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茉莉花:民主的臉譜

作者:武振榮  於 2011-2-27 09:2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流水日記|已有3評論

茉莉花:民主的臉譜

武振榮

 

■風起於青萍之末

 

大凡每一個重大事件的起初都有一種在最初看起來很不起眼的開端,因此,若不是此事物後來之發展特別的引人注目,開端上的東西會被人們遺忘。目前中國發生的茉莉花革命事件就是如此。

 

200488日,成都市發生了第一例由網路發起的快閃運動,翌日,我寫作了《儘快培養我們民主的快閃族》一文(發表於《民主正義黨》網站),提出了民運人士可以借用快閃族的方式做民主的「快閃運動」,對之我做了如下描述:

 

快閃行為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遊行,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示威,而是一種輕快的、輕鬆的和瞬間的我意之表達,是純粹的生物學意義上的人的情緒、情感的表達,就如同鳥要叫,蟬要鳴和獅子要吼叫一樣的自然,是完全不需要到公安局去做申請

200975日,我在《網路革命芻議》(《民主論壇》首發)一文中,論述了民主運動可以在網路興起的理由,並論述了「網路革命」的性質、特點給:

 

網路世界里,某一個事件所佔據的一點,不是一個物理學意義上的點,而是生物學意義上的點,它被滑鼠激活後會產生出自發意義,而大量的自發意義並不是網民在點擊滑鼠的那一刻都可以洞見的。所有這一切,恰恰都關涉到人類革命行為中最為深奧的那種一種。在傳統的歷次革命中,當革命潮流洶湧澎湃時,革命領袖駕馭不了革命形勢,往往成為被革命形勢推著走的人,不得不做出一些違反革命利益的事情;對比地看,網路革命里的領袖現象恰恰為參與革命的網民擺脫領袖控制的命運準備了足夠的自由。所以把網路革命看成是中國民主運動、民主革命預演,我們可以從中學習到許多的東西

 

 

2009720,「賈君鵬吃飯帖」走紅網路,出現了「賈君鵬象」,723日,我寫作了《賈君鵬何以走紅網路》一文(《自由聖火》首發),提出了網路世界可以在「一瞬間」改變民主「寂寞現象」的論點,在接連寫作的《寂寞黨論》、《一步之遙:由「網鬧」到「網革」》(《自由聖火》首發)中論證了「網路革命」的可能性,做出了「民主要在鬧字上現身」的論斷:

 

不寧為此,網鬧事件的大規模興起,使「6•4」后的寂寞化了的中國社會出現了鬧象,把它和已經出現的醫鬧維鬧(維權運動)聯繫起來看,民主要在字上現身——是誰也阻止不了的事情

 

可見,在中東茉莉花革命興起之前,中國已經有了網路革命的準備和預演,因此,在這一次人們對中國茉莉花革命的議論中,儘管觀點不同,卻有一個共同點,即沒有人認為它是「舶來品」,都認為它是地地道道的「國貨」。

      民主需要一個臉譜

 

我在2006年寫作的《民運政治論綱》,2010年寫作的《立即民主》和今年寫作的《民主日記》連續性地強調了一個論點:時至今日,每一個中國人都有了民主,都對民主有了理解,區別僅在於有的人可以說出來,有的人說不出來。能說的人,可以說得天花亂墜,不能說的,如茶壺煮水餃——倒不出來。所以,民主的土壤在我們中國已經是「肥」的了,只是它目前還沒有生長出民主的「花草」。

 

我的上述論點,在《中國之路》發表后,某一位網友批評我「越來越膚淺」了,言下之意,我把中國民主——如此的大事竟然說得很輕巧,全然不看民主革命的嚴肅臉面。面對著網友的批評性話語,我在思考:有沒有一個民主的臉譜呢?

 

中東茉莉花革命之風吹進中國后,中國民主獲得了一個臉譜,因此,本月20日的茉莉花革命的綵排和今天所發起的預演,即使沒有達到「革命」的預期目的,也是非常有意義的事件啊!無論怎麼說,中國民主從一個抽象的詞,變化成為一個可見的具體之物:茉莉花。

 

在最近20-30年內,我們中國人說民主總是說不到一塊,你說東,他說西,別說13億人是這樣,就是海外民運人士——這個小團體也是如此啊!大家尿不到一個壺裡——已經是一個誰也否認了的實事。所以,海外民運組織的攤子不是越來越大,而是越來越小,這裡面除了別有用心的人搞破壞外,最主要的原因是認識上的問題,每一個都不想放棄自己對民主的那種認識而去隨意地附和別人。這也難怪,民主——面對衝突的各種認識,它卻一言不發啊!

 

茉莉花之風吹來后,一下子改變了上述情況,民主獲得了一個臉譜:茉莉花。如果說民主就是一朵茉莉花,那麼,只要人們看到了茉莉花,就等於看到了民主。於是,一個理論上糾纏不清的問題,竟然被臉譜給撇清了。花是一個任人看的東西,在看花上,人們取得了「一致」,為什麼呢?因為花的意義是開放的,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意義「加」到它上面,於是,形成了意義的疊加;疊加的結果出現了意義的生物化的衍生效應,於是,意義在「自組織」現象中就最後地成型了。

 

其實,臉譜所導致的結果不光是搞民主的人的團結,同時也帶來了反對民主的專制主義者們的相對反映,在20日的茉莉花革命行動中,「茉莉花」成為「敏感詞」被屏蔽,就是一例,手機的飛信群發功能也被取消了,可見,民主以露臉,就把專制主義者們給嚇壞了,可謂,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啊!

 

■民主的社交區

 

有了臉譜,由臉譜產生的「社交區」完善了中國民主的網路存在。所以,當推手們把網上的民主推到街頭時,中國民主運動的一條新路子就展現在人們的眼前,於是,一種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新革命,嶄露出了自己的面目。

過去的時代里,誰經歷過網上的民主?沒有,根本沒有!在人類走

向民主的歷史中,有過咖啡館的民主(法國革命),有過報刊雜誌的

民主(10月革命和辛亥革命),有過廣播的民主(66運動或者文化

大革命),有過電視的民主(89運動),唯獨沒有網上的民         (武振榮《民主日記2》《畫餅充饑:網上民主》《民主論壇》上載)

在寫作上一篇文章時,我雖然提出了「們要把網上的民主想辦法帶到街頭,帶到廣場,帶

議會的問題,可這個問題如何實現我心裡沒有底,雖然此前,我已經形成了網上事物的生物學「漂變」之思想,但畢竟是一種「思想」,沒有看到一個實例。

 

中東的茉莉花革命給了我們中國人一個「實例」,使我們在中國之外親眼目睹了一場遲早都要在中國發生的革命。

 

可不是嗎?在對中東茉莉花革命的進一步觀察中,人們驚奇地發現了中國的1989年的民主運動,發現了類似的「6·4」,發現了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式的「動亂」……,總之,人們在外國的事件中又看見了本國事件的影子,甚至它不是影子,而是事件的「原本」。世界一家,人類一體的事情已經不需要論證了,它成為一種「客觀事實」。這樣的實事,獨立看,也許沒有多大意義,可是就中國民主之現狀看,它大大地簡化了民主運動和民主革命所需要之「理論」,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事件啊!

 

■民主的傳呼

 

本月20日之後,中國的街頭、廣場出現了民主,接下來的情況是,它應當在「議會」里出現。如果3月份中國的「兩會」真正的有「良心」的話,那麼,茉莉花就應該被「議論」,它即使作為一個「維穩」的話題被議論,我認為也是顯現出了自己的存在價值。意義是一把雙刃劍,正面意義和反面意義是連帶物。

 

如果議會沒有反映,那麼,本年45日,第一個「天安門運動」的紀念日是一個「開花」的好時機;513日,大學生絕食紀念日又是一個好時機,64日,也(不要忘記自然茉莉花是6月開花)是,1010日,辛亥革命百年紀念日更是一個好時機啊!

 

結論是:茉莉花革命要在中國開花,是一個老天爺的意志,誰可以阻攔呢?用韓國人發明的一個成語講,這叫「旱天作雨」,是說,人民群眾到了水深火熱之際,不能自救,老天爺是會幫助人民解放的。

 

2011227日 星期日

(此篇獻給今天的中國茉莉花革命)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

回復 封常青 2011-3-3 10:02
我們不要別人強加的所謂「民主」,中國有中國的國情,照搬外國的做法只會帶來混亂,看看阿富汗,伊拉克什麼樣子,大家想讓我們的國家變成那個樣子嗎?茉莉花是美國人扶植的一個賣國賊組織,我們不會上他們的當。
回復 武振榮 2011-3-5 06:29
封常青: 我們不要別人強加的所謂「民主」,中國有中國的國情,照搬外國的做法只會帶來混亂,看看阿富汗,伊拉克什麼樣子,大家想讓我們的國家變成那個樣子嗎?茉莉花是美 ...
你如果目前生活在中國,說的話也許正常,如果生活在國外自由社會,就有五毛之嫌了。
回復 遊樂場 2011-3-5 14:28
所謂的中國版「茉莉花革命」 大街上多數都是焦急期盼著民眾前來鬧事的境外記者,以及維持秩序的中國警察。向反政府的民運組織撥款,境外媒體編造虛假新聞造謠生事,為了遏制中國,某些國家真是不擇手段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9:1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