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黃繼光——馬特洛索夫,甚至先於大中華小黃,早早享譽英雄稱號。
蘇聯宣傳機器當時全力發起對馬特洛索夫的頌揚,很快,蘇聯紅軍各支部隊都湧現出馬特洛索夫式的堵槍眼英雄。從1943年到1945年5月衛國戰爭結束,蘇聯紅軍超過400人用胸膛堵槍眼,他們當中有些人在被重機槍掃中之後,還照樣投出了手榴彈!
蘇聯藝術家專門為馬特洛索夫拍攝故事片《普通一兵》,成為我黨建政后引進的第一部外國電影,在片尾,人民領袖斯大林悲傷而沉著地說:「為共產主義奮鬥的戰士,這樣的人不會死,他們的名字將會永生於我們英勇民族的記憶里。」這樣的民族沒有理由不叫戰鬥民族。

我相信人類憑著語言足以擋住機槍子彈。——本文作者
值得一提的是,譯製片《普通一兵》被引進中國,正值抗美援朝時期,極大地鼓舞了廣大志願軍官兵。緊接著在金日成將軍親自批准並追授黃繼光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和一級國旗勳章之後,朝鮮人民軍至少湧現了22位撲碉堡英雄,被我國報紙報道過10位。如1953年4月24日的《人民日報》,發表新華社記者撰寫的「朝鮮人民軍中的兩位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文章高度評價同一次戰鬥中出現的兩位堵槍眼的戰士——李亨煥和金仁煥。
《人民日報》據此介紹:
18歲的戰士、民主青年同盟盟員李亨煥「像閃電那樣快地撲到射口上,敵人的機槍立刻就啞然無聲了」。勞動黨黨員金仁煥「爬到了敵人火力點前,接著火力點上噴吐著紅火的射口突然黑暗了」;已經犧牲了的「李亨煥半側著身子,胸膛緊貼著火力點上的射口,左手還緊緊地抓著火力點上邊的一根木頭」,而金仁煥的「上半截身子完全鑽進射口,把射口完全塞住,敵人的機槍被他推進了火力點的裡面。」極具公信力的我黨黨媒說:「這是兩位烈士在天明后展現在世上的最後姿態」。
不過,朝鮮人民軍中最著名的「馬特洛索夫」是金聖鎮,他在1953年1月9日,江原道高城郡的565.7高地襲擊戰中堵完槍眼,身中11顆重機槍子彈,經醫治康復,還活到2009年!生前享受副部級待遇。去世后其靈位前安放著金正日獻上的花圈。根據朝鮮央媒報道,金聖鎮的英勇行為,當時為金日成親眼目睹!除了派去最優秀的醫生外,還不斷送上人蔘等補品,終於成功救活了這位共和國英雄。
關於金聖鎮創造的奇迹,在《不滅的歷史》朝鮮版愛國教育系列叢書中,朴龍雲的《繁榮之路》有一段金日成1956年的感慨:「連蘇聯的馬特洛索夫都做不到的事,我們朝鮮的金聖鎮卻做到了。簡直就像擁有不死之身啊!任職內閣書籍出版指導局局長的那個人竟然還問我這是不是真的,甚至還一度因為懷疑故事是否被誇張而提議取消金聖鎮事迹圖書的出版計劃,這是多麼荒唐的事啊!」
不過,從軍事角度而言,金仁煥創造的奇迹甚至要超過打不死的金聖鎮,雖然金任煥未能完好地活下來,因為他擋住的是口徑12.7mm的高射機槍!他「上半截身子完全鑽進射口,把射口完全塞住,敵人的機槍被他推進了火力點的裡面。」
三個共產主義政黨國家,特色一致地推出撲碉堡英雄,「黃繼光」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證實,它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社會軍國主義的品種。
(圖片源自大陸網站嗶哩嗶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