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治中國論》六
習總日記(2016,5,3)
五
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再到壟斷經濟
從前有個人叫謝富治。我打聽后了解到,富治的意思是,窮治不如富治。過去的中國和現在的朝鮮穿一條褲子,搞窮治。小平同志從地上第三次爬起來后宣布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就是富治。三年來我之所以敢於訪問很多國家,尤其是西方發達國家,靠的不是會背書單而是口袋裡的支票。每次扯支票給對方時我真想對毛主席說,中國人民真正站起來了是從開支票開始的。
毛主席的趕英超美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實現了,證明我們沒有辜負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期望。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到壟斷經濟,黨找到了利益最大化的方法也嘗到了甜頭。國家壟斷是符合中國特色最先進最合理的經濟發展模式,也是最有效的政治統治模式。如同計劃經濟通過掌握人民群眾的經濟命脈進而掌控一切一樣,壟斷經濟不但能起到同樣效果,而且有利可圖。
計劃經濟是為了禁錮人民的思想,壟斷經濟是為了賺人民的錢。因為前三十年特別是十年文革實踐證明禁錮人民思想徹底失敗。改弦易轍另起爐灶,還是賺人民的錢來得實在。好比以前把羊禁錮在羊圈裡,我們辛辛苦苦把他們養大餵飽后還落得滿身不是。現在改成放養,放任他們自己覓食吃草,我們不但省下飼料費,而且羊兒肥又壯,無論宰了吃還是賣,收入翻好幾倍。
由此可見,市場經濟比計劃經濟好,壟斷經濟比市場經濟好。壟斷經濟是對抗經濟危機的有效法寶。只有西方式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才會發生因相互競爭導致產能產品過剩而出現大規模倒閉現象。而壟斷經濟獨此一家,高利潤低風險使得壟斷企業抗風險能力增強,發生經濟危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當然,計劃經濟也是一種壟斷式經濟,以最低限度供應社會需要和提供人民生活資料為目的,是低利潤壟斷經濟。而依託市場經濟的壟斷經濟則以獲取最大利潤為目的。
治理好中國,只要維持一黨專政,實行壟斷經濟,推廣無條件服從文化,以人民為人質對抗敵對勢力的威脅和挑釁,中華民族復興大業的中國夢,就一定能實現。
更正:是統治者的復興大業,是統治者的中國夢。不是人民的復興大業,不是人民的中國夢。
在中國現行社會制度下,黨和人民處於絕對對立立場,雙方矛盾不可調和。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