情懷和樸素的社會責任感。】

若使用特立獨行,與新聞專業身份更匹配。獨立獨行,讓讀者看到作者內心的焦慮和不安。格格不入,感恩的心,叛逆者,垮掉一代,家國情懷,社會責任,這些詞放在一起,暗示了作者與社會衝突的宿命。

【我關注著社會的公平、正義,關注著社會公益活動,這種關注,就像命中的一種註定,把我的視線引領到了表面正義的維權律師群體。我從開始網上關注聲援他們的活動,到主動參加他們組織的一些所謂公益活動和聲援、研討會等。直到201410月的某一天,我獨自背起行囊,離開自己居住並熟悉的城市,來到首都北京。經人引薦后,擔任北京高文律師事務所李和平律師的助理。那一刻,我想,夢想終於照進現實,新的人生就此啟航了。】

表面正義,這個單詞的出現,呼應著前文中的彎路,顯然是個貶義詞。又是一個北漂的故事,美夢成真的北漂故事。

【可想而知我對這個新的職業是如何珍視,簡直是如獲至寶。不是學法律出身的我,竭盡全力施展能力和才華,對李和平律師也是忠心耿耿。我的工作主要就是幫他整理案例素材、參與他的各種社會活動。我當時覺得,躋身京城律師圈,能協助辦理那些全國乃至全世界關注的案件,是多麼幸運的事情,甚至都沒有去想李和平為什麼要答應給我這個助理一份高額的薪酬。直到數月之後,我在幫李和平辦理一些項目時才明白,原來這些項目的資金包括我的工資都是某境外機構資助的。】

定音鼓強奏響起,咚咚咚-雷霆之聲,接著一道閃電亮出底牌,境外機構。

境外機構都不是什麼好東西,除蘇維埃俄國之外。因為中國共產黨人第一代視蘇聯為祖國,共產黨人的祖國。如果有人從俄羅斯獲得什麼資助,中共當局一定無話可說,因為合情合理。人家可以扶持你,也就有理由扶持他。但其他國家不行。符合內政不容他國干涉原則。

【這家機構名義上是做反酷刑的研究,實際上是通過資助項目來搜集、整理一些國內敏感案事件的資料並進行炒作,藉此抨擊中國的司法體制和社會制度、鼓動改變現行體制、實現中國和平轉型。他們組織的所謂的研討會無非是給維權律師和敏感人士提供認識和交流平台,使這些人成為他們在中國進行滲透和平演變的幫手和棋子。】

這一段有多少出自趙威本人?一股檢方起訴書的味道。或者說,十足一副檢方證人證詞的嘴臉。

一封公開信有必要寫成這樣嗎?即使趙威被迫答應充當檢方證人,也不用把台詞拿到大庭廣眾面前來。

【李和平律師就是在為這家機構工作。並且,在我應聘工作時,李律師對我隱瞞了這一點。有一次我陪同李律師去參加一個活動,他要求我通過個人微博發布消息,製造輿論影響。剛開始我還認為他是老闆,自己懶得發才讓我發,現在才明白他是刻意在規避風險。時間久了,我便覺得李和平的工作和為人越來越不對勁,隨後我向他提出辭職。這時候,他應該結清拖欠我的3個月工資,但他說是因為國外機構不再支付我的工資,他那也無法支付。我很氣氛,也覺得非常失望。】

公開信進入控訴時段,法律用詞叫做指證。隱瞞,罪都是因為李和平律師隱瞞造成的。發現不對勁后辭職。拖欠工資橋段是老戲碼,針對人品。中國人民太講究品德了,沒辦法。這一段明顯是在抄錄官方劇本。

【如今,我好嘲笑自己的天真幼稚,為李和平律師工作期間,對他忠心不二,他所交代的工作我照單全收,沒有任何分辨思考,還曾為所謂維權律師民主人士群體鼓與呼、支持與聲援,還以為這是熱愛國家、心懷公益。這種被利用的感覺讓我揪心痛楚。我真的沒想到自己的行為恰恰在背叛自己的理想,傷害自己最熱愛的祖國,不經意間使自己成為別有用心的人的棋子。】

天真幼稚被利用成為棋子讓我揪心痛楚。身後傳來劇場工作人員開門的聲音,預示大戲接近尾聲。

【我對自己年輕單純、涉世未深、偏執盲目鑄成的大錯感到追悔莫及,並真心悔悟,我願為我的過錯承擔責任,今後我將告別舊我,不負韶華,給大家展現一個全新的考拉。】

我願為我的過錯承擔責任。不是我的過錯恕我無法承擔。

結論:

獨立獨行,揪心痛楚有點生硬外,還有口語化的越來越不對勁,公開信給中學語文老師評分可得80分。當然要刨去檢方起訴書和證人證詞兩段。毋容置疑,公開信最大破綻是時間點掐得太緊。77日上午11時天津公安局微博公布趙威取保候審,下午232分趙威微博致謝辦案民警,晚上807分趙威微博發表《致朋友們的一封信》。犯得著這麼趕時間嗎?

因此可以判斷,趙威取保候審和三條微博,是警方自編自導自演的戲碼。而《致朋友們的一封信》,根據以上分析,大部分出自趙威手筆。而指控李和平律師部分,則是警方的傑作。故《致朋友們的一封信》,實為《趙威與警方共同致朋友們的一封信》。

趙威在李和平律師案件中可能扮演的角色

若趙威的取保候審只是三條微博而本人不露面的話,很有可能是警方一手導演趙威在李和平律師案中擔當污點證人的角色。《致朋友們的一封信》出籠旨在左右影響輿論,使淳樸善良的人們因此相信趙威出於自願在李和平律師案中充當污點證人。

趙威本人很有可能在李和平案判決后露面。那時的趙威已經有口莫辯了。所以有理由判斷警方在打時間差,也因此有理由判斷,李和平律師案會很快審理並作出判決。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3:1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