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政府債務的本質不同 馬力
中美兩國都有龐大的政府債務。人們通常以政府債占GDP的比例來判斷債務的大小和進行風險的評估,並在評判中經常以美國為參照並因此制定未來的經濟和金融政策。以下這個視頻是曾經擔任過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的金融經濟學家,李楊學部委員的一段講話及其解讀。視頻通過與美國政府債務的對比來解釋中國可能推行的大幅度貨幣寬鬆政策的依據和理由。
首先需要知道的是,中美兩國的政府債務有著本質的不同。就主要部分敘述如下。
1、美國政府不擁有大量的生產資料,其盈利部門主要是服務業。因此政府支出除了這些服務開支外,就是國防,基建,管理,福利和政府科研等項目,而不包括大規模的產業投資。我曾戲稱這樣的政府就是個皮包公司。政府破產不會嚴重影響國民經濟。所以美國政府常常因債務問題而關門。大家都已司空見慣不會大驚小怪。川普上台後,還說要將聯邦政府所剩的服務部門,如郵局,房地美和房利美也都私有化。
而中國政府擁有大量的企業和生產資料,因此政府財政包括了為國家帶來盈利的投資,國內的以及國外的。政府的財政破產會嚴重影響國民經濟,甚至引發經濟危機,國家危機(國際方面)和政治危機(國內方面)。這就需要中國政府格外重視債務問題。
2、美國是一個資本輸出國,在海外產生大量的GNP和利潤。這些海外GNP按常理不計在的美國的GDP中,但都要給美國政府納稅。因此美國承受債務的能力和政府加稅的空間不能用GDP來對比,而應用GNP來對照。用GDP的佔比來說明美國政府的債務風險會誇大美國的債務危機。
中國雖然也有一帶一路的國外投資,但主要是基礎建設,不僅盈利小,投資收回的周期長。這些海外投資對中國的納稅也因此不會很高。很長時期內中國的海外投資還將是透資的。即便中國的政府債務占GDP的比例與美國相同,中國的債務風險也會大大地高於美國。
3、美元是主要的國際貨幣。在海外的發行和流通量甚至超過國內。因此美國可以用印鈔來還債,通過輸出通脹來減小債務壓力和緩減國內的通脹。而中國在同樣的債務佔比下發行同樣比例的貨幣增量,引發的內部通脹會大於美國,並可能攪亂國民生活或帶來金融危機。
其它不同就不一一贅述了。希望引起注意和討論,儘可能地避免風險和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