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對中國的最後解決方案?

作者:mali50  於 2020-8-24 09:3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政經軍事|已有8評論

對中國的最後解決方案? 馬力

這是一個假想論題,聰明的和膽小的,自大的和偏執的都可以跳過。

想討論一個遐想題並不容易,因為沒有關鍵的事實證據。尤其是在冷戰結束后的三十年裡,東西方都沉浸在成王敗寇和先入為主的偏見中,不能或不願直面令人掃興的歷史事實和不能自圓其說的神話故事。這就只好從邏輯和常理開始。

西方國家雖然一直吹噓里根同志贏得了美蘇冷戰,其實心裡明白那不過是一次意外的僥倖。蘇聯從七,八十年代起,借著美國越戰失敗美元崩潰的大好形勢,在洲際導彈,超靜音戰略核潛艇,超音速戰略轟炸機和太空偵察與防導能力等戰略武器方面全面超越美國。這是美國建國以來從未遇到過的危機和恐懼。面對強大的蘇聯,在和平競賽和戰場較量中敗下陣來的美國不得不實行戰略收縮撤出東亞和西太,同時放軟身段與中國建交,並與蘇聯談判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和中導條約。與此同時美國用緩兵之計向蘇聯拋出橄欖枝,答應貸款蘇聯發展(有價市場)經濟。

在前蘇聯的戰略武庫中,美國最懼怕的是蘇聯帶有核彈頭的太空防導武器。雖然在今天看來已是十分落後並且效果可疑,但在那時卻是獨步西方的黑科技。當時的蘇聯像這樣的黑科技還有許多,只是沒人願意提起而已。它們不符合西方學界鼓吹的專制國家沒有創新能力的假說,也依然令今天的西方世界談虎色變后怕不已。美國之所以害怕蘇聯的防導能力,因為按照美國人的邏輯,戰略防導武器打破了核大國之間的恐怖平衡,會使專制國家產生先發制人發動核打擊的冒險性衝動。正是由於這種恐懼,里根總統才在戰敗后美國捉襟見肘的財政困境中,咬緊牙根首先發展美國的太空武器,希望與蘇聯取得新的戰略核平衡。然而輕鬆打敗美國后的蘇聯卻自大和麻痹起來,被美國的拖刀計拉下馬來。

蘇聯的意外解體於是被美國說成是里根星球大戰的功勞。事實是缺錢的美國星球大戰雷聲大雨點小,而蘇聯一直領先美國也因此沒有增加多少額外的軍費與美國競爭。下圖是來自網上的美蘇軍費對比,出處不明。蘇聯的數據可能來自西方的估計。為了誇大蘇聯的軍費開支「證明」蘇聯是被星球大戰拖垮的,圖中曲線折算成了1998年的美元物價。縱坐標軍費使用很寬的標尺也是為了放大麴線的波動。

  美蘇軍費對比(約於1963-1996年)折算成1998年的美元物價。

蘇聯於九十年代初解體到1998年物價上升了幾十到幾百倍,如果不是千倍的話。盧布的匯率也下降了相應的比例。用1998年的物價無論是美國的還是蘇聯的,計算的蘇聯軍費都遠遠高於當時的蘇聯軍費所值,以致有蘇聯高於美國的結果。另外所謂的GDP只是有價市場經濟的量度,不包括無價市場經濟。蘇聯計劃經濟時的無價市場經濟占國民經濟的主要部分,卻很難在GDP中表現出來。蘇聯的軍火和軍事服務大部分也是不通過市場的,沒有市場價格。將蘇聯軍費按1998年的物價換算后與當時蘇聯不包括軍火和其他無價經濟在內有價市場GDP(沒有同時訂正到1998年)對比,佔有30-40%完全可能但毫無意義,因為使用了不同的物價標準。再將這個比率與美國軍費所佔的比率對比更無意義。我們用該圖只是說明在里根總統1984年實施星球大戰計劃后,美國軍費只增長了一年便快速下降。美國軍費是公開的。蘇聯軍費隨之也只是短時間的增長,三年中每年大約增加2%,與通脹差不多可以忽略不計。總軍費沒有超過之前的1982年。而軍費增加的主要領域也不是太空武器。

感興趣讀者的可去手機網址 https://lt.cjdb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25910&mobile=2計算機網址 查看上圖。這是一個討論網站。所有人都被西方的欺騙所蒙惑。幸好發現了這張圖才知道真相是什麼。欺騙手段不可謂不高明。不學經濟學的人看不出來。許多中國經濟學家也不真懂,因為他們不做固定物價的歷史分析,所以相信中國改革后經濟發展的速度大於之前。實際上是之前的三分之二。固定物價分析過去是嚴謹的經濟學家必做的功課。為了排除通脹的影響,通常取數據開始時的物價為參照,很少用之後的。用之後的參考年份就是反過來把通脹加到之前的年份中,這就歪曲了事實。該圖是罕見的,正是為了誇大數據的目的。如果數據和計算正確,歷史的相對變化仍有參考意義。

蘇聯解體后,美國的恐懼並沒有隨之消失。因此第一件事就是發展戰略防導系統,奪回美國長期以來一直耿耿於懷的先發制人進行核打擊的主動權。僅僅十年後,美國在防導技術方面取得了幾次試射的成功。一向高估本國創造力和科技實力的美國於是在小布希時期迫不及待地提出先發制人快速打擊的新戰略。雖然沒有明說,先發制人的打擊應該是指核打擊,因為用常規導彈進行打擊的代價高昂破壞力卻十分有限,體現不出快速打擊和先發制人的價值和效率。與此同時,美國與俄國進行了幾次沒有成功的艱苦談判,要求雙方把核彈頭減少至百玫。這樣在美國第一次快速打擊后,俄國剩下的少數漏網核武就能被美國攔截。

美國本想防微杜漸,趁俄國還在蘇聯解體和經濟崩潰的泥淖中掙扎時,對俄國施行突如其來的核手術,一勞永逸地解除美國的後顧之憂。沒想到美國的九一一事件和金融危機一拖就是又一個十年,直到今天美國的防導體系還不能如願。而俄國新的防導武器以及高超音速武器又可能走到了前面。美國恐怕永遠失去了最終解決俄國的機會。這個教訓對美國來說實在太深刻了。美國不得不故伎重演,又一次向俄國伸出橄欖枝忽悠普京。同時要抓緊時間不能一錯再錯,再次錯過機會及時做掉還在睡夢中的又一個後起的俄國。夠了,一個俄國就已經讓美國受不了了,絕不能再有第二個,絕不能!二,老二,在美國眼裡有著完全不同的含義。

於是趁中國經濟被美國騙到陰溝里時,美國不惜斷腕不計成本地對中國發動了關稅戰和金融戰,還可能包括了罕見的生物戰。出人意料的是中國以較小的代價成功戰勝了新冠疫情。這就迫使美國加碼經濟戰,科技戰和金融戰,在關稅外對中國實行經濟制裁,科技封鎖和金融索賠,並要進一步推行中美脫鉤發動新冷戰。如果不是為了置中國於死地,這些不留餘地的全方位打擊並無必要,尤其是重新挑起意識形態之爭。由於中國的核武數量有限,戰略防導能力正在起步,美國還大有對中國發動熱戰的架勢,甚至動用戰略轟炸機攜帶核武進行斬首演練。在工業化時代,破壞一個國家可以僅僅是經濟競爭或核武襲擊。因此這不是爭奪世界霸權的問題那麼簡單,也不是傳統的修昔底德陷阱可以解釋的。

但願這一切只是杞人憂天。至少美國總統個人沒有這樣的權力挑起兩個核大國之間的末日衝突。如果是某種最終解決方案,必定有背後的勢力在預謀和操縱。而川普總統不斷地改口表現出猶豫不決的心態,想把最後解決方案限制在非軍事的經濟戰領域。就是儘可能地摧毀中國的經濟,科技和金融來癱瘓中國的競爭力,分解中國的領土后再各個擊破。川普的性格和經歷可能不特別喜歡戰爭,而新冠之戰反噬自身也不能不讓他三思而行。而這才是他遭到一些共和黨人抵制的原因。這些共和黨大佬並不抵制他身邊更好戰的鷹派就很有意思。誰將是美國的下一屆總統,就看誰能在這歷史的關鍵時刻更好地理解和執行美國的長期戰略。因此川普身邊必須有不同尋常的強硬派,民主黨也要表現出與中國決一死戰的雄圖大略。

如今看來彷彿一切都在安排之中。在中國的明斯基同志到訪之前,不擇手段的大商人川普上台是偶然的嗎?除了川普,誰又是中國的對手呢?中國經濟尚好之時,謙謙君子奧巴馬更容易拐走中國的錢,忽悠南海仲裁,猛反中國傾銷。接下來就輪到商場之狼打掃戰場收拾殘局了,君子風度不再擅長海盜行。美國人才濟濟,門類齊全。黑道白道,哪是任人唯親的中國可敵?可以說交易藝術出了名的川普二十年前就被預定為未來的美國總統,只等時機成熟。這麼老了還得披掛上陣。美國真缺年輕人嗎?當然不缺。缺的是吸血交易的藝術,巧取豪奪的英才,能把不帶血的肉從胸脯上割下來。這樣的候選總統至少有幾十位,雖然本人並不知道。就像中國春秋時期豪門貴族豢養的食客一樣,雞鳴狗盜應有盡有。看懂了這些,就看懂了美國,看懂了未來。川普之後再由軍人執掌美國大權也完全可能。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1

難過
1

拍磚

支持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8 個評論)

回復 慈林 2020-8-24 18:56
很有想像力,可寫小說。
回復 mali50 2020-8-24 22:00
慈林: 很有想像力,可寫小說。
歷史部分有據可查。
回復 貝殼琴 2020-8-24 23:06
可悲
回復 mali50 2020-8-24 23:21
貝殼琴: 可悲
只要川普連任,說明美國還相信川普可用經濟手段打垮中國,軍事目前還只是威懾。
回復 mali50 2020-8-24 23:36
在中國的明斯基同志到訪之前,不擇手段的大商人川普上台是偶然的嗎?除了川普,誰又是中國的對手呢?中國經濟尚好之時,奧巴馬可以拐走中國的錢,忽悠南海仲裁,猛反中國傾銷。接下來就輪到商業老手上場打掃戰場收拾殘局了,奧巴馬不再擅長海盜行。美國人才濟濟,門類齊全。黑道白道,哪是任人唯親的中國可敵?可以說交易藝術出了名的川普二十年前就被選定為未來的美國總統,只等時機成熟。看懂了這些,就看懂了美國,看懂了未來。
回復 mali50 2020-8-28 00:38
增加了兩段解釋了西方所謂蘇聯軍費超過美國的謊言是用1998年的物價將十多年前的蘇聯軍費放大幾十,幾百倍后得到的。所佔GDP15-40%的謊言同樣如此。
回復 mali50 2020-8-28 21:26
文中的引圖被圖章遮蓋,感興趣的可去網址
https://lt.cjdb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25910&mobile=2
查看。這是一個討論網站。所有人都被西方的欺騙所蒙惑。幸好發現了這張圖才知道真相是什麼。欺騙手段不可謂不高明。不學經濟學的人看不出來。許多中國經濟學家也不真懂,因為他們不做固定物價的歷史分析,所以相信中國改革后經濟發展的速度大於之前。實際上是之前的三分之二。固定物價分析過去是嚴謹的經濟學家必做的功課。為了排除通脹的影響,通常取數據開始時的物價為參照,很少用之後的。用之後的參考年份就是反過來把通脹加到之前的年份中,這就歪曲了事實。該圖是罕見的,正是為了誇大數據的目的。如果數據和計算正確,歷史的相對變化仍有參考意義。
回復 mali50 2020-8-29 23:13
為了理解什麼是固定物價(經濟學稱固定美元)分析,可見
https://www.whitehouse.gov/omb/historical-tables/
中的表1.3美國的收支表
Table 1.3—Summary of Receipts, Outlays, and Surpluses or Deficits (-) in Current Dollars, Constant (FY 2012) Dollars, and as Percentages of GDP: 1940–2025
其中就有用當年的物價和2012年的物價計算的收支以及差額。可以看出在2012年,兩種演算法的結果完全一樣。由於通脹的影響,2012年以前用固定物價(美元)計算的數據大於用當年數據,且年代越遠,高出越多。比如說1980年美國當時的收入是$517billions,。由於通脹的作用,用2012年的物價算就放大為$1394billions,是當年的2.7倍。而在2012年以後相反,用固定物價計算的數據小於當年的數據,且年代越遠,低得越多。這相當於消除了2012年後通脹影響的數據。可見用蘇聯物價飛漲后1998年的物價計算之前的軍費開支也必然大大高估了當年的實際軍費。
要知道一個國家真實的經濟增長率,必須做這樣的固定美元訂正。過去許多西方經濟學家都是這麼做的。官方發布的GDP增長率雖然作了去通脹訂正,但所用的通脹數據僅僅包括常見日用品,不包括消費最大通脹最高的房地產和醫療教育等服務消費。比如中國用來去通脹的通脹數據不超過6%,相當於36年平均物價上漲了8倍。這顯然大大低估了中國包括所有消費開支在內的通脹水平。由此獲得的GDP增長率仍然包括了大部分通脹在內,也因此大大高估了經濟的實際增長率。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1 20:4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