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工業合作社 ——一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新模式

作者:mali50  於 2024-7-24 07:3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政經軍事|已有2評論

工業合作社-一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新模式     馬力

作者在《勞動、資本與產值增量》一文的最後部分說到如果有一種社會制度允許勞動者擁有或租借生產資料,用勞動資本交換生產成本,勞動者就可以不用被迫出賣自身的勞力而生產所需的消費品。」 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勞動者是允許擁有或租借生產資料,或貸款投資來購買生產要素包括各種生產成本。但實際上有條件這樣做的普通勞動者很少,多數只是投資一個如商鋪,餐館,旅館和洗衣店這樣小產業。這並不能解決大量的失業問題,和提高整個社會的經濟效率。最主要的是擁有這類小商業的小業主也是資本家,他們與被雇傭的工人之間同樣實行按資分配,因此不能減小社會的貧富差距。這些小商業也不能避免同行間的競爭因此具有很高的破產風險。

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來實現勞動資本大規模的自主投資,同時又能避免資本經濟的剝削帶來的弊害和危機呢?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還沒有出現這樣的經濟模式。西方經濟學是為資本家的資本積累服務的,因此也沒有這方面的論述。但根據經濟運作的基本規律和生活經驗,這樣的經濟模式是可以存在的。如果今天沒有,我們可以將其創造出來,用以解決中國眼下的失業問題、分配不公的問題、消費疲軟的問題、產能產銷失衡的問題、以及生育率下降等問題。這看起來似乎是包治百病的萬應靈藥有點讓人不敢相信,但實際上所有這些問題是相關的,來自一個根源——資本經濟按資分配造成的貧富分化。

究竟怎麼做呢?就是建立一個新型的工業合作社,從解決失業問題開始,逐漸發展成具有最新產業技術的強大經濟組織。

具體說來就是將一個地區的失業人口組織起來,讓他們出資入股成立合作社。用這些資本加上貸款和政府補貼置辦產業。產業產權屬於全體成員。合作社有嚴格的規章制度規定了社員的權力和義務,以及從生產,銷售到分配等具體的方式和方法。比如實行按勞分配,生產利潤不屬於任何個人,而是用於擴大再生產和全體員工的福利。合作社可以由第三方權威機構管理,比如政府的工業合作委員會。 政府管理的好處是可以制訂法律保障合作社的生存,防止合作社的內部糾紛和腐敗,也能防止合作社為片面追求利潤而解體成個體企業,回到低社會效率的高失業狀態。

這樣的合作社如果只是單個企業,已經存在於有些歐洲國家。然而單個企業的產品品種有限,依然需要通過市場銷售來換取貨幣支付報酬,這就必然會受到市場競爭的影響。由於資產有限和競爭力不大,這樣的合作社經不起市場波動很難發展壯大,因此不被社會所重視。但是,如果全國各地的失業者組成不同產業的合作社,可以生產消費品的主要部分,甚至建立職工學校,民用建築和醫院診所等。這些合作社聯合起來就可以形成一個特有的集體所有制的工業公社,一種新型的工業社會。

在這種新型的工業社會中,每個人都可以有平等的機會學習和工作。所有產品以低價出售給社員。在不造成外部市場過剩的情況下,剩餘的產品也可以按市價賣給外部市場或出口。社員實行按勞分配,領取較低的貨幣報酬,但享受較低的物價,以及免費住房和免費上學、醫療等服務。社員可以將剩餘的貨幣儲存起來或購買外部市場的產品,包括進口商品。這種工業合作社的好處是什麼呢?

一、解決失業問題。合作社統一進行生產結算,各生產部門的盈虧可以統籌兼顧,防止暫時虧損的企業破產和人員失業,保證成員都有按規定上學和就業的機會。

二、不影響外部市場。產品不與外部形成競爭衝突,造成外部市場的飽和危機。當內部產品過剩時,可降價促銷或用來交換外部市場的產品。

三、穩定的產銷平衡和企業效益。合作社有固定的內部市場和需求,可以形成穩定的供求關係和產銷關係,因此不會造成嚴重的市場過剩和危機。由於外部市場的物價較高,不會對合作社形成競爭優勢威脅合作社內部的市場銷售和生存。

四、公平分配,人人工作按勞分配加上主要剛需消費的按需分配。每年還可根據個人入股的多少進行分紅。沒有個人能夠佔有所有利潤並造成貧富分化。也就不會因窮人缺乏購買力而形成的消費疲軟和市場過剩,直至發生經濟危機。當勞動者擁有生產資料后,勞動可以直接投資而成為勞動資本。這時按勞分配與按資分配便統一起來。雖然工人的貨幣報酬較低,但可享有免費住房、教育和醫療等服務。實際所獲大於外面的工人。所以個人可以有高儲蓄,而不會因房貸生病和失業而負債纍纍。這種優勢還能防止成員為高薪水而跳槽到外面的企業。

五、高財富積累。合作社自產自銷,各種消費品以有價和無價的方式回饋成員, 剩下的用於擴大再生產和開發新產業,吸納更多的失業人口。合作社還同時生產各類生產物質。這些用以擴大再生產的物資也可以換算成貨幣派發到各部門,並作為合作社積累的主要來源。在不造成外部市場剩餘的情況下,合作社也可以通過對外部市場出售產品來積累資本。由於支付的貨幣報酬較低,合作社資本積累的效益很高。這些積累可用於救急、補貼和科研國防等重要投資。

六、避免危機保證生產的持續性。資本經濟的內在危機來自資本積累與資本增值之間的矛盾。資本家的利潤儲存可以造成市場剩餘和經濟危機。而在合作社經濟中,合作社不以資本積累為目的。全部產品都用於勞動報酬和擴大再生產,因此不會造成市場剩餘。有剩餘發生時,合作社可以通過降價促銷或增加薪水的方法來清除剩餘,也可以對外出售剩餘產品來補貼成員。這樣就能避免危機保證生產的持續性。而無需限制產能使企業倒閉。合作社還可以隨時調整過剩產業達到新的產銷平衡。

七、國家高效率和高效益。許多人認為這樣的經濟一定是低效的,但這是無稽之談。人人就業沒有勞動資源的浪費,國家的總效率一定很高。同時沒有利潤或剩餘價值被個人和外資所佔有,總效益也是更高的。資本經濟的競爭可以提高優勝者的效率,但這是一種以其他企業的破產為代價的倖存者偏差。社會的總效率並不高。加上周期性的經濟危機效率就更低了。

八、正常的作息時間和輕鬆的生活。由於成員不必為資本家生產無限制的利潤,而只需要為改善自己的生活和合作社的未來而生產,在當前的生產效率中,工作時間和強度都無需很大。每周工作五天共四十個小時就足夠了。

九,提高生育率。機會平等,報酬合理,剛需消費還能按需分配,撫養和教育孩子的成本較低,每個工作的家庭都有能力生育兩個孩子,保持國家總人口的自然平衡,避免出現老齡化現象。

……

優點其實不只這些,比如還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和社會道德,安全穩定的社會治安,更好的環境保護等。

本文所說的合作社是一種集體所有制,也是一種特殊的私有制,即集體私有制。它與個體私有的區別在於沒有勞資關係和雇傭關係,每個人在生產中是平等的勞動者。生產的利潤不歸資本家所有,而是屬於整個合作社。這就不會造成合作社內部嚴重的貧富分化。另一個特點就是整個合作社統一結算。各企業有盈有虧,合作社通過統籌兼顧的方法來彌補正常的虧損,保證成員不因破產而失業。

顯而易見這樣的工業合作社如果是自行管理,有可能會出現隨意解僱成員和取消效率差的或虧損的合作社。因此最好有與合作社自身利益無關的,權威性的第三者來參與管理和監督。最合適的第三者就是國家。這不只是為了共同富裕,也是為了國家的整體效益和長遠利益。讓低效企業破產可以提高剩餘部分的效益,但因資源和勞動力的浪費而拉低了國家的經濟總效益。就整體而言,少數企業的虧損不影響合作社的生產,而只是減少了總利潤。

說到利潤,有個西方經濟學沒有告訴大家的非常重要的秘密:因統籌兼顧造成的利潤減少不等於產值的減少,也不等於社會總效益的減少。由於資本家追求的是個人利益的最大化,他們會因利潤下降效益降低而放棄低效企業,其結果就是加重了社會負擔,減少了社會的總產值,從而降低了社會的總效益。而統籌兼顧的聯合企業不片面追求利潤,並因此有著無法比擬的優勢。雖然經濟學上的紙面效益或效率被少數低效企業拖了後腿,但因虧損企業依然在生產,財富增長的速度很快。這就是大鍋飯的好處之一。利潤的減少不過是報酬約低一點而已。但因有各種同樣是低成本的按需分配和免費福利,實際生活水平更高。這正是前社會主義國家經濟高增長的秘密所在。更重要的是很多虧損企業是與公共福利有關的,或是為了研發新產品新技術,也有是不盈利的國防產業。保住這些企業對國家的未來是生死攸關的。

這樣的工業合作社難道不是解決中國目前的失業問題的對應良方嗎?它與現有的各種經濟模式並存,符合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形式。有人會說這樣的合作社不就是改革前的計劃經濟嗎?那不是一個僵化和失敗的模式嗎?事實上如今的壟斷企業,百年老店和大財閥,哪個不是計劃經濟?一個個中小企業都被碰得頭破血流。僵化和低效的證據又在哪裡呢?更重要的是,工業合作社的時代意義和歷史使命究竟是什麼?這些問題將在後面的文章中回答。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閑言碎語 2024-7-25 09:25
「具體說來就是將一個地區的失業人口組織起來,讓他們出資入股成立合作社。」空想社會主義的典範,他們有錢嗎?
回復 mali50 2024-7-25 10:30
閑言碎語: 「具體說來就是將一個地區的失業人口組織起來,讓他們出資入股成立合作社。」空想社會主義的典範,他們有錢嗎?
歡迎討論。
今天的失業者不都是一貧如洗,否則早就鬧起來了。國家如果支持會貸款和資助他們,因為有工作不擔心還不起。相反如果見死不救,許多人的高房貸遲早會違約,國家的損失更大。現在說這些也許早了點,還有人希望時間會解決問題。實際上供應鏈轉移后,失去幾十年一點也不奇怪。小國所需的外部市場很小,但人口大國不一樣,世界再無以前那麽大的市場滿足中國經濟的再起飛。發展內循環的合作社經濟勢在必行,也是唯一的出路。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1:5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