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關於中國間諜

作者:總裁判  於 2024-5-3 21:0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政經軍事|已有20評論

關鍵詞:華人, 科學家, 間諜


       現在一個個被抓的華人科學家,聲稱自己是愛國的幹活,怕不都是愛人民那個幣的幹活吧?
       那是他們主動要干,怎麼擠都要擠進去干;靠攏組織,才能親身參與千人計劃。
       說句公道話,說他們被納入間諜編製倒未必,只是他們做出來的事比專業間諜還不要臉;人家自幼被嚴格訓練,從學少林到學AI,立志報答黨的培養、為政府拚命,是有可能的。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20 個評論)

回復 浮平 2024-5-4 00:08
【現在一個個被抓的華人科學家】不是有意下達的偷盜任務,也是統治階層政治高於一切的觀念,倫理道德教育的失職和法律的失效。數量與質量,現象與本質的關係。
回復 總裁判 2024-5-4 00:34
浮平: 【現在一個個被抓的華人科學家】不是有意下達的偷盜任務,也是統治階層政治高於一切的觀念,倫理道德教育的失職和法律的失效。數量與質量,現象與本質的關係。
我覺得官方有官方的計劃與策略,民間有民間的心機與畫押,雖然雙方皆非君子,但也保持著和而不同。我們從屬的這個民族,總體上講,很偉大也很猥瑣,各群體以至於個人,千年來保持著同而不和。從剛解放到文革,從改革開放到國進民退,中國人都積極爭取靠攏組織,哪怕流落到天涯海角,初心不變。
回復 浮平 2024-5-4 00:42
總裁判: 我覺得官方有官方的計劃與策略,民間有民間的心機與畫押,雖然雙方皆非君子,但也保持著和而不同。我們從屬的這個民族,總體上講,很偉大也很猥瑣,各群體以至於
也是政治高於一切,忽視是非對錯倫理道德言行底線的共識和規範,以及集體主義教育的結果,這是根源。

反過來,這類道德底線之下的行為屬於損人不利己的層次,所以負面影響了集體主義的效果。一種是直接的,無知的無道德底線行為(缺乏事前倫理道德教育);另一種是虛偽的拔高道德,口是心非,對人對己雙重是非標準,不誠實,明知故犯,睬著法律底線走的僥倖心理(缺乏法律後果教育),都會在某種程度上反過來負面影響集體群體。均屬於認知層面的 ---- 愚昧。
回復 總裁判 2024-5-4 00:54
集體主義是個中性詞,而主張個人必須服從集體的集體主義,則是法西斯主義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希特勒反共,也同時竭力摧毀資本主義制度,他的第三帝國獲得99%的國民支持,當然比我們差點,我們得到100%的人民擁護,實行公開宣稱的全過程民主。
回復 屠龍刀之原界 2024-5-4 01:01
真正帶著任務出來的也沒有,有,但是極少!估計余茂春就是一個,為了擠進美國的決策階層,一個歷史學家不惜自污!

大部分都是為了錢!想把自己學到的(無意看到的,有意竊取的。。。)東西,拿到中國去變現。
回復 總裁判 2024-5-4 01:23
屠龍刀之原界: 真正帶著任務出來的也沒有,有,但是極少!估計余茂春就是一個,為了擠進美國的決策階層,一個歷史學家不惜自污!

大部分都是為了錢!想把自己學到的(無意看到
余茂春並不是歷史學家,也夠不上決策資格,他只是個美國公民,有發表個人政治觀點的權利。他的話與汪精衛不同,美國並未也從未侵吞過中國的土地。
回復 總裁判 2024-5-4 01:31
「大部分都是為了錢!想把自己學到的(無意看到的,有意竊取的。。。)東西,拿到中國去變現。」
這句話說得不錯。
回復 屠龍刀之原界 2024-5-4 01:50
總裁判: 余茂春並不是歷史學家,也夠不上決策資格,他只是個美國公民,有發表個人政治觀點的權利。他的話與汪精衛不同,美國並未也從未侵吞過中國的土地。
歷史博士還不算歷史學家?當年中國也沒幾個錢,花錢派出來的都是理工,文科生極少。余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沒有什麼顯赫家庭背景!Youtube上有一個美國之音對他的採訪,如果你仔細看他在說要效忠美國的時候,眼睛閃爍了一下,面有一閃而逝的慚愧。

當然了,人心隔肚皮!到底死心塌地的效忠美國,還是「死間」我也不知道!我只是以常理推斷。

共產黨很少用諜。或者說極少被抓。真正被承認,被台灣抓獲的只有李志豪。為了換回他,不惜設釣魚圈套,越境在越南逮會台灣兩條大魚。人們常提起的金無怠,其實算不上中共的間諜,就是一個情報販子!當年中共赤貧,幾萬美元都得經過總理批准,他開口就是幾十萬美元的價碼!正是因為他來路不明的錢,才被美國抓獲!中共對他也是恨之入骨,所以當他被抓,也沒有指望中共救他,於是就自裁了。有人問過鄧小平,鄧也是一口否認。
回復 總裁判 2024-5-4 02:01
讀歷史學的博士畢業,與歷史學家根本不是一回事。任何學科能成名也不一定成家,如每年有多少歷史學博士問世,而每年有多少歷史學家被載入史冊。不要說博士了,曾經本科畢業也被村裡奉為史上第一位大學生。
回復 浮平 2024-5-4 02:02
屠龍刀之原界: 真正帶著任務出來的也沒有,有,但是極少!估計余茂春就是一個,為了擠進美國的決策階層,一個歷史學家不惜自污!

大部分都是為了錢!想把自己學到的(無意看到
你認為這是余茂春的任務之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6SXZjCGdN0&ab_channel=HudsonInstitute
回復 屠龍刀之原界 2024-5-4 02:22
總裁判: 余茂春並不是歷史學家,也夠不上決策資格,他只是個美國公民,有發表個人政治觀點的權利。他的話與汪精衛不同,美國並未也從未侵吞過中國的土地。
他是當年川普時期,蓬培奧的幕僚,還不算決策圈? 說起他,想起一件很有趣的事。當余茂春進入」哈德遜研究所「后,中國政府就斷絕和這個美國智庫的來往;當時在哈德遜的中國事務部主任白邦瑞立馬把職位讓給了余茂春。而白邦瑞跑到」傳統基金「當一個普通研究員。白邦瑞雖然是正宗美國人,但是極其沉迷於中國文化,特別是對孫子兵法極為推崇,甚者三國演義典故都能信手點來。他有本」百年馬拉松「,雖然是十幾年前寫的,很有可讀性。尤其是把中國比喻成」飢附飽揚「的呂布,很有意思。
回復 總裁判 2024-5-4 02:36
既稱之為幕僚,輔助高層作決策,而概無決策權。
回復 浮平 2024-5-4 03:07
屠龍刀之原界: 歷史博士還不算歷史學家?當年中國也沒幾個錢,花錢派出來的都是理工,文科生極少。余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沒有什麼顯赫家庭背景!Youtube上有一個美國之音
【Miles Yu is American historian and strategist who served as the principal China policy and planning adviser to former United States Secretary of State Mike Pompeo.】

歷史博士是學歷程度。歷史學家主要指從事歷史學研究的工作者;歷史學教授包括 research and/or education focused job,即余在被雇傭為川普總統界 「China policy and planning adviser」  之前的教育職位。

你為什麼不按照同樣拍腦門兒假設然後 spin and spin 的方法說你自己是完成專政集權組織交給你的任務呢?
回復 屠龍刀之原界 2024-5-4 05:27
總裁判: 既稱之為幕僚,輔助高層作決策,而概無決策權。
你真是個軸子!能混進幕僚圈,這個國家的決策層就沒有什麼秘密可言了!你還指望中國人(華人)在美國能像阿三在英國一樣,奴佔主位?
回復 浮平 2024-5-4 07:44
屠龍刀之原界: 你真是個軸子!能混進幕僚圈,這個國家的決策層就沒有什麼秘密可言了!你還指望中國人(華人)在美國能像阿三在英國一樣,奴佔主位?
美國三權分立和三級民主法治制度每個政府官員的權力都有限制,工作的分工,要求和責任也是透明清晰的。你腦子裡主要是主子奴才的專政集權兩極分類才會產生這樣的想法 --- 「奴佔主位」。

誰的 advisor,在哪方面的 advisor,職位任期(選舉或任聘),都有具體的規則。

不同性質的秘密級別只是不同職位的人知曉。(the level of confidenciality depends on the job). 這點專政集權制度也是一樣的。
回復 總裁判 2024-5-4 21:24
屠龍刀之原界: 你真是個軸子!能混進幕僚圈,這個國家的決策層就沒有什麼秘密可言了!你還指望中國人(華人)在美國能像阿三在英國一樣,奴佔主位?
帶著惡意,不適合在這裡討論問題。
回復 總裁判 2024-5-4 23:22
浮平: 美國三權分立和三級民主法治制度每個政府官員的權力都有限制,工作的分工,要求和責任也是透明清晰的。你腦子裡主要是主子奴才的專政集權兩極分類才會產生這樣的
講道理還是要看對象,若非帶著求知、探尋真相的誠意,我們的認真卻在被這類人嘲笑。做人還是心術要正.
回復 總裁判 2024-5-4 23:40
浮平: 【Miles Yu is American historian and strategist who served as the principal China policy and planning adviser to former United States Secretary of Sta
即使他服從著任務觀點,對他的使喚者也難以盡職,通常此類工作者不具備學術素養,但也正是因為不講究、不著調,才會使勁為了他自己也不明白的東西搖旗吶喊。
回復 浮平 2024-5-5 00:11
總裁判: 講道理還是要看對象,若非帶著求知、探尋真相的誠意,我們的認真卻在被這類人嘲笑。做人還是心術要正.
這句話說得很重要。討論交流的動機是什麼的問題。
回復 浮平 2024-5-5 01:17
總裁判: 講道理還是要看對象,若非帶著求知、探尋真相的誠意,我們的認真卻在被這類人嘲笑。做人還是心術要正.
認真到一定深度,嘲笑到一定程度也許可以通過言論事實看到什麼叫做自打臉,自相矛盾,自食其果,適得其反,事與願違的效果。需要一個過程。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5 20:1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