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醉意迷離——我讀『小團圓』

作者:文取心  於 2010-7-11 11:4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詩詞書畫|已有10評論

關鍵詞:

醉意迷離——我讀『小團圓』

 

 

很難想象如果沒有酒,李白會寫出什麼樣的詩來?曹雪芹舉家食粥,酒還是要賒的,否則我們就讀不到『今日葬花人笑痴,他日葬儂知是誰』了。魯迅胸中的塊壘重重,寫出來的文章也是橫眉冷對,但咸亨酒店的女兒紅和茴香豆被他寫得膾炙人口。想必也是常常用酒來澆胸中的塊壘的。我可以斷言;文人不喝酒,文章至少遜色一半。古希臘的酒神司掌文藝,不是沒有緣由的。人人眼前的『現實』都是乾巴巴的難以下咽,只有在半醉半清醒之間,才能文思涌動,下筆千言,寫出傳世的妙文章來。

沒人考證過張愛玲喝不喝酒,從她早期的小說文章看來是不喝的,文理清晰,邏輯嚴密。但是,我向你擔保;她寫小團圓時必定是醉醺醺的。說來那段時間她和美國丈夫賴雅一起生活,鬼子文人不喝酒的我倒還沒見過,一杯在手,瑞興逸飛,嘴巴都嘻到耳朵邊上去了。張愛玲也許就在那個時候被拖下水的也未免可知。大家享受Happy Time,你端杯桔子水自己也說不過去。

 

好好好,我不跟你爭論,沒有人想把你的偶像張愛玲描述成一個酒徒。我們還是就文論文好了;來說說這本洛陽紙貴的小團圓,不知你看出來沒有,這部小說顯然跟我們讀過的張愛玲所有作品都不同,首先是它的文本結構鬆散,述事隨意。再回想一下她的『第一爐香』和『金鎖記』或是『傾城之戀』,那些文本是怎樣地絲絲入扣,好像從第一個字起,一根線似的串到底,形形式式的人物,心理,場景的轉換都交代得巨細無遺,想要略去一段章節,刪去一個次要人物也難。這本小團圓卻是開無軌電車,天馬行空,想到哪寫到哪,看得人吃力,人物出場是雜蕪的,角色之間的關係是交代含糊的,而前後時空都打亂的,一面寫她和邵之雍在客廳纏綿,筆鋒一轉,沒有任何鋪墊地寫到幾十年後她在紐約打胎的景象。隨心所至,散亂而靈動,那種在恍或的潛意識裡游泳的感覺是她以前的作品中所沒有的。

篇幅關係,大段的文章就不引了,試看她某幾段描寫,「我真喜歡紅綠燈,」過街的時候她向BEBE說。「帶回去插在頭髮上吧,」BEBE說。

這不是囈語又是什麼?但又是美得恰如其分的囈語。

又如;那痛苦像火車一樣轟隆轟隆一天到晚開著,日夜之間沒有一點空隙。一醒過來它就在枕邊,是隻手錶,走了一夜。

又如;九莉對自己說:「知己知彼。你如果還想保留他,就必須聽他講,無論聽了多痛苦。」但是一面微笑聽著,心裡亂刀砍出來.砍得人影子都沒有了。

又如;兩星期後,一大早在睡夢中聽見電話鈴聲,作U字形,兩頭輕,正中奇響,在朦朧中更放大了,鋼啷啷刺耳。碧綠的枝葉扎的幸運的馬蹄鐵形花圈,一隻隻,成串,在新涼的空氣中流過。

這些看來陌生但絕對貼切的意象,並不適合在早期結構精密,語言平伏的小說中呈現出來,用在這部囈語般地意識流小說中卻是天衣無縫。是的,如春汛般的意識流,突然之間就洶湧起來,泥沙俱下,滾滾黃湯順流而下,在水面上漂著紫藍色的眠床,和女人豆沙色的絲襪,蔫掉的大朵白玉蘭,艷麗而無序,雜亂又繽紛。

 

張愛玲是很在乎作為一個小說家的形象的,因為除此之外她在這個世界上一無所有。這就是為什麼辛苦寫了多年的小說,臨到要拿出去時又躊躇再三,舉棋不定;宋淇說怕被胡蘭成利用之借口根本不能成立,寫作之人還怕書中人物爬出來作怪?張愛玲的我行我素是有名的;當年胡在那種境地,她又顧慮過了什麼?胡在落難逃命途中,生死莫測,她還追了去,在乎過沒有?再說,胡蘭成是個既有野心又有城府之人,如果在一個女人的小說里自己對號入座,還要沾沾自喜,只會被人當個笑柄。

說穿了,張愛玲真正在乎的只是自己;當年寫的小說像是出客,衣服行頭挑了又挑,拿起放下,皮鞋髮型首飾掛件必是件件配套,臨出門之前還不忘在盥洗間里關緊了門,在鏡前仔細地補妝,務求頭光臉滑,一絲不苟地見人。現在這本小團圓,是請人上門來,房門一開,女主人卻是披了件浴袍,腰帶也沒系好,醉眼迷離,臉色酡紅,雲鬢散亂,臉上的妝也滲出了油底,唇膏也糊掉了。房間里更是不堪,床鋪凌亂,野男人的一隻襪子塞在枕頭底下,床下的蚊香盤裡堆滿了煙蒂還沒倒掉,母親和三姑的褻衣觸目驚心地攤在茶几上沒收拾

起來,在後房間抽大煙的父親和繼母還要不識相地探出頭來張望。講起話來更是前言不搭后語,似瘋還癲,待客的態度也是一下子心旌蕩漾,一下子又百念俱灰。雖說這是人生百態最為無拘的一刻,率性恣意,殊為可貴。但凡夫俗子又有幾人能懂?他們讀了之後只會掩嘴嗤笑,竊竊私語,做張做致地端出一幅賈府前石獅子的乾淨相來,沒由來把以前那個規矩冷靜,精細出挑的形象抹個一乾二淨,那又何苦呢?

這就是為什麼張愛玲香汗淋漓地寫完小團圓,寄到宋淇手裡卻又叫他銷毀,說了之後又不頂真,虛晃一槍打個過門。其實張愛玲心裡對自己的文字珍愛無比,文字就是作家的生命,哪有輕輕巧巧地把十來年生命一筆勾銷的?

張愛玲只是不願意讓人讀出她的醉態。

 

一輩子清醒的人肯定活得吃力,也無趣。我們人類的理性認知範圍其實是很狹隘的,一般的人不會認識到這點。心理學的開山鼻祖榮格老先生說:人的潛意識是一條深不可測的暗河。我們人類社會的大部分活動,都受到潛意識的左右和操縱,歷史上,現實中各種看來解釋不通的事情,細細察究下來都和潛意識有關,只是我們不自知罷了。

但是寫小說的傢伙必須明白這點;一部小說如何展開?情節為何這樣發展?不同的人物的心理落差又在何處?寫著寫著就發現理智和潛意識的界限不是那麼容易分清,就好像清醒時看人一個腦袋兩條手臂,而沉醉時看人就有千百張臉孔了。

對小說家,你不能貿然去評判孰對孰錯,歷史上大部分作家都是酒鬼,阮藉猖狂,李白落拓,跟酒都脫不了關係,杜甫肯定是喝悶酒的,白居易喝酒是要女人陪的,金聖嘆上殺場之際還惦記著紹興酒和五香茶干同吃,竟然有火腿的味道。在西方,海明威是個酒精中毒者,亨利米勒是當掉褲子也要喝酒的,馬爾克斯的酒糟鼻子一覽無遺地說明問題。你以為他們只是圖個口腹之慾?非也,所有的作家都尋求一種在清醒與沉醉之間的寫作狀態。

好了好了,再說下去就要把張愛玲給捎進去了,還是就此打住。

 

身為一個東方女性,張愛玲天性謹慎,清醒地觀察著人間百態。早年間寫的那些短篇,雖然是叫好又叫座,但名聲不出華語文壇。到了西方之後,無論她怎麼努力也無人賞識。緣於在五六十年代,西方的文風早已轉向,說得太精巧的故事沒人要看,看重的是個人的特殊感受,自我的解剖,精神上的錯位,甚至認知上的謬誤。在寫作手法上並不要求清晰明了,學院派的完整。而推重跳躍性的敘述,無厘頭的突兀,邏輯的龐雜混亂,用語的極端個人化,題材單薄些也沒關係,人家讀不懂也沒關係,一句話,作家首先為自己寫作,記錄他作為獨特個體的一切感受,然後,你們讀者還有興趣的話,請自便。

這就是為什麼普魯斯特在床上躺了二十多年寫下的『追憶似水流年』久盛不衰,個人獨一的經驗是當代寫作的重點。

在美國度過幾十年,張愛玲不可能不察覺到自己以前文風的老派,拘泥,和為物所役。在屢次碰壁之後她決定要實驗一種全新的文風,這就是『小團圓』的基調——沉醉於個人的經驗。

 

比酒更能使一個女人沉醉的,是性,除此無二。

在這本『小團圓』之中,讀者看到的並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作家,講述一個抖得開又捏得起來的故事。更貼切地說,我們看到的是一本散亂的日記,一個情竇初開,衝動又壓抑的女人寫給自己的私房話,在日常現實中,哪怕在那個守舊的時代,性的暗示綿綿不斷,母親和三姑都是新派人物,身邊又沒有男人管頭管腳,所以無時無刻不在追求作為一個女人的最大飽滿——性和性心理的滿足,她們並不自覺,但言語行動,心理的泄漏都被她一一看在眼裡。父親那方面卻做出了很壞的例子;末世的不作為,沉墮,懶散,生命在鴉片煙榻上一天天萎靡。再加上身邊各式女人都早早嫁了人,像還沒開放的花就敗掉了,男人又是如草繩扎了豆腐,都是些提不起的貨色,再加上自己對自己的外貌沒有信心。這一切都使她內心有一種急迫感,所以當邵之庸那麼主動的一個男人出現在視野中,她就很難把持自己。那種由遠到近,一步步逼近來的強橫氣息,不由得她不迷醉。篇幅中所描寫的一個未經人事的女人,既驚恐又盼望地一步跨過那條門檻,整個過程中顯現出來的生澀,懵懂,稚嫩,不經意間鬧出的笑話,直到最後的水到渠成,全是一個女人心中最為陶醉,最為追憶的酵素。有了這點酵素,生命這缸酒就醇厚飄香了。

張愛玲在醉意朦朧中看出去,世界上只有這麼一個男人,哪怕他是南京偽政府里的一員,在戰後是要被追究的。哪怕他已有老婆,而且還不止一個。哪怕他到處沾花惹草,還寫了信來跟她神神叨叨地擺顯。她是一頭扎進去的,帶了酩酊的醉意,就像醉酒駕車的醉鬼眼裡看出去一路綠燈那般,她才不管等會是吃罰票還是抓去坐牢呢。張愛玲並非是個市井婦人,她看報,知道形勢,申時度勢,對政治的走向比常人有更深的了解,心中早就知道這是一段不會有結果的孽緣,但是,也許正是這種沒有希望的結局,這種在現實中悲苦而在情懷上悠永的浪漫,使她迷醉,也使她沉淪。

縱觀張愛玲一生,我們以前傾向於為她掛上『作家』,這個乾巴巴的,中性的牌子。但有了那段經歷,我們不得不承認,她同時是個女人,不折不扣的,如假包換的,所有的花瓣枝蔓,所有的潮汐涌動,所有的春華秋實,一絲一毫都不少。

 

此書一出版,一片嘩然,捧場喊好的有,跳腳叫囂的有,掬淚嘆息的有,點點戳戳的有,撅起屁股扒在門孔上窺探的也有,林林總總百態,不一而已,果然被張愛玲料中了。

張愛玲大可學學那個東晉狂士,在自家屋裡自在地裸袒。對跑進來指手畫腳的傢伙們,斜起醉眼,大聲叱斥:你們跑進我的襪筒管來幹什麼?

 

其實,最好讀小團圓的辦法是;張愛玲醉意朦朧地寫,我們醉意朦朧地跟在後面讀,讀到哪兒是哪兒,雲里霧裡,不求甚解。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0 個評論)

回復 yulinw 2010-7-11 12:49
張愛玲醉意朦朧地寫,我們醉意朦朧地跟在後面讀,讀到哪兒是哪兒,雲里霧裡,不求甚解。

您筆尖洋洋洒洒的流淌著對張愛玲的愛意,倒是清清楚楚的感受到了呢~~~
回復 fanlaifuqu 2010-7-11 21:31
對生活充滿期望,對愛情更抱著幻想的奇女子!
回復 丹奇 2010-7-11 21:38
沒看過小團圓,得去找來看看了。
回復 SirCat 2010-7-11 21:56
專業文評!
呵呵
回復 wazhh 2010-7-11 22:46
您該不會就是一位酒仙吧
回復 方興未艾 2010-7-12 13:53
正在看小團圓,還想寫兩筆,看了您的,不敢了。
回復 笑臉書生 2010-7-12 14:42
好文,深刻耳
回復 xoyuanfen 2010-7-13 00:24
喜歡她, 不管是清醒還是宿醉。
回復 羽化成蝶 2010-7-14 23:40
去年讀了此書,當時就覺得看得散亂,迷惑,不大像她當年的風格,看過一些評論后仍不甚了了,再看你這篇,似乎清晰了很多
回復 小由 2010-7-19 18:19
好文!拜讀了!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7 09:0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