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泥土故鄉風,醉品媳婦灶火中
莫道鬢白情調減,霜顏得酒猶能紅
請別誤會,這個小媳婦不是那個小媳婦。「小媳婦」是俺老家一種白酒的牌子,度數很高,可以說是烈酒中的烈酒,在老家就像茅台五糧液一樣有名,但是比五茅便宜多了,一瓶十來塊人民幣,老家的男人都喜歡喝,就像北京人喜歡喝二鍋頭一樣,品的不單單是酒味,還有家人的情味,故鄉的土味。
一群大老爺們,圍著桌子划拳猜寶,一個勁地勸著對方:再來兩口「小媳婦」,再來兩口「小媳婦」!好像喝的不是酒,而是小媳婦的風韻,那親切又充滿鄉土味的熱鬧場面,是每次回老家的大戲,在國外很難有那種無所顧忌淋漓酣暢的氣氛。
寫到小媳婦,不能不寫一寫老家過年的傳統-磕頭。
過年磕頭是膠東農村的一項古老傳統。我每次回家過年,最怕的就是挨家挨戶去磕頭。凡不出五服的本族,一家也不能漏,就算平日十竿子打不著也要去。年三十傍晚到祖墳上放完鞭炮,叫幾聲老爺爺老奶奶回家過年了,哥幾個便開始商量磕頭路線,以免走彎路,因為村子實在太大。這第一遍頭是給祖宗磕的,不管到了誰家,沖著這家供奉的祖先牌位先磕頭,磕完了經常招呼也不打一聲就走人,實在有敷衍應付之嫌。
除夕夜裡十二點,將剛煮好的餃子盛兩碗放在木製小飯桌上,父親帶領,子孫跟在後面,一邊燒紙一邊磕頭,由正屋大堂開始,然後是天井,然後到街門口,如果家住在衚衕里,則要走到衚衕口,一路磕來,拜天拜地拜祖宗,最後在街門口燃放爆竹。爆竹放完后,回到正屋大堂,第一件事是給父母磕頭,只有這個頭磕得是真心誠意,實實在在的。這次回家,一連給父母磕了十幾個頭,算是將過去幾年欠下的,一次補回來吧,一邊磕頭一邊祈禱,希望父母身體健康,平平安安。給父母磕完頭,幾代同堂,圍在暖烘烘的大炕上,吃著熱騰騰的餃子,給小孩子發壓歲錢,樂樂呵呵熱熱鬧鬧,這才算正式過年了。
回老家過年,為的就是這一刻吧!至於初一早晨挨家挨戶給本家長輩磕頭,禮節而已,於我實在沒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