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拿大溫哥華市因為吸收世界各地眾多富裕階級的移民而廣為人知,該市南部的里士滿地區集中了約40萬華裔居民。但中國共產黨幹部的親屬卻很少住在這裡。他們喜歡的是被森林或街邊樹蔭遮擋,能便於保護隱私的地方。而位於山丘之上可以眺望港灣的高級住宅區「西溫哥華」則符合了這一點。
一位48歲的女士表示:「他們(指黨的幹部或親屬)的共同點是不怎麼和別人接觸。他們只會跟自己所信賴的一小部分人在一起行動。」 這位女士的丈夫在中國事業有成,她於3年前移民到加拿大。僅她認識的人中據說就有10幾人與黨政官員有關。
在買房子時,黨或政府幹部的親屬一般都會隱瞞真實身份,但其實也很容易辨別。一名在加拿大專門為中國顧客介紹高級房產有20年之久的房地產業者解釋道:「事業有成的人不由自主就會想談自己的工作,而幹部的親屬則緘口不談。」
根據中國政府的規定,一定職位以上的幹部其親屬若要移民或在海外工作,必須要向組織部門報告。而關於幹部的不動產等資產情況也要求上報。但是,實際上很多幹部並沒有如實上報。一位華人記者認識許多已經移民的領導幹部,他說:「因為如果(幹部)被人知道自己的妻子、孩子移民海外或取得外國國籍就會造成不好的影響,影響仕途。」
在中國,領導幹部將通過受賄等方式所獲取的非法財產和親屬一起送到海外,前赴後繼。只有該領導幹部本人留在中國,所以人們也稱這種人為「裸官」。而「裸官」問題也受到了老百姓的密切關注,逐漸成為社會問題。共產黨高層對此也越來越有危機感。近兩年,溫家寶總理在公開場合至少三次強調公開黨政幹部及其親屬資產的重要性。
2011年,黨內監察部門對究竟有多少「裸官」進行了調查,但調查結果至今沒有公開。香港雜誌《鳳凰周刊》對黨內相關人士的解釋進行了報道:「之所以不公開,大概是因為(人數太多,對社會造成的)影響太大了吧。」

走在加拿大溫哥華臨灣的高級住宅區內,耳邊傳來陣陣爵士樂的演奏聲。聽著薩克斯音樂循聲而去,發現山上的豪宅里正在召開宴會及內部展覽會。沒有請帖的就只好硬著頭皮往門裡走。門童居然不說英語或法語,而是直接用中文問道「請問你是誰介紹來的?」
這座佔地面積達580平米的兩層建築,價值為800萬加元(約合人民幣5145萬元)。不僅有可容納5輛汽車的車庫,還設有專門的游泳池。身著花裙和套裝的男女服務生正在往玻璃杯中倒葡萄酒。
主辦這次內部展覽會的房地產公司老闆孫蓓陽說道:「我們共邀請了約100位客人,其中70%是中國人。」據悉,這個地方以前曾經是富裕白人的聚居地,但孫蓓陽表示,「現在如果沒有中國人,我們就沒生意可做了」。配備直升機、售價高達1千萬加元(約合人民幣6431萬元)的房子,在掛牌出售的第二天就被中國人買走。而且這些大手筆的顧客中除企業家外,多為中共相關人士。
記者聽聞,在中國利用手中職務中飽私囊,然後移民海外的黨員幹部及其家屬多數會選擇加拿大,於是特意來到這條街上進行採訪。
對於那些想要移民海外的中國人而言,加拿大堪稱「天堂」。因為只要向加拿大投資80萬加元(約合人民幣515萬元)就可以移民。1990年代,由於不滿香港回歸中國,大量香港人移居溫哥華,甚至出現了「香港華」一詞。從2007年開始,來自中國的移民劇增。現在這個城市大約有40萬華人,占該城市人口的兩成左右。
一名在溫哥華經營房地產已20多年的華人男子表示,「黨政機關很多官員都是讓妻兒移民出國」。為什麼會這樣做呢?他回答道,「正因為是官員,所以心裡才會更清楚一點,即對他們來說,中國很不安全」。
在「關係能使鬼推磨」、提拔競爭激烈的中國黨政機關中,爬得越高,風險就越大。若是被政敵抓到了弱點,難免會馬上就遭逮捕。而且如果後台倒了,基本上就意味著自己要完蛋了。
一位華人記者稱,「他們把家人移民到海外,就像是買了保險一樣」,這位記者本人也認識多名移民海外的政府官員。而這些移民海外的官員家人們,則會在「天堂」里悄無聲息、盡量不打眼地地「潛水」生活。
來源: Asahi 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