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美元的新資源與匯率變化的關係

作者:mali50  於 2015-1-30 08:2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政經軍事|已有3評論

關鍵詞:黃金儲備, 西方國家, 製造業, 殖民地, 購買力

美元的新資源與匯率變化的關係
馬力

最近歐盟宣布實行如美國之前的貨幣寬鬆政策,使歐盟得以購買過去的不良資產,增加投資,挽救經濟衰退的趨勢。接著便是歐元等西方國家非美元貨幣對美元的大幅貶值。這個政策和結果很快被解讀成美元和歐元的接力賽或雙簧戲,為的是打垮俄國,或許還有中國,的經濟。金融戰之說一時間甚囂塵上。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說說美元匯率變化的新特徵。在後面的文章里會直接討論這個問題。

貨幣的價值應由購買力決定,也就是由全部貨幣所能兌現的實物總量,包括國內的可交換產值、資源、黃金和石油等,來確定。這就是為什麼國際貨幣需要有強大的物質和資源為後盾。英國曾是製造業大國。買英國產品需要英鎊,英鎊自然就成了國際貨幣。英國的製造業衰落後,英鎊主要靠外部資源,即殖民地產出為物質基礎。美國成為製造業大國后,美元也成了國際貨幣。美元吸取了英鎊衰落的教訓,搶先佔據了石油資源后形成石油美元。買石油必須有美元而可以沒有英鎊,因此在美國製造業衰退時,缺乏殖民地支持的美元依然比英鎊堅挺。

在石油美元之前,美國也曾以黃金作為美元的物質支撐。為此美國曾以冷戰的名義要求北約國家把黃金儲存在美國,用以支持當時的黃金美元。盟國的黃金於是成了美元最早的外部資源。冷戰結束或勝利后,美國對歐洲的責任和援助減少,美元的外源性黃金儲備在理論上不再需要。美國於是理應歸還別國寄存的黃金。沒想到的是冷戰「勝利」后國內經濟下滑,支撐美元的內部資源大幅減弱,使美元對海外石油的依賴愈來愈大。美國害怕石油美元撐不了太久還需黃金支撐,所以拒絕盟國想取回黃金的要求。加劇與俄國的衝突重啟冷戰也就成了美國為保住代管黃金的借口之一

當美元的內部和外部資源不變時,美國增發貨幣會稀釋美元的購買力造成物價上漲。當別國貨幣總量不變時,美元稀釋后匯率下降,即購買本國貨幣的購買力也下降。儲存美元的國家所持有的美元跟著貶值,只能購回較少的物資。這就是美元用濫發鈔票掠奪世界轉嫁危機的一種機制。除此以外,美元貶值后拋售一國的本幣可以獲得更多的美元,這就是用金融戰廉價掏空別國外匯儲存的一種手段。其它國家為了妨止金融突襲,只能同時增發貨幣保持與美元的匯率平衡。美國自然不高興別人這樣做,所以要別人不要印錢,讓匯率自然上升。

人們常說石油美元,並以為一旦產油國廢除石油美元,美元就會失去霸主地位。聽說伊朗也要否定石油美元。這到底對美元有多大的威脅?除了盟國的一點黃金,美元的外部資源只是石油嗎?當美國把大量製造業外遷后,美元的匯率變化機制發生了新的變化。就是增加了新的外部資源,即遷移地美資企業的產值,甚至包括遷移地的本國企業生產的出口產品。這個新的外部資源與英鎊的外部資源相似,只是美國從來不想讓別人知道,別國的洋奴經濟學家也從來未曾思考過這個問題。由於各國購買這些殖民地產品時也需美元,美國需要根據遷移地的產出增發美元。

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外資產出高速增長,柯林頓時代拚命印錢而物價仍然十分穩定。大量的美元被用以購買中國製造,隨後又換成美債離開流通市場。這又使美國得以發行更多的貨幣。這時,(注意!)即便中國不增發貨幣,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也應當是穩定的,而不應該上升!但是美國利用中國洋奴經濟學家對美元的殖民地外部資源的無知,仍根據舊的金融理論迫使人民幣匯率上升,從而放大美資企業在中國的利潤和產值。中國在美國的壓力下,雖然也在增發貨幣,但同時使人民幣升值。由此造成不應有的經濟損失。為了擴大由此獲得的額外利潤,美國在本土經濟不振時以貨幣寬鬆來人為降低美元匯率,以便從殖民地套取更多利益。

把同樣的道理反過來,當一國有大量外資企業時,主動降低匯率可以縮小外資企業的獲利,保護本國利益。外資企業賺相同的本幣,卻只能換取較少的國際貨幣,使產值和利潤受到損失。當國家間關係較好時,一般不會採用這種類似貿易壁壘的手段來破壞國家間的合作。但關係變壞后卻有可能。俄國在遭到歐盟制裁後主動大幅降低盧布匯率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只是中國的洋奴經濟學家同樣無法讀懂,只顧唱衰俄國罷了。更有意思的是,總想使人民幣獲得國際貨幣地位,甚至取代美元的中國卻在實際上成了支持美元的主要外部資源之一。

歐洲企業受到嚴重打擊后,德國經濟去年第一季度表現出來的強勁反彈(摺合的年增長率2.5%)被中斷,第二季度甚至跌入負增長。后兩季只是避免了技術性衰退。全年的經濟增長率從1.9%下修到1.5%。歐元區的情況也一樣。這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可以看成是歐洲在新冷戰中的第一輪失敗。西方媒體只是從來不承認冷戰的失敗而已。為了轉敗為勝,歐盟不得不實行美國那樣的貨幣寬鬆,降低歐元匯率以求恢復海外企業的贏利和產值。因此不必對歐盟的貨幣寬鬆政策穿鑿過度。硬要把這種情況視為金融戰也可以,但要弄清其獨特的機理,以便區別於更多傳統的金融戰。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3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

回復 ChineseInvest88 2015-1-30 12:57
學習了!
回復 hank1 2015-1-30 15:59
學習一下
回復 鬍子太長了 2015-2-3 04:18
精闢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3 16:1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