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服務業—發展經濟的終點站

作者:mali50  於 2011-6-8 02:2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1評論

十一、服務業發展經濟的終點站

大國悲情同樣會影響已經發達起來的人口大國。現超過三億人口的美國早就失去了產業動力,因為世界上沒有那麼大的市場能容下十四萬多億的美國產業製品,也沒有那麼多的能源或資源供美國生產這麼多的工業品。換句話說,美國的產業經濟已經達到了前面說過的上限而進入了利潤危機階段。為了保持人均產值的增長,美國經濟不得不轉向無製品市場,即服務業(包括金融業)市場,並不斷提高服務價格。目前,美國的製造業產值不及兩萬億美元,只佔總產值的12%左右。而服務業產值高達70%

假定美國生產總值C的平均增長率是r ,其中12%的製造業的平均增長率是a,非製造業的平均增長率是b。製造業的增長與非製造業的增長之間的關係可以用下式來表示:

0.12 (1 + a ) C + 0.88 ( 1 + b ) C = (1 + r) C 

b = [ 1 + r – 0.12 ( 1 + a ) ] / 0.88 – 1

     b = (r – 0.12a) / 0.88

當製造業不增長時,a = 0。如果美國長年平均GDP的增長率是r = 3%,這時非製造業的增長率是b = 0.034。這就是說當美國非製造業的平均增長率超過3.4%時,就有a < 0,美國製造業處在衰退中。反之則反之。這個例子對所有國家的服務業和製造業之間的平衡關係都具有普遍意義。因此,西方國家服務業的迅速發展並不值得羨慕,更不值得盲目模仿,因為是以製造業的衰退為前提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西方國家服務業比重的迅速增加不是什麼好事,更不是生產方式的進步,而是製造業走向利潤危機終點時的必然現象,也是整個資本主義經濟走向終點時的最後一站。後面一節還將指出美國服務業產值中還包括許多垃圾和水分。發展中國家首先需要考慮的是不斷提高製造業的科技含量,創造國際市場上的品牌產品,而不是在製造業還有發展潛力的情況下,盲目效仿西方國家把主要精力放在發展服務業上。

無製品的服務業有一個重要特徵,就是不產生可供儲存和轉移的使用價值。除了資本輸出、國際運輸、國外零售和零星的出國服務等外,以及一些外國學生來美國學習或外國病人來美國看病等少量的上門需求,服務業多以本國的公民和公司為服務對象。這樣的市場限制使服務業不能像製造業那樣持久而迅速地發展。尤其是在高度兩極分化的資本主義社會,昂貴的服務業也只是提高少數富人的生活質量和奢侈程度,美國的普通人可能連醫療保險都買不起,官司都打不起,更別說享受從名牌私校到豪華旅遊等各種高級服務。因此在最後幾十年中,隨之美國服務業的發展,服務名目的不斷增加,美國的社會福利持續減少,普通人的生活水平持續下降。靠借錢維持的包括房地產在內的超前消費和虛假繁榮終究不能持久,從而在房貸危機爆發后,許多人不得不回到真實的赤貧中,更別說享受高級服務。即便美國在幾年前收緊了個人破產的條件,仍然有破紀錄的人數不斷申請破產保護。

然而以本國為主要市場的服務業和其它行業卻有一個奇異功能:可以使以本國貨幣計量的生產總值如GDP自我拔高,或者說是虛擬化。比如利用漲價漲薪—再漲價—再漲薪」的螺旋規則來提高生產總值。這等於在美元貶值的同時增加報酬,例如使原來只需十美元就能買到的服務漲價到二十美元。最後相當於改變美元的單位,使十美元變成二十美元。隨著美元貶值物價上漲,國內生產總值GDP即便在每年生產不變的情況下也會因物價上漲而上升。這正是美國經濟陷入越戰後的實際情況。在最後40年裡,黃金從每盎司$35漲到$1500,也就是漲了近43倍,每年漲價9.86 % (4340次方后減去1 )。換算成美元貶值是0.0986 / 1.0986 = 0.09,即每年貶值9 %左右。實際貶值可能沒有這麼大,因為黃金需求也在增加,因此黃金價格也會因需求增加而增加。如果在每年的黃金產量外,黃金價格因需求增加而每年增加5 % (這超過全球總產值GDP的平均增長率,應該是足夠大的),因美元貶值造成的漲價是大約4.86 %,相當於美元每年貶值4.6 %

如果美國GDP平均每年的增長率是3 %左右,那麼在過去四十年裡隨著製造業的衰退和服務業的增長,按黃金或黃金美元計算的GDP平均每年下降1.6 %左右。如果這樣的計算是合理的話,美國表面上的總產值增長正是被貨幣貶值吹起來的,而實際上的衰退恰恰反映了製造業的衰退。前面說過,用漲價漲薪—再漲價—再漲薪」的螺旋規則來提高生產總值是有風險的,因為會加速利潤危機的到來。日本的倍增計劃就是一個例子。美國靠超前消費為繼的過飽和經濟在消費泡沫爆破后出現的頑固性危機又何嘗不是這樣的例子。同時,貨幣的持續貶值還會影響國際貨幣的聲譽。這也是漲價漲薪—再漲價—再漲薪」這一螺旋規則不能無限使用的原因。由此可見,目前走到終點站的美國經濟要在短期內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是不可能的。治療利潤危機的唯一處方—以貨幣貶值來抬升物價並恢複利潤—早已在危機爆發前就因貪圖眼前利益而差不多被用到了極限。所以在新的大規模量化寬鬆后,美國經濟迅速進入了令人頭痛的滯漲階段。

服務業還有助於社會拉大貧富差異。在美國的服務業迅速發展的年代里,美國的富人越富,窮人越窮。享受服務不同於物質消費,因為對享受型服務的需求是近乎無限的。窮人也許一輩子也不會去按摩院。中產階級可能每年去一次。富有階級則想至少每月或每周消受一次。更有錢的人可以天天享用,或乾脆請進家門長期專雇。於是一方面,有錢人希望獲得越來越多、越來越好的服務而加重剝削。另一方面,窮人可以通過提供服務解決失業和貧困的問題。許多服務業投資小技術要求低,有的甚至同皮包公司差不多,如各種金融、保險產品的推銷員和房地產的經紀人等。這些服務業的報酬一般不高,但對窮人來說容易起步。於是,在公正的社會裡本來可以有飯吃的人在兩極分化嚴重的社會裡需要為富有階級,包括僱主,提供額外的工作或服務才能生存。而富有階級因有低收入的服務業解決失業問題而更心安理得地剝削工人,甚至把享受更多的服務當作是為幫助窮人解決失業問題作出貢獻。

造成財富再分配的服務業的另一個副作用就是國民交稅能力的減弱。從長遠來看,國家的稅收能力是與創造財富的總量成正比,而不是同不能儲存和轉移使用價值的服務成正比。甚至相反,由於服務業的產值來自部分國民的口袋,這些富人們在享受名目日益增多的昂貴服務后,就會聯合起來抵制政府的增稅計劃。服務業在總產值中所佔比例越大產值越高,國家的納稅潛力就可能越低。而擁有實物財產的人可能比僅僅享受服務的人更樂意交稅。儘管美國以服務業為主的人均產值會繼續增高,國家的實力卻可能反其道而行之。這就是最近幾十年美國的真實情況。在製造業興盛的年代里,美國的最高稅率超過90%。現在美國的稅率上限不斷下降;在貧富間收入的差距不斷擴大的同時,稅率差異卻不斷縮小。早就有學者指出美國富人以減稅促進經濟的借口從來沒有得到證實。確實在美國對富人減稅後,美國的經濟仍然一天不如一天。稅收減少和實力衰退迫使美國不得不靠借債度日。有人幻想美國的先進科技能夠拯救美國,事實上,美國科技領先世界的局面正在迅速改變。

(待續)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fanlaifuqu 2011-6-8 02:51
有點道理!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8 09:0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