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老子《道德經》第十四章:視之不見明曰夷(補正版)

作者:豬扒戒  於 2018-12-25 21:3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老子《道德經》八戒傳習錄|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老子《道德經》第十四章:視之不見明曰夷(補正版)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主旨:本章講道的特性。道處在被造物之外,也稱形而上,是靈。

讀者的視角先放在天,人兩界,或說靈與可見之物兩個世界。如此你才好繼續朝下讀。你如果仍然處在僅有當下世界,而認為道所屬的靈界不存在,就讀不下去了。勸閣下先暫時建立這個天人立體世界,讀完本書再做評論。如果你已經有道在你心中,比如基督的靈在你心中,那你會很輕鬆。

 

靈是人的身體器官所不能探知的。只有你表達願意接受,靈主動來住進你的心裡,你才可能明白。人分靈,魂,體。身體的感覺器官,包括腦,僅與我們的現實世界互動。魂是你區別「自我」 「非我」的器官。當你思考你從哪裡來,往哪裡去?你存在的意義時,就到了魂的境地。可惜的是,沒有道,你的問題就沒有答案,你心裡就空虛,不踏實。而道對應的,是你的靈。人的良心可以認為接近人的靈。人如果有無愧的良心,就與道不遠了。「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

 

儘管本章重點說道的抽象和不可捉摸,但因為道對人的愛,道自己為我們預備了找到他的路徑。老子也說,道一旦入你心,你便可以通古御今。何等大的權柄!人要是不當回事,就當瞎說。

我們來逐句看本章:

 

視而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用眼去看卻看不見,稱為夷;用耳去聽卻聽不到,稱為希;用手去拿卻拿不著,稱為微。 

 

「視,聽,搏」都是用人體器官去探究。即用有形的去探究無形的。結果是看不見,聽不到,拿不著。 

「夷,希,微」這三個字即使沒有,也不影響本章意思的完整性。猶太古典中稱創造天地萬物的神為「Y H W H」,發音近似「耶威」或「雅威」。因此有人推想老子所說的「夷希微」可能是從那個發音而來的。古代也有人口遷移,並非一成不變,這個推論是一種可能性。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這三個特點也無法解釋的太細,他們都共同用來描述道的看不見,摸不到,聽不著的特點。

 

這是由於人類認識能力的有限性,企圖把道研究個水落石出,是不可能的。道告訴了人們應該知道的部分;不該知道的事,人也不用去費力。科學發展到今天卻不能製造出一個有活力的細胞。屬靈的世界更是被大多數人所否定。老子在這裡告訴大家不要刨根問底了。

 

其上不徼,其下不昧 

 

道以上屬於看不見的無形世界,也叫「形而上」 ,邊界漠糊,混沌不清。繳,在第一章就出現了,是有邊有界的意思。有形的可見物有邊界,稱有繳。道因為看不見,就稱沒有繳。

 

當然這個不清是對於人的認識能力而言。在道以下是道所創造的有形的萬物,是清晰可認識的---其下不昧。 看得見也就不算昏昧了。

 

遠志明老師解釋為:「在他之上不再有光明(最高了),在他之下不再有黑暗(他足以照亮全世界)」。這個解釋有啟迪,放在這裡。

 

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綿綿長存,能感覺到道的存在,但卻無法給他下個明確的定義。說來說去,意思就是:道屬於靈界,屬於看不見摸不著的暗物質---復歸於無物。無物,就是道,也常用「無」,「無名」表達。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

 

這就是道的形狀,道的象。

 

老子本身也知道:用語言去解釋無形的道很難,也只好這樣說了。 

關鍵詞「象」,我們平時說的「氣象」、「天象」、「星象」等,是形狀不固定的一系列表現,來說明一個客觀的事實。 

比如說「氣象」:黑雲密布,氣壓低,悶熱----要下雨了。多種參數隨時變化,多種形態因素搭配,但事實基本明確,說的是「象」。 

在道裡面,道與人交流也常用「象」的形式表達。可能更抽象,而且非得道之人體察不到。老子使用語言文字表達他靈眼所看到的「象」,這就是《道德經》的難懂之處。擺到人的面前也未必講得清楚,更何況根本就看不見。老子說:這就是道的象,即無物之象。

 

《易經》中有:「天呈象,聖人則之」,這個天之象除了指天象,星象之外,更多是指呈現於靈裡面的象。天,就是道,神或上帝,是人心目中的最高神。 

 

那聖人會不會不懂或誤解象的意思呢?應該不會。因為道跟人一樣---是活的。道與聖人交流時是互動的,道了解人的心思意念,會確保聖人正確傳達道的意思。 

 

是謂惚恍。

 

道於人的感覺是:恍恍惚惚,像鏡中之物,似存非存的狀態。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道迎面而來,你卻不能看見,不能知道,也就留不住,攔不下。道遠你而去,你卻看不見,追不上。

 

因為道是靈,道有能力,並且樂意住到我們的心裡,來讓我們明白。關鍵是你的回應態度。道的化身耶穌說:「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得到這個亘古長存的道,就可以明白、應對當下這個有形的世界,就能夠了解遙遠太古之時,天地萬物的初始。這就是大道的律,也稱道的綱紀。 

 

前面述說了道的「惚恍」不可捉摸的特性,這裡講的是道的有應,有信和大能力。

你一旦進入道的世界,你不僅有了處理當今世事的智慧和能力,你還可以知道很久之前的歷史。甚至是天地都未創立之前的元始狀態。誠如老子所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時光倒流絕非常人所能理解。暗物質和靈的領域,科學也證實不了。但是與道合一的人能明其境。 

 

試想,道創造了我們,和我們所有感覺器官,難道說道本身沒有這種能力嗎?道看,卻不需要眼;道聽,卻不需要耳。

 

對於天地形成人怎麼會知曉?猶太版道德經說:「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神的兒女。」 也就是說道作為明了萬物的天眼在你心中,你肯定能超越時空。聖靈明白了,看見了,告訴你的心,你還有什麼不知道?當人企圖自高,操控內在的道時,這個天眼就關閉了。

 

道既然創造了這個世界,那麼他就有能力選擇進入或不進入這個世界。既可以在其內,也可以不不在其內;時間和空間的概念都有所不同。那麼與道合一的靈魂便藉著道也具有一定這樣的能力。猶太版的道德經里耶穌基督自己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道/神)那裡去。」 還說:「我就是門」,就是出這個不同世界,和進入天國的門。 這是道的應許,即與之合一后,得著超乎尋常的智慧,也可以讓你從開天闢地,看到天地的大結局。這就是道的律。  

 

總結:本章主講道的特點,幾乎沒什麼延伸。道有非感官能夠覺察的屬靈的特性;又從「象」的角度來看道的不可捉摸,不確定性;以及進入道后所能獲得的智慧和能力。下一章老子講那些能夠與道合二為一的人有什麼特點。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8 21:0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