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laifuqu 先生在「福建人」一文中寫道:
「他們的團結,能吃苦,守信用,造就了今天的局面。」
「如紐約 Chinatown 的 East Broadway,二十多年前全是廣東人,現在則是福州人的天下,容易嗎?給他們唱曲讚歌!老百姓除了想過好日子,讓子女不再受苦,還圖啥?」
fanlaifuqu的話,使我想起二十年前,在中國看過CCTV播映的一部法制教育紀錄片,片中敘述福建省尤其是沿海鄉鎮通過地下組織的「出國熱」,令觀眾感覺到:
不管政府嘴上怎麼講,或者父母官心裡怎麼想,紀錄片中不得不提及的那些人,他們受到了福建村民的追尋和擁戴,他們率先頂風冒險,他們信譽可嘉辦事牢靠,確實為人民謀幸福,是福建人的大救星,他們的名字叫蛇頭。
如今福建遍地有僑民,處處是僑鄉。背井離鄉卻不忘往家鄉寄錢,一寄就是幾十年,不然哪來今天政府僑務工作蒸蒸日上的新局面?
即使回過頭來想,那幾十萬福建人,如果當時沒蛇頭引導,他們只能抱著錢往海里跳,只要有條小舢板,就跳,誰都說服不了他們的,對那些只求往外跑的人來說。
九十年代起,蛇頭有了革命性轉變,基本上都是讓福建人坐飛機偷渡,「偷渡」從惡劣性質的名詞,變成經紀者的形容詞,想出國的人不必再冒生命危險了。 「華僑是革命的母親」,蛇頭是華僑的福星,他們的建僑偉業,早已超過了我們的想象力。

1,能工巧匠精心製作的地下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

2,小小南美國家的前方就是目的地美國,爭取過渡以福建人數最多也最抱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