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離開上海時,走出浦西,進入浦東就是滿目荒蕪,活脫一片農村的鄉下風景。
小時候,走出中山路,就象是離開了市區。那時候聽堂兄、阿哥們講,所謂的文革時期,過了市區盧灣區的肇嘉浜路不用走多遠,就能夠捉到蟋蟀什麼的,就能夠看到墳頭什麼的。
是啊,上海歷來是全中國人民的上海,上海,總是被要求先支援亞非拉、先支援全中國,然後再回過頭來建設上海自己。
結果,上海,一直是又破又濫,又擠又局促,只是空有鮮亮的面子,就是沒有真正實際的繁榮。
一棟小樓擠進了72家房客,這樣的上海你在全世界聽說過么?有人說,上海人好扎堆,寧要浦西一張床,也不要浦東一幢屋,這些也是太不理解上海人了,要知道,上海的浦東有點啥配套設施可供人們正常生活哪。
所以,在30年前,上海根本無所謂什麼內環、中環,更別提外環了。上海,其實就是一個老城區的代名詞啦,徒有其受崇拜的虛名啦。
改開、開放開始后,特別是老鄧意識到了應該充分利用上海的優勢之後,上海,藉助外資的力量、得助於境外數十年來積累的基本建設的正反面經驗、借鑒於海外各種能為上海所用的實用的方式、手段,上海,終於朝著繁榮開始起歩了。
年年回家,喜見上海在変。歲歲返故土,上海新貌在喜迎我們。這種情緒,不是出自內心情繫上海的人,難免是不會有感慨的吧。5月份回上海時,我特意選座了機場至市區的路線大巴,籍以一覽上海市區外、原來無人居住的外環區近20餘年來的日新月異。
在_百度知道-上,有這樣的詞條: 上海內環、中環、外環,各自相當於北京的幾環?
最佳答案-是這樣的: 沒有相當於之說,只是每個城市的規劃不同。北京有6條環線,還有繞城高速,不一樣的。要是非比較的話,北京的二環相當於上海的內環,四環相當於中環,五環相當於外環,六環相當於郊環...
還有另外的說法。--上海外環99km,北京五環99.3km。上海的環不是同心圓,和北京沒有可比性。上海西邊、南邊、北邊的內環,中環和外環離市中心(人民廣場)分別是5公里,8公里,12公里, 浦東內、中、外環離市中心分別是10公里,15公里,20公里。所以浦西的中環相當浦東的內環, 浦西的外環相當於浦東的中環的位置。按浦東的比例,上海的內、中、外環,相當於北京的四、五、六環...
--浦東經過30年發展,仍然沒有改變命運。按照發展水平,上海外環比北京五環要好,浦西段的外環發展類似北京的四環
--個人經常來往於京滬。只能大概的對比。北京是西北發展好。上海是西南好點。如果硬比,把角度也轉一下。北京5環相當於上海外環,北京六環相當於上海郊環。
--看了一下地圖,胡亂說一下,我兩個地方都住了10年以上。上海內環相當於北京四環,但比四環半價徑要小1公里,因為上海內環(中山路環線)是橢圓的,還有小半個角被黃浦江截斷了。浦東這一塊又不規則。全靠幾條過江隧道(大橋)定位置。北京的五環,和上海的中環。。。都是人為搞出來,大體是四環或者內環往外擴個3-6公里。北京的六環,和上海的外環,就是中環外再畫大圈圈,間隔5-10km。五環和中環外,都已經不是城市核心圈了。借個名氣而已。
--上海中環之荒涼,是無法與北京四環的繁華相比的
還有,關於上海人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截至2015年底,上海市常住人口達到2415.27萬人,其中戶籍人口約1426.93萬人,外地來滬常住人口約960.24萬人。
今年03/12 的_新浪博客- 2016年上海人口到底增長了沒有?_中引用2014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年度公報)顯示的上海年末的常住人口是2425.68。其中,戶籍常住人口1429.26萬人;外來常住人口996.42萬人。
2010/09/15 的_網易世博頻道-世界十大人口最多城市:東京第1 、上海第7 。這項調查同時評選出了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城市,日本東京憑藉3670萬的驚人人口數量位居第一,中國上海排名第7。
我在本編的圖片中,集中反映的是自機艙里俯瞰上海機場周圍的上海郊環、以及離開機場至外環結束的浦東外環22公里長的距離中的欣欣向榮、蓬勃興旺的新景象。「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上海外環,為你終於繁榮點贊!
標籤 上海,外環,繁榮,點贊
下左為世界首條實際運營的磁懸浮,徳國西門子的技術。
下右是上海地鐵二號線的部分路上線路,應該說採用的是日立的技術。
這輛大巴車,從碼錶看,只不過開了56萬8353公里,如此破、臟怎不令人皺眉。還有,再下圖的大巴路線圖,換一張清潔點的肯定很不難吧。
專治蛋疼2: 走出肇家浜路能抓蟋蟀,俺情願要這樣的生活而不是到處房子房子房子而不見一片農地
金復新1: 如果你看過《霍桑探案》,就能了解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到底有多大,我看到其中一個章節,講到在目前市中心的盧浦大橋附近靠江邊的日暉新村,那時是一個小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