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我的老家。回上海於是於我不外乎是一種享受。但是,近幾年來的上海,那股回潮舊租界氣氛的時尚十在令人思考。
記得兩個月前,在自己的日誌 -- 瀰漫租界氣氛的全上海最奢華石庫門酒店 -中,留下過這樣的文字: 建國西路480號建業里,上海唯一的全別墅酒店、最驚艷的石庫門酒店上海Capella(嘉佩樂)9月正式開放。建業里1994年時就被納入上海市市級建築保護單位,2003年居民全部拆遷,4年後由波特曼控股恢復了原始的石庫門景觀。這片區域慢慢的入駐了很多大牌的酒店餐飲品牌,一個更美的「新天地」出現在眼前。世界頂級度假酒店--嘉佩樂酒店。酒店來頭有點大,全球頂級奢華酒店新貴的「嘉佩樂」足足籌備了8年。對!你沒聽錯,就是全球豪門雲集,俗稱五星級酒店裡的愛馬仕的「嘉佩樂」。
不在陸家嘴現代的摩天大樓中,而在最有上海腔調的石庫門裡。上海唯一的全別墅式城市度假村每間房間配備私人助理提供米其林餐廳送餐服務、聚集精品頂級零售品牌、還原老上海老石庫門原始面貌、連續三年蟬聯福布斯榜單的Auriga水療...下半年上海最值得期待的法式餐廳...是不是每一項都戳中G點!是不是每一項都吃的是地皮、仰仗的是外國人、洋鬼子的野人頭?跨入建業里,時空倒退,一瞬間彷彿回到了風華老上海。眼前完全是記憶里的模樣,外鋪內里的建築格局,並且保留了「馬頭山牆」、「清水紅磚」、 「半圓拱券門洞」等經典石庫門元素。在這裡小憩,喝茶看電視侃大山。卧室位於三樓,床正對著窗戶,窗外便可以看到石庫門建築群。客房內的整體色調以淡色為主,具有濃郁的殖民主義色彩。
「具有濃郁的殖民主義色彩」,這句用語出自上海的頂級酒店「嘉佩樂」的官網上。
同樣是兩個月前,在特別註明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営通信社CNS(China News Service)供稿的法新社圖片報道中,供稿方的中新社這樣寫來: 小悅悅和檸慧,以及可晴在中國網際網路上貼出的照片、和話題的直播使她們成了網紅。她們通過圖片展示的甚至超過100年歲月的上海浦江飯店(Astor House Hotel)、上海大廈(Broadway Mansions)、外白渡橋(Garden Bridge of Shanghai)等歷史建築,與現在的時代接近並與網友激起現場交流。 她們希望通過時尚的元素,如 VR (虛擬現實) 和網際網路來傳播歷史和文化知識...
這些圖片與時尚的元素,特別向今天的年輕人傳達那些殖民地年代的老地名,現在明明都在叫上海浦江飯店,卻教你那原來是阿斯特府酒店、上海大廈蠻通俗的,卻要來告訴個百老匯大廈、外白渡橋一聽就懂滴,非讓你記牢上海花園橋...身著旗袍一看就懂滴,偏偏強調那是復古旗袍...就其結果而言,其實不就是什麼?宣染「具有濃郁的殖民主義色彩」么。
還有堂堂標註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政府版權所有 -滬ICP備05025459號-的文章--「落葉不掃」岳陽路重現「城南舊事」。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政府的文章說,位於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南端的岳陽路述說著曾經的傳奇歲月。它全長947米,寬15米,始築於1912年,初名「祁齊路」,1943年更名為岳陽路,是近代上海西區歷史底蘊頗為深厚的城市道路之一。一片又一片樹葉猶如信使,在風中飄然而至,黃綠間帶來秋冬的信息。11月24日,本市又一季「落葉不掃」正式啟動。11月26日,法國梧桐掩映下的岳陽路作為本季新增區域,在「落葉不掃」啟動后的首個周末,也以一場「閃回1912」海派文化秀,靈動開啟這一季的「老上海」懷舊之旅。
活動由天平路街道辦事處與區旅遊局、區文化局、上海衡復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共同主辦。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呂曉慧出席活動。
作為上海64條永不拓寬的街道之一,岳陽路沿線一直是一片「有故事」、「有風雲」的街區。有著104年歷史老馬路的首次梧桐落葉秀,靜謐的岳陽路重現了往昔海派風情(見圖):身著旗袍的市民漫步街區,黃包車夫在街頭穿梭,賣花姑娘和賣報童在大聲叫賣,穿著民國服飾的情侶合撐一把傘漫步街頭…身陷「1912」場景,恍若真的穿越回了老上海,回到岳陽路1912年築路之初。市民和遊客路過,都忍不住駐足,感受這份獨特的魅力。
「這份獨特的魅力」不就是文章中所指的身陷「1912」場景...穿越回了老上海,回到岳陽路1912年...
上月8日,我的日誌 - 在上海外灘慧公館吃感覺 - 中,我回憶了在上海外灘近外白渡橋的圓明園路97號安培大樓里的上海料理公館餐廳里,感受上海日新月益的巨変。這個公館餐廳名Maison de l'hui, Shanghai - Former French Concession,也就是原法國租界上的、現在的上海慧公館外灘源店。一心一念,只為給賓客提供最頂級的美食和最專業的服務,成為您真正的私人宴會廳。這些是慧公館的介紹。慧公館外灘源店,身處「萬國建築博覽會」外灘的發源地,毗鄰現在滬上最著名的上海半島酒店。體感十里洋場的前世今生,恍如夢境。這裡鬧中取靜,雖然離外灘很近,但是屬於步行區,既沒有車、人也不多,各種成排的洋房,裝飾吊頂,吊燈,地板,樓梯跟弧形的窗都是古色古香的,這次在SRW中還獲得了最佳餐廳...慧公館原為安培銀行,現在裝扮得算是古色古香。可是,怎麼看也是一種撲面的俗氣,"建築顯土氣那是意境獨特可顯氣韻",貝殼村網民@Kalco指點我。
但是,要我相信那不是在回潮上海舊租界的氣氛,似乎有點難。看這些圖片。以後還會抽時間貼更多。
上海的網上我還讀到這樣的文字: 發給懂得的上海人看-對我們這批住在上海市盧灣區,OO路、OO中路、OO路附近當年的學生來說,看了下面的『上海文學報告』后,發覺就是我們小時候!蠻有味道,耐心看看吧,哉貨。標準上海文學。用上海腔調讀!下只角弄堂集中在南市,OO,和OO區一帶,上只角弄堂在滬西一帶原來的法租界,坐落在樹木扶疏的林蔭道上,曲徑通幽,安靜閑適,款式有英國都鐸式西班牙式維也納式地中海式,整條弄堂也只有七八幢獨立洋房,每幢都隔開令人尊敬的距離。弄堂口有大鐵門,看門人住在某幢房子的汽車間里,負責維護打掃和盤查進出人等。
每幢房子都有花園,鋪有草坪,種了月季和薔薇,籬笆是細細的竹竿編成,隔開路人窺探的眼光。房子是鋼骨水泥,有寬大的陽台和落地窗。房子里配有鋼窗煤氣衛生設備,水曲柳木地板是每兩個月打次蠟,由住在汽車間閣樓上的傭人負責。
住在這種房子里的人總歸有點身家,不是資方代理人就是吃定租定息的,或者是三年自然災害時有親眷從香港寄豬油罐頭來的...
讀懂了嗎,上海的「上只角弄堂在滬西一帶原來的法租界」里。
還有更多的如此「回潮上海舊租界」氣氛的,可以從我在上海住宿的酒店內景照片中閱讀得到,這種回潮上海舊租界的氣氛,究竟在思考啥呢。
標籤 上海,租界,氣氛,思考
我的房間,看看家倶的款式,還有牆壁上掛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