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抗疫雜記(24)

作者:kzhoulife  於 2020-4-1 09:0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1評論


這幾天在國內群里看到一些文章,令人啼笑皆非,無知者無畏,一點不假,僅舉一例:《人權歐美,讓老人去死》,這篇文章第一段這樣寫道:連我自己都不相信,這會是事實:歐美國家相繼放棄治療老人感染者。讓老人去死,這要是在中國,天都得塌。

後面洋洋洒洒一大堆的引證,真真假假,斷章取義,混淆視聽,洗腦宣傳慣用伎倆手法俺見多了,不值一駁,只就文章開頭第一段,回敬這些人幾粒子彈。

首先,歐美國家放棄治療老人感染者只是一種假設,而且只是某些人的假設,假設在醫療資源不足醫療條件達不到的情況下,同是重症患者,應放棄老人而救治年輕人。這樣一種假設情況,被宣傳為讓老人去死,國內宣傳部門的卑鄙低劣可見一斑。

其次,就算假設情況真的出現,根據年齡選擇,也許是最公平的選擇,一個80歲的老人與一個20歲的年輕人都感染重症,兩人只能救一個,你會救誰?這樣的選擇也許殘酷,但比根據權勢金錢地位選擇公平一萬倍,國內有多少感染者因為沒有權勢沒有金錢沒有關係做不了檢測住不了院,最後死在急診室甚至死在家裡。

作者大言不慚地提人權,說什麼「讓老人去死,這要是在中國,天都得塌。」讀到這句話,覺得這個作者不僅耳聾而且眼瞎。中國三年大飢荒餓死三千萬,天塌了嗎?文革整死幾百萬,天塌了嗎?因為環境污染整村整村的人患病而死,天塌了嗎?中國農村每年有多少老人生病因為沒錢而放棄治療,又有多少忍受不了病痛折磨而自殺,有些即使沒病,但因為太老而不能照顧自己,最後在家落個自生自滅的下場,我老家屬於非常發達的農村地區,各個村莊這種例子也並不少見,何況那些貧窮落後地區,天塌了嗎?對於這些老人,天塌了,他們或許還有救。

因為宗教文化的原因,西方老年人對死亡的認識和中國老年人不同,西方老年人更看淡生死。比如紐約招聘退休醫護人員前來抗疫,很多老人自動簽約,一旦感染上新冠肺炎,在搶救設備缺乏的情況下,他們願意把有限的設備讓給年輕人;德州副州長帕特里克(Dan Patrick)公開表示,要求60歲以上的老人,一旦搶救設備缺乏時,把這些設備讓位年輕人,他樂意象他一樣的老年人犧牲生命,以換取後代的經濟強勁;義大利一位72歲的神父貝拉德利(Giuseppe Berardelli),選擇把他人為他購買來的呼吸機讓給了素未平生的年輕人,自己因為呼吸衰竭而離開人世。

美國很多老人生前都簽有協議,如果自己病情嚴重情況下,選擇放棄無意義的搶救,他們更願意減少因為搶救而導致的傷害,減少醫療物資的浪費,選擇到天堂和上帝見面。而有些中國老人(高幹病房裡躺著很多),對地球的貢獻輕於鴻毛,自己的命卻看得重於泰山,這輩子比有錢比不過比爾蓋茨,但是比壽命,一定都勝過這位全球首富。

俺不求長壽,但求開心,據說百分之九十的男人年輕時候都會想,此生有一個又性感又漂亮的女孩就滿足了,但隨著年齡增長事業成功,他們覺得以前的想法太膚淺太幼稚:只有一個怎麼能滿足呢。

讀到最後一句才認識到,原來俺也很膚淺很幼稚。

剛看到CNN新聞,美國海軍醫療艦艇到達紐約,投入抗疫。但是這條醫療船並非收治新冠病人,而是將市裡醫院的非新冠病人接到船上治療,這樣醫院騰出病床可以收治更多新冠患者。突然想到一個問題:中國的抗疫,自始至終好像沒提武漢醫院裡非新冠病人的狀況,這些病人都怎樣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8288 2020-4-1 11:34
馬爾薩斯認為, 動植物的生長繁衍因為空間和滋養物的缺乏會受到抑制, 人類的生長繁衍則會因為食物的缺乏而受到抑制。但是人類的抑制分為預防抑制和積極抑制兩種。預防抑制主要是道德的抑制,即考慮到無力負擔家庭而不結婚或者推遲結婚(馬爾薩斯反對墮胎和避孕)。起決定性作用的只要是積極抑制, 即戰爭、瘟疫、繁重勞動、貧困、飢荒等等, 災難會縮短生命, 恢復被破壞的平衡。
他認為, 人世間的一切災難都是人口與生活資料均衡過程中的產物, 人類的發展也必然與災難始終相伴。因此, 馬爾薩斯也被視為對人類社會前景極度悲觀的人口學家。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6 22:0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