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老子《道德經》第45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

作者:豬扒戒  於 2018-2-22 11:1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老子《道德經》八戒傳習錄|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老子《道德經》第45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大辯若訥。
躁勝寒,靜勝熱。
清靜為天下正。


主旨:物到極處特性會有反方向的表現。有天道和人兩個力量可致某一事物到極處。來自天道的作用帶有巨大的能力,行山川如履平地,世間無物能阻礙。大成,大盈,大直,大巧,大辯等,都是來自天道。美善達極處,世俗的觀點看,只是低調不彰顯。

來自於世俗的「有為多動」,如達極處則是「躁之極」。天道性靜而厭躁,故沒有承接上文說「大躁若寒」。但可以說「躁極則寒」。寒則沒有能量,不能影響事物,非道所欲也。意思是多令多為到極處,則天下不再有回應。

但靜極則表現為熱,而這個熱是有能力,有能量的,能影響事物的發展變化。因此,至靜是道所喜悅的。當以至靜的態度治理天下時,反而是效果卓著。

「躁勝寒,靜勝熱」是本章的疑難關鍵句。這兩句通了,本章就迎刃而解了。訣竅仍然是抓住屬天道的線,明白事物的發展走向。再看世俗之眼對事情的觀感解讀。穿過世俗表像,定睛道的觀點旨意,文意就大白了。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為天所成就的大人物,謙下低調,工作使用起來,卻可以擔當大任,可作棟樑使用。

有道之人道盈其心,充滿了屬天的智慧。時與天感,隨通天下。睿智無窮盡之時。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天成大直之人,心底靈魂潔凈如雪,凡事唯道是遵,大直公正。但不與世俗爭競辯論,故若屈—-大直若屈。


天成大智慧之人,唯大是大非面前,亂世之下,才發揮威力。平日里不示人以智巧,與眾人無異。又因不爭不搶,滿足於基本的生活,可能看起來更如俗人中的拙人. —-大巧若拙。

浸於道中之人,即浸於真理之中。一是一,二是二,不屑與心底彎曲的人鬥嘴爭辯,不屑於平日里的文字遊戲。安靜寡言,示人以訥—-大辯若訥。

靜勝躁,寒勝熱。
清靜為天下正。


躁動浮躁之人非道悅見,多躁多動多言語,本意是想靠這些屬血氣的外在努力,去推動成就點什麼事情。事實卻是躁動愈甚,他人愈是漠視。他的行為愈是沒有力量。因為沒有道的成就,做再多也是妄為。本句可以這樣說:躁極若寒,躁大若寒。

靜乃道所樂見,寧靜至篤方有機會見道。愈是寧靜,距道愈近。如果能像一隻「芻狗」一樣,寧靜無我,你會大有力量。「芻狗」被焚燒祭天,就成了大有能力的天狗。意思是有兩層:天可以用最卑微的東西去成就大事;人愈是謙下順天能力愈大。

基督徒常禱告說,把自己獻給上帝當作活祭,也是同一個意思。無我順道,沒有自己的主意,完全按照上帝的旨意行。這個時候道在你的心中,在你的靈魂中,具體地引導你的思想行為。清凈為天下正的邏輯是:人清靜后,道入人心。有道之人的行為,思想將是代表道的意思。「天下神器」告訴我們天下的主人是神,是道。那麼有道之人去管理道的產業,豈不是天經地義?有道的能力與支持去治理,天下也將凡事順利。


總結:道所成就裝備的人大有能力。外看卻低調平俗不起眼。反之,沒有道的裝備,僅憑肉體血氣,雖焦躁勞作卻是沒有能力,不能成就。要想成為天下之才,寧靜進道可也。(2018年1月18日)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5:1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