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許久以前,10歲左右的我插班到三小實驗班,從此認識了一幫相伴到現在的女友們。班上的女同學相處得很好,有一次我們全體到羅同學家過生日,這對於我是新鮮事。羅同學家境寬裕,我們玩得相當開心。大家還一起看了我終身難忘的《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對於那個年代的我,真正開眼界了。修女瑪莉亞善良的心,馮崔普上校愛國的心,孩子們純真的心,匯成一首首感人動聽的音樂之聲。太多膾炙人口的歌曲啦,至今難忘,什麼《多蕾咪》、《雪絨花》。多年之後,我還是如此喜歡《雪絨花》,以至曾用這首英文歌作為我的彩鈴。
《音樂之聲》是一部1965年的美國電影,改編自同名音樂劇,故事源自真人真事,由瑪莉亞-馮-崔普原作。演員茱莉 安德魯絲和克里斯多夫(Christopher Plummer)分別飾演男女主角。由於演員們的演出和演唱均屬一流,加上拍攝到奧地利薩爾茨堡(Salzburg)美麗怡人的景色,原先不被看好的電影一推出就在全球造成轟動。不但成為當時賣座很高的電影,還贏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5項奧斯卡金獎,片中許多歌曲也被改編成許多語言的傳唱版本,電影現在還常在BBC上播放。作為一部音樂劇電影,《音樂之聲》可謂相當成功了。感覺美國人很厲害,每每利用歐洲故事演繹出的電影,總是那麼被歐洲人認可。
雪絨花Edelweiss,源自德文edel (高貴)和weiß (白色),瑞士的國花。它真正的學名是高山火絨草,常見於阿爾卑斯山區海拔2000公尺的岩地。歌曲舒緩輕柔,旋律優美,傳遞著濃濃的鄉土情結。據說這首歌曲已經被稱為奧地利的非正式國歌。一部電影和歌曲所帶來的影響真讓我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