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歷史外推的局限性

作者:mali50  於 2011-7-11 22:2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1評論

十四、歷史的拐點

1、外推法的局限性

對未來事件的預測有兩種基本方法:外推法和原理法。所謂的外推法就將重演過去的歷史,把之前發生的事在時間或空間上向前推移。比如目前對颶風和龍捲風未來途徑的可靠預報基本上是根據時間和空間的外推。簡單的外推是一些動物都具有的本能。例如蜻蜓捕捉飛蚊時必須根據飛蚊的飛行速度和方向來判斷未來短時間內會到達的位置,並把這個位置作為攻擊的目標。人類則可以用聯想、比較和分析等表象思維對簡單外推加以訂正。比如往年的颶風在某些點上會突然改變方向,因此當新的颶風出現在這些點上時就會預測有轉變方向的可能。

原理法是只有高等動物的人類才具有的預測方法,因為這需要使用人類的抽象思維功能,根據事件發生的機制和條件來判斷何時何地發生的可能性。掌握了真實原理后,原理法應能比外推法提供更精確的預報,並可糾正用聯想、比較和分析等表象思維對簡單外推加以訂正時可能出現的錯誤。例如,許多人,包括主流經濟學家,把美國目前的經濟危機與以往的危機或大蕭條相比。然而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時,我就從原理出髮指出美國當時的利潤危機不同於以往可以不治而愈的過剩性危機。危機的進程不同、解決的方法不同、其預后也不相同。利潤危機只能通過降低生產成本或製造人為通脹來解決;而人為的通脹有導致滯漲的風險。當美國通過企業裁員和增強勞動強度仍然無效后,聯儲局不得不大規模發行美元紙幣以期用人為的通脹和工人的相對貧困來提高企業利潤。由於原材料和石油也因美元貶值而漲價,限制了通脹對利潤的提升作用並將美國經濟引入了滯漲階段。於是,西方國家只好拋出石油儲備以期降低能源價格擺脫利潤危機。

美國2008年的金融危機發生在一個的獲諾貝爾經濟學獎最多的國家是發人深省的。注重眼前利益的歐美經濟學是實用主義的。他們的經濟學主要為了尋找最大盈利的捷徑。這樣的經濟學最關心的是怎樣建立一種快速盈利的企業或金融模型,用巨額投資來營造人為的盈利條件和局部環境,甚至可以是一個巨大的龐氏騙局,因而對不受人為控制的客觀經濟學或背景經濟學缺乏興趣和研究。從哲學的角度來說,設計人為的盈利模式,不論是微觀的還是宏觀的,都屬於唯心主義的研究方法。因此有西方學者認為西方經濟學實際上是一門藝術而不是科學。而研究客觀經濟學或背景經濟學則需要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論。西方國家對馬克思主義的輕視使諾貝爾獎級的經濟學家不理解局部環境安全的條件和對背景經濟可能的反饋,甚至幻想有看不見的手在暗中調整,可以在西方先進的社會制度下把個人的自私和貪婪轉化為社會總財富。由於背景的變化常常是緩慢的和長期的,許多人相信用簡單外推就足以預測未來的趨勢。根據他們的外推,美國確信自己今後幾代人的超強地位,並以此制定了單邊主義的國際政策,包括人權高於主權、快速反應先發制人和同時進行幾場戰爭的全球戰略。在這種外推法的誤導下,美國穩操勝券地發動了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

外推法不僅沒能準確判斷美國未來的戰略前景,及時預測美國的金融危機和其頑固性,也沒能預見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美國等西方國家根據南美洲和非洲的殖民經驗推測政治制度落後和經濟基礎薄弱的中國在它們的科技封鎖下,也會被西方安全地壓榨和利用近百年,而不致形成對它們的威脅。然而中國經濟和科技發展的速度大大超出了它們的預期。大失所望的西方國家對中國的高速發展百思不得其解,因此只好把它當成是經濟泡沫,並一次次地預告中國的經濟泡沫即將爆破,中國也將隨之崩潰。根據同樣的外推,西方國家還把中國的科技發展誣衊成是盜竊西方國家的結果,並捕風捉影地到處抓間諜。然而它們不去想一想,從來不對自己實行保密或科技制裁的西方國家本身為什麼沒有這樣的發展速度?由於外推法的誤導使美國嚴重低估了中國發展的速度和力度,於是不得不臨時抱佛腳手忙腳亂地進行戰略轉移,驚惶失措地讓各種高新武器重回亞洲,力圖破壞中國周圍的和平環境,阻擾中國與世界的聯繫;並向中國大量輸出紙幣製造非對稱貶值,用一切辦法破壞中國的持續發展。

為什麼外推法在最近二十年中連連出錯?這是因為歷史外推受以下一些主要因素的影響:地球資源的有限性、整體發展的后發優勢和理性科學的無記憶特徵。

無庸贅述地球資源包括環境資源是有限的。今天世界各國對有限的人力和自然資源的保護意識和保護措施是幾百年前資本主義興起時完全不可比擬的。正是這個原因使今天的資本積累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加困難,而且會越來越困難。推行西式民主的第三世界國家不可能重複幾百年前自由資本主義靠掠奪和奴役進行廉價的原始積累,從而獲得迅速發展的歷史。非洲和南美洲的第三世界國家為了發展現代工業,不得不飲鴆止渴深陷於西方國家利滾利的高利貸中,最終耗盡國家資源仍然改變不了貧困的面目。由於地球資源的限制,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家史無法外推到今天的世界各國,使西方制度在第三世界國家難以獲得成功。即便是那些發達國家本身在原有的制度下,其發展速度也難免走向持續的衰退。這樣的趨勢是難以改變的。

經濟發展的過程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凡是積累都不是可以快速趕上的。發達國家幾百年來資本主義發展不只是積累了財富,而且積累了生活方式和管理方式。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搬來的。因此落後國家的追趕不能是一個模仿的過程,而必須是一個跳躍的過程或創新的過程。這些新的過程常常不是以往歷史的簡單外推。換句話說,必須有勇氣打破發達國家建立的發展程序和規範,找到一條新的捷徑,充分利用前面所說的后發優勢避免后發劣勢。在世界上的主要殖民地差不多被歐洲列強瓜分完畢后,美國卻在其它國家廢奴之後長時期實行奴隸制,開創了以奴隸制發展資本主義的先河,很快便趕上了歐洲發達國家。同樣,為了打破當時的世界工廠英國對市場的壟斷,十九世紀的美國、德國和北歐國家都不約而同地利用盜版、仿造和偽造等手段削弱英國名牌產品的市場地位,最終把大英帝國從世界工廠的寶座上拉了下來。一戰中的戰敗國德國在希特勒上台後使國家經濟和軍事從大蕭條的影響中迅速恢復過來,也不是因為模仿歐美國家成功的歷史或羅斯福新政,而是實行了號稱國家社會主義的國家資本主義制度。今天,西方國家極力向新興國家推行它們自己的政治制度,用各種國際條約和規定束縛新興國家的手腳,正是為了把新興國家限制在西方走過的老路上一步步爬行,防止它們獨闢蹊徑趕超西方。

科技的發展與經濟的發展也有某種相似之處:不總是需要經歷一個相同的積累過程。除非有賴於經驗積累和黑箱作業的生物學實驗、材料開發以及高度依賴於材料的製造與加工工藝等,絕大多數理工科的研究和應用取決於基礎理論而不是經驗,因此很少出現代溝現象。人們常說第幾代產品,但很少說第幾代理論就是這個道理。這就是理性科學的無記憶特徵。而產品開發的階段性也不完全因為技術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需求的改變。一向重視基礎理論的中國能在科技理論和應用中迅速趕上並超過歐美國家看起來匪夷所思,實際上卻是理所當然的。例如,本人雖不是經濟學家,由於了解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在美國金融危機開始時就及時指出危機的性質、解決的方法和演變的過程。在全世界氣候學家對目前的氣候變化及其原因還在瞎蒙瞎猜時,我早就用複雜的數理方法推導出以往緯向對稱的氣候將轉變為極不對稱的單波氣候;而目前的所謂氣候異常不過是新氣候模式下的正常狀態。而我的民主系列文章可以使西方國家在幾十年中耗資無數的絕大多數論文和論著成為一堆廢紙或謊言。近幾十年來的事實證明,在最新需求的引導下,中國的製造業,尤其是國防工業,大大縮短了產品的代際年齡。在材料和加工工藝允許的情況下,還可能越代生產最新產品。

有人不同意理性科學的無記憶特徵,並舉例說西方的社會學或人文學總是要求學生通讀幾十甚至幾百部經典文獻,因為這些學科發展到當代的形式是一個積累的過程。遺憾的是西方的人文學只是概念和資料的有機構成,而不是真正的理性科學。在常用英語里,科學(Sciences)通常只是指自然科學。例如西方國家的許多科學圖書館不包括人類學和人文學的書籍資料。而中國人是把社會學理解成社會科學的。理性科學研究的是事實之間的因果邏輯關係。在理性科學中,一個概念沒有確切的內涵或定義,或者它的內涵在不斷改變是不可思議的。因為理性科學的基本概念來自對特定範圍和條件下的真實世界的確切表達。真實世界在這種特定範圍和條件下必須是固定的,至少它被研究的屬性是不變的。然而在西方的人文學中,概念的變化是經常的,甚至被看成是這種學科發展的自然過程。這是因為西方世界實用主義的人文學或社會學研究的是觀念之間在邏輯或聯想上的聯繫;而這個觀念的確切內容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主觀定義而不是事實認證。例如,西方社會學中的民主一詞就沒有普遍接受的固定涵義。它的內涵可以來自循環定義、特點選述或主觀約定,並因此經常變化並與事實相衝突。而西方的民主學對事實中的矛盾並不感興趣,與西方經濟學一樣只熱衷於這種理論的實際功效,比如是否可以因此進入主流社會或服務於某種政治目的。因此,西方社會學中的很大部分嚴格地說來屬於藝術一類,與西方經濟學大同小異。只不過專註於盈利模式的經濟學描繪的是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圖景而不是政治圖景。在不同制度的國家裡,這樣的學說,不像數理化那樣,是一種多餘的學說。它們是服務於特定目的的公理體系,並不受事實的檢驗。沒有它,國家也能發展(像前蘇聯)。有了它,發展速度反而會減慢(如現在的俄國)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賭博客 2011-7-12 00:34
理論水平高,有見地,有點狂,喜歡,學習了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11-13 03:4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