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毛有聘任的,但大多數乃是天生。
當我們看到五毛的打扮,不由想到榮格心理學的重要術語:集體無意識。榮格指的是人類集體經驗沉積在心底里,處於精神的最底層,為人類所普遍擁有,猶如某個體在其一生中從未被自己意識到,但由遺傳獲得。
我認為,榮格理論在實際運用中,「人類」須再劃分為一個個的群體,由各種族、各族裔、各社會階層的文化,相對而形成現實之存在,如此我們才能認知:誰跟誰,誰和誰的不同之處,究竟在哪裡。
理論是枯燥的,例子很生動,請看一位網友的觀點,他說:「至於(你說)習近平的獨裁,我和他無親無故,也沒有得到他任何好處,我也沒必要為他辯護。至於誰是獨裁頭,對於平民百姓沒有任何干係。不過這幾年的「均富」,的確給下層百姓帶來了看得見的好處。這也是為什麼習強行連任,民間反彈不大。至於他的外交經濟政策,是對是錯現在很難說!拉長時間軸看吧。」
對這個網友的說法,在此也不必商榷了。很有趣,他居然順水推舟——大外宣了!
也許有人認為,這一個例子太少,那我再加一個:
當我說我認為:中國GDP按增長率或人均增長率都不算最高的,在世界歷史上還有十多個國家可數算,其中包括二戰前的德國,日本,二戰後的韓國等等。
他說:「當年大躍進是沒有產能。現在產能過剩是因為世界性經濟減緩。大躍進是當時領導人知識匱乏,工業化急切的一次悲壯的嘗試,現在看起來很可笑,但是你不能抹殺當年千百萬人的虔誠,他們真的以為那樣可以快速提高鋼產量,快速進入工業時代!大躍進之的市場蕭條,是浪費了太多人力物力,而沒有生產出有價值的東西。現在產能過剩是困境,也是行業重整,優化的機遇。當年2008年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能撐過,就是一片艷陽天。」
他的宣傳開始了:首先把中國的問題(只要有人提及),歸咎於外國尤其西方。將殺人不見血的災難說成是源起領導人的知識問題,以及個性急躁。一場共產主義天堂就在眼前的大騙局,被他說成「千百萬人的虔誠」,這是邪教啊!他對中國目前的困境,倒是有一種外交部發言人「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的氣度胸懷,說「能撐過,就是一片艷陽天。」
我說:「你認為現在產能過剩是困境,那是與1962年的中共七千人會議面對的困境一樣,其初心是集權共產的狂熱所致。但當時的毛澤東還有所顧忌,先讓一讓,避一避,退居二線伺機再上,後來就掀起所謂文革。今天的中共內部不僅全面腐敗,而且被習近平獨裁控制,形成不了對立面陣營,所以你講的」艷陽天「不會再出現了,它本來就作為人民公社是天堂的代名詞,已經海市蜃樓過了。」
這麼說了,他還要硬撐,並且開始吵架:「如果你認為現在的中國經濟和當年大躍進后是一樣,只能說明你只看政治,不看經濟,也有可能,你對經濟一竅不通!」
他還說:「世界各大機構仍然預測中國今年有5%的增長,遠高於大部分國家」。
我表示:你這話說的象一個叫司馬南的人。
中國房地產、隧道、橋樑、高鐵、高速、高校等等基礎建設,閑置的閑置,爛尾的爛尾,隱形債務近三百萬億,每年利息都付不出來,這不是大躍進是什麼?這不是經濟是什麼?這難道是市場經濟?
中國去年GDP多少?前年呢?中國必須保持7%的年增長,才能稱霸,但自從5年前就一直往下掉。這還不計較中國習慣性吹噓的水分。你是研究經濟的吧,那你應該知道,中國為了面子也不會與所謂「大部分國家」比,其中包括俄羅斯、朝鮮,肯亞、蘇丹等等,中國要比就要與人口相仿的印度比,人家GDP連續十年保持7.5%的增長, 總有點可比性的吧?和美國比可以,但人家的經濟體量,人家的人均數字,中國向來是迴避的。
他一聽我說「稱霸」兩字,就好像中國外交部憤怒譴責美國總統說習近平「獨裁」,儘管中國官方、民間霸氣十足,讀書讀得好也叫學霸,全國上下崇拜習博士,但不能由別人指出獨裁,不能說中國稱霸。他開始憤怒了:
「中國必須保持7%的年增長,才能稱霸? 誰告訴你,中國要稱霸? 哪個政府官員,領導人說中國要稱霸? 有的沒的,你先把一盆子屎扣到中國頭上!」「為啥現在西方開始恐慌?就是因為中國的經濟是"實",西方的經濟,特別是美國,製造業外移,靠的是金融資本賺錢,這都是"虛"的。看看美國的鋼生產,就剩下幾個廢鋼回收廠。反而中國年產2億噸,這都是當年做夢都不敢想的。」
實際上不複雜的,而是在故意誤導,騙呀!換句話說,封城與不封城有啥兩樣?還不是一夜天就可以變過來,一個人在做著兩個人做的完全不同的事啊?
以上我根據他寫的原文摘錄,為便於大家審閱,不得不作了點編輯工作,幫他改了一些錯別字。如有必要可加以核對:
https://big5.backchina.com/home.php?mod=space&uid=281424&do=blog&id=375746&page=3#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