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南海國家應對關稅戰爭 馬力
一句話說了十年多:單一有價的市場經濟是不能在孤立系統中運作的,因為存在著資本積累與資本增值之間的矛盾。這矛盾是工業社會無限生產與有限市場之間的矛盾在單一有價的商品經濟中的表現。根據利潤公式、在單一有價的商品經濟中,市場上產品的總價值等於資本家所獲得的利潤,支付的報酬與其他成本的總和。資本家的利潤積累和工人的報酬儲蓄會造成市場剩餘。這些剩餘在單一有價的商品經濟中是無法繞過貨幣交換來重新分配的。結果會越積越多導致生產過剩和產能過剩,直至發生全面通縮和經濟危機。這就是目前在美國的供應鏈大量轉移后,中國所發生的情況。
這些話雖然從未被譯成外語,中國人卻聽不懂也不想聽,而美國的有心人卻聽懂了。當中國國內的經濟因富人的資產外移和兩極分化造成越來越嚴重的產品和產能過剩時,想打敗競爭對手的美國便開始將資本和供應鏈轉移至低緯度國家,並逐步撤離中國市場。這些資本包括了中國和其他國家儲存在美國的財富。美國至今還在用高利息和股市泡沫來吸收外國投資。新總統再次上台後就想對中國經濟釜底抽薪,便再續前戲用關稅為武器鼓動世界上所有國家對中國實行圍堵和封鎖。而中國也想與世界各國結成聯合陣線對抗美國的高關稅壁壘。目前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是東盟國家。中國的國家主席為此專程訪問了東南亞國家。據說美國也在加緊爭奪東南亞市場打造對華防線,準備派人訪問這些國家。
不能不承認中國與東南亞國家之間還存在著領海爭端。這些爭端在西方主導的南海仲裁后已經沒有什麼實際意義。這是因為仲裁的結果取消了所有南海國家12海裡外的南海主權。吵吵鬧鬧的南海國家如果不能團結一致,要想在法理程序上廢除南海仲裁的結果是沒有可能的。然而正是因為南海仲裁無理剝奪了所有南海國家的南海主權,中國本可以利用這一機會,聯合這些國家統一立場共同維護南海主權。從而使仲裁結果變成一紙空文,將南海變成南海國家控制下的非軍事領域。為此我曾於2020年於本站寫了一篇文章「中國南海困境的出路何在?」。今天為了團結南海國家組成利益共同體,重溫這篇文章不無啟發。為了節省讀者的麻煩,現將該文的五點主張引述如下:
1、承認中華民國的歷史與現實地位,與台灣結成雙方自治的政治聯合體或聯合政府——大華共和國,共同聲明南海主張,完成歷史的延續性要求。台灣最近的南海聲明與大陸基本一致,值得嘉許和鼓勵。
2、重新解釋九段線。通過與南海國家的協商,中國可將九段線撤至附近國家的兩百海里自主經濟區以外。如果不能最後確定國家的邊界所在,可以暫時不定最終的國境線。
3、在此協商的基礎上,彼此承認對方的南海主權。與所有南海國家簽訂條約,發表共同聲明,表明各國的主權範圍和立場,並強調這是所有南海國家的共識。
4、在此共識的基礎上,南海國家在聯合聲明中要求國際社會尊重南海國家的合理要求和主權平等,並一致請求聯合國撤銷之前的南海仲裁。
5、聲明南海將允許和平目的的自由航行和無害通過。不允許任何國家在南海進行軍事挑釁或發動戰爭。南海國家有權捍衛南海的和平。
該文在當時引起過熱烈的討論。我也在評論中進一步指出:
「許多人至今不知道南海仲裁的主要結果就是基本剝奪所有南海國家的十二海裡外的主權要求,還以為是對南海國家之間的糾紛拉偏架。其他國家也失去了十二海裡外的島礁。兩百海里的自主經濟區是海洋法公約早就賦予的(美國未承認),而不是仲裁給的。南海仲裁只是重申了這個規定,幫助一些國家拒絕中國的九段線主張。」
近五年的時間過去了,世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中包括了川普總統的兩次入主白宮。台灣的台獨局勢也更加公開。但世界格局還沒有發生根本的變化。這也許是中國聯合南海國家,東盟國家和東南亞國家的最後機會。
天道忌滿,人道忌全。有失才有得。懂得權衡利弊捨得面子,能為國家的千秋功業鞠躬盡瘁忍辱負重,才是國家領導人應有的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