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解析美國醫療費用高昂的諸種原因 (二)

作者:JohnFL  於 2010-7-14 03:0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健康生活|已有11評論

關鍵詞:

接上文

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美國的醫療財政體系基本形成了按照人口年齡劃分,兩頭靠政府,中間靠僱主的模式,也就是說老人,殘疾人,貧困人口,特別是貧困的未成年人醫療由政府承擔大部分,而18歲至65歲之間的人口靠僱主補貼的私營醫療保險的模式。除去購買保險的保費和聯邦醫保稅(Medicare Tax),病人在實際醫療過程的自付部分從1965年醫療總支出的52%下降到目前的15%左右。這種模式的結果是病人往往其實並不知道,也不關心醫療實際的費用,只關心自己需要支付的部分,無形中在心理上誤解了醫療的真正費用。醫療價格被扭曲加重了醫療決策中的過度消費傾向。

也正由於這個原因,這種醫療財政體系也間接地提高了醫療服務和產品的定價。因為消費者失去了大部分價格對於需求的制約因素,也不關心第三方實際支付的費用,而作為主要支付方的醫療保險公司和政府醫療福利機構雖然也努力試圖控制價格,但無法使用價格談判的最有效辦法,拒絕購買。最終,醫療服務和產品的提供方在這場圍繞醫療價格的戰爭中,始終佔據優勢,不斷地製造理由和借口提價,加劇了醫療費用的逐年上升。

1960年代以來的50年,正是生物醫學研究高度發展、日新月異的時期,特別是以基因技術、內窺鏡手術和顯微外科、化工製藥、心臟起搏器、各种放射診斷和治療設備等為代表的新技術的研發、製造和普及根本地推進了現代醫療的進步,救治了無數的病人,提高了他們的生活質量,其成就是令人嘆為觀止的。然而這些成就的取得除了數以十萬計的科研人員辛勤工作之外,還需要大筆的資金進行投資,研發、製造、推廣和維護,這些新技術、新設備和新葯公司也要儘可能地取得最大的利潤。因此,這些新技術、新產品雖然好,但是其價格不菲。與此同時,美國新技術的普及相當快,醫療機構之間經常在新技術的採用上進行競爭,於是在病人很快地享受到新的醫療科技的好處時,整個社會的醫療費用當然就水漲船高了。有些學者甚至認為,新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占醫療費用的上漲因素的50%左右。

近50年來,美國人口健康狀況的顯著變化也是醫療費用增長的另一個重要因素。一方面由於醫療技術和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壽命越來越長,自然地老年人消耗的醫療資源就比青壯年時期要多得多。而且,原來很多致命的疾病在現代醫療手段的治療下可以控制,或者患者的生命得以延長,當然其代價是醫療費用的增加。同時,美國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人群不斷增加。從1980年到2006年,美國糖尿病發病率幾乎增加了一倍,在65到74歲的人群中達到了18.4%,幾乎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個。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2007年的數據,美國一共有糖尿病人2,360萬人,佔全國人口比率7.8%11,也就是每13個人中有一個糖尿病患者。而且,美國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人數在急劇增加。糖尿病引起高血壓、心臟病、失明、腎衰竭、神經系統疾病、截肢等,而且在醫治其他疾病時造成很多併發症。2007年,糖尿病導致的直接醫療費用達到了1,160億美元。

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與病態肥胖(Obesity)有密切的關係,病態肥胖是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重要誘因。而導致病態肥胖的關鍵是高糖、高鹽、高脂肪、高熱量的連鎖速食食品、加工食品和軟飲料的泛濫,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根據美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CDC2006年的調查,美國成人病態肥胖率從1990年代初的22.9%迅速升高到現在的34.3%,增長了50%,而且在低收入群體和黑人中尤為嚴重。病態肥胖也是美國醫療費用上升和將持續上升的一大因素。

 

            除了上述一些原因以外,美國醫療體制本身的一些特點也是引起醫療費用持續上升的原因。醫生的收費是根據工作的數量計算的,與醫療的質量基本無關,因此醫生有很大的經濟動因進行過度治療,導致對醫療資源的過度利用。這個問題在醫院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更為惡劣的是醫療產品和服務提供方針對政府醫療福利的醫療欺詐。醫療提供機構和商業保險行業往往指責頻繁的醫療責任事故起訴案件迫使醫生進行防禦性治療,是造成過度醫療的主要原因。這種指控不能說毫無道理,但是這些起訴案件到底對醫生的過度醫療到底起了多大的影響,並沒有堅實的研究數據。雖然醫生們對醫療責任訴訟律師恨之入骨,但這些起訴案客觀上起到了保護病人權益,監督醫生和醫療機構醫療質量的重要功能。

 

美國的醫療提供領域內的競爭程度相比其他行業是比較低的。絕大部分醫療是一種局限於當地的產業,在一個時間內,需要服務的人群相對是小比率的,因此醫生,特別是專科醫生人數,在一定的區域內往往人數很少,可以通過種種方式形成非正式的壟斷。各地的醫學會和專業醫師協會就如同封建行會一樣,限制同業醫師之間的競爭,統一醫療價格。不同的專科之間,互相介紹病人;對外來醫師的進入設置障礙;並限制醫學院的規模,採取種種辦法提高入行門檻,控制入行醫師的數量。所有這些做法無一不是為了減少競爭,維護醫生的高額收入,最後的結果是醫療費用的上升。由於醫生並不受雇於醫院,反而醫院要有病人必須由醫生介紹、收治,醫生對醫院的建立和管理有相當大的發言權。醫院之間的競爭也往往是寡頭競爭,或者叫寡頭壟斷(Oligopoly),也就是說在特定的市場範圍內只有為數很少的幾家醫院存在。醫療提供領域內缺乏競爭是醫療費用上升的另一個原因。

 

由於醫療的重要性、不確定性和複雜性,對於醫療的監管也就變得非常繁瑣和複雜。我已經在醫療監管這一章中有了詳細的介紹。這些監管要求需要醫療過程中各行業、各機構和人員去實行、監察,而所有實施這一切的監管的成本當然最終也必然包含在醫療費用中。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造成美國醫療費用幾十年來迅猛上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這些原因相互作用,相互強化,最終導致了目前的所謂醫療費用的「危機」。我認為,在所有這些原因之中,醫療保險和政府福利降低消費者(病人)的自付比例,同時醫療服務和產品的提供又以私營為主是美國醫療費用居高不下,節節升高的罪魁禍首。如果這一對「買賣」雙方的關係不作調整,真正的醫療價格被隱蔽,不能起到調節市場的作用,任何降低醫療費用的討論都是白費口舌,任何其他措施都將以失敗告終。我想這其中的道理是不難理解的。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1 個評論)

回復 RNSandi 2010-7-14 03:07
醫療費都給律師了
回復 ww_719 2010-7-14 03:28
RNSandi: 醫療費都給律師了
對呀,為什麼沒有多說說醫生上的高額保險,怕訴訟呀...律師費,訴訟費用也太高呀...哈哈哈...
回復 RNSandi 2010-7-14 03:29
ww_719: 對呀,為什麼沒有多說說醫生上的高額保險,怕訴訟呀...律師費,訴訟費用也太高呀...哈哈哈...
不止是醫生,醫院,護士,藥廠都如此
回復 ww_719 2010-7-14 03:31
RNSandi: 不止是醫生,醫院,護士,藥廠都如此
哦,那就是該改改訴訟問題了,哈哈..那就又大了,小奧是律師出身呀,怎麼能改自己的錢包呢,哈哈...
回復 RNSandi 2010-7-14 03:33
ww_719: 哦,那就是該改改訴訟問題了,哈哈..那就又大了,小奧是律師出身呀,怎麼能改自己的錢包呢,哈哈...
一切按法律,法律就是大爺,所以,娃娃,你看到誰要推行新法律了,這樣的人肯定不是什麼好人!沒有利益,誰去?!
回復 ww_719 2010-7-14 03:40
RNSandi: 一切按法律,法律就是大爺,所以,娃娃,你看到誰要推行新法律了,這樣的人肯定不是什麼好人!沒有利益,誰去?!
回復 JohnFL 2010-7-14 04:04
醫療訴訟對醫療費用推高作用不大。
我下面有專文論述。
回復 Junkkiller 2010-7-14 04:10
RNSandi: 一切按法律,法律就是大爺,所以,娃娃,你看到誰要推行新法律了,這樣的人肯定不是什麼好人!沒有利益,誰去?!
法律就是大爺,那麼推行新法律就是推出一個新大爺,就是說推行新法律的人喜歡當孫子,小妹大哥的推理沒問題吧?
回復 RNSandi 2010-7-14 04:11
Junkkiller: 法律就是大爺,那麼推行新法律就是推出一個新大爺,就是說推行新法律的人喜歡當孫子,小妹大哥的推理沒問題吧?
推行法律的人是大爺他老婆
回復 Junkkiller 2010-7-14 04:14
RNSandi: 推行法律的人是大爺他老婆
法律還有老婆,難怪美國有那麼多的人被法律強姦
回復 RNSandi 2010-7-14 04:15
Junkkiller: 法律還有老婆,難怪美國有那麼多的人被法律強姦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02:4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