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四口詩社】川大曾世傑慘案的疑惑

作者:心似海藍藍  於 2010-9-5 14:0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關鍵詞:

【四口詩社】川大曾世傑慘案的疑惑
文/囹圄圍困

無意中看到9月3日的一則新聞《高考狀元為何成為殺人兇手?》,隨後在網上搜索瀏覽了一下相關新聞調查,案情基本清晰,大致經過是2010年3月30日,川大公共管理學院大三的學生曾世傑持刀殺死1名藝術系女生,殺傷該名女生男友和另一個路過的男同學,並且當場被制服逮捕。9月2日,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此案,由於案情重大,被告要求做精神病鑒定,法官沒有當庭宣判。

總結曾世傑殺人事件的原因如下:

1,受到歧視。曾世傑自稱受到同學老師的歧視,歧視的指向是他長得丑和家貧,因此曾世傑產生仇恨心理。
2,學業不順。曾世傑曾經是縣裡的高考狀元,升入大學后寄希望於獲得獎學金,刻苦讀書,結果因為掛了一科,大失所望,而後開始自暴自棄。
3,戀愛失敗。據有關報道稱,曾世傑大學期間談了一場戀愛,但是沒過多久就跟女孩分手了。也有消息稱曾世傑殺死的是前女友,殺傷的是前女友的現任男友。但是根據官方報道、校方申明、庭審記錄,基本上可以推翻這一說法。
4,精神病史。曾世傑的母親羅國玉在2005年因精神病發走失十幾天,后被村民發現早已溺亡。曾世傑親眼目睹警方對其母屍檢解剖過程,造成嚴重的心理創傷。據報道稱曾世傑母親的家族有遺傳性精神病史。
5,遭受毒打。曾世傑高三期間曾因被同學懷疑告密聚賭,而遭到同學糾集的社會人員毒打,住院20多天才康復。這次被打也對他的心靈造成了嚴重的傷害。
6,性格因素。曾世傑性格內向自卑,不善交際。他有意願參加學校的社團,加入院方、校方學生會組織,結果都因為他不善言辭,過於羞澀而遭到拒絕。曾世傑自己的陳述也提到很多事情都憋在心裡,無法對人傾訴。
7,家庭原因。曾世傑的父親也是個內向的人,少有跟兒子交流。而且據記者調查,發現曾世傑的父親好賭,曾世傑對父親好賭深惡痛絕而又無能為力,因此父子關係並不和諧,上大學之後曾世傑很少與父親聯繫。

 

疑惑之一:純屬偶然?

川大曾世傑慘案是繼馬加爵之後的又一起高校悲劇,兩個人、兩起案件有一些共同點:1,貧困。2,優秀,刻苦努力,高考成績都很突出。3,性格都內向自卑,自尊心強,敏感。4,受到歧視。5,失戀。6,沉迷電腦遊戲。7,孝順懂事。8,愛好體育。9,案發前與親友、人群疏離。10,家人都希望其報考軍校、師範,與他們自己的意願相違背。11,案發後都有悔過表現。12,殘忍。馬加爵連環殺人案殘忍程度不必細說,曾世傑殺害的女生,據報道被捅了十幾刀,深達胸腔的刀傷就有六處。13,無人傾訴。14,都曾經試圖改變自己,結果都是失敗了。15,對大學生活的失望。16,殺人的直接動機是泄憤。17,他們自己也弄不明白為什麼犯下如此滔天罪行。

當然,兩個人、兩起案件也有一些不同之處:1,馬加爵連環殺人案是有預謀和策劃的,而且目標確定,事後掩蓋犯罪事實並逃逸;曾世傑則是臨時起意,衝動殺人,目標不確定,被當場被抓獲。2,曾世傑高中時代很有女生緣,因他願意幫助別人,具有同情心。所以,他被打住院期間,班裡的女生都主動去看望他。他犯案前還曾經與高中同學、老師電話溝通,尋求幫助和安慰;馬加爵則更孤獨一些。3,曾世傑案發時是單親家庭,母親因精神病發溺斃,母親家族有精神病史。父親好賭,父子關係淡漠。相比之下,馬加爵的家庭環境要健康一些。4,馬加爵殺害的是與他關係好的幾個同樣貧困的同學;曾世傑殺害的是陌生的女同學。5,曾世傑的性格、人格沒有明顯缺陷;馬加爵缺乏同情心,顯得冷酷。

馬加爵案、曾世傑案,兩個如此相似的偶然,也許,就不再是純粹的偶然了。

 

疑惑二:貧困是造成悲劇的原因嗎?

「馬加爵案后,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曾赴雲南調查,發表了上萬字的《馬加爵犯罪心理分析報告》。報告指出,真正決定馬加爵犯罪的心理問題,是他強烈、壓抑的情緒特點,是他扭曲的人生觀,還有「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馬加爵案發生之後,許多社會公眾,包括一些媒體,對馬加爵表現出了同情,把其殺人動機歸結於他的貧困、他因為貧困而受到的「歧視」,和因此而對社會產生的仇恨。甚至認為,這是當前社會矛盾和不公平的結果,社會應對此悲劇負主要責任,對馬加爵的量刑應予從寬。 
李教授的報告對這種觀點進行了反駁:如果馬加爵真的因為貧困和受歧視而殺人,那麼他報復的對象,應該是那些憑藉自身富有而對其付諸了歧視行為的人。但事實是,受害者多數是跟他一樣家境貧寒的同學,甚至包括他最要好的朋友、身邊對他最友善的人之一。李教授的這一反駁是成立的。馬加爵的殺人行為,與貧窮無關、與歧視無關,應該對此血案負責的,不是社會而是馬加爵本人。而現行的法律,也沒有任何條文規定,在犯下此種罪行后,僅僅因為貧窮就可以減輕處罰。」(引自百度百科)

貧困,不是馬加爵和曾世傑殺人的主要原因。但是,如果兩人都不貧困,他們還會去殺人嗎?
如果馬加爵的性格缺陷是造成悲劇的主要原因,那麼曾世傑至少在性格上沒有重大缺陷,他的自卑、羞澀、內向都是很普通的性格特徵。
筆者並非要把一個單獨的案例,歸咎於、上升到社會矛盾的層次,可是如果民眾無視貧困對一個大學生造成的心理影響,以個體性格缺陷掩蓋事實,顯然是難以叫人信服的。事實上,他們的確貧困,貧困始終伴隨著他們年輕的生命,貧困的烙印是他們始終想要擺脫卻又無能為力的沉重心理負擔和生活負擔。貧困是造成他們身體、精神痛苦的原始動力,甚至是形成他們性格缺陷的重要原因。至少我們可以說,貧困是兩出悲劇形成的鏈條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貧困,不是造成殺人的直接原因,也不是主要原因,但是貧困仍舊是形成殺人動機、犯罪事實的一個強大的牽引力。

 

疑惑三:曾世傑值得同情嗎?

從感情上講,筆者更同情被曾世傑殺害的那名女生。同時,筆者不得不承認,也同情曾世傑這個殺人犯。從法律上講,犯罪事實清晰,人證物證俱全。除非精神病鑒定結果證明曾世傑確實有病,否則必須受到法律制裁。
為什麼要同情曾世傑呢?
如果我們可以設身處地,進入曾世傑的生活,體悟曾世傑所扮演的這個角色,我們將不難發現:1,曾世傑在案發前處在一個眾叛親離的境地。

可他的生活經歷告訴我們,他並沒有做過任何傷害別人以至於應該得到眾叛親離下場的事情。我們可以說是曾世傑自己認為自己眾叛親離了,因為他情緒低落,所以才錯誤地以為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但是,我們同樣可以說沒有人給曾世傑以應得的關懷和安慰,沒有人走進他的內心世界,沒有人真正了解他的痛苦。當然,我們還可以說,誰也沒有義務去了解他、安慰他,誰不是自己承受內心的煎熬?他自己鎖上了內心的大門,又能怪得了誰?
筆者能夠想象曾世傑在殺人前內心的孤獨,他是多麼渴望有一個人能夠給他一些安慰和指導,幫助他避免慘劇的發生。然而,事實上是沒有人在乎他的喜怒哀樂,沒有人關心他的死活。這個時候,他的悲哀和憤怒,不是貧困,也不是歧視造成的,以及其他種種原因都不是。因為就在案發的這個時候,他的悲哀和憤怒是沒邏輯的,他的思維也是沒邏輯的,而他的行為則完全被憤怒和悲哀所控制,直到他的憤怒和悲哀找到一個突破口,得到宣洩和釋放,他才恢復一個正常人的思維,他才意識到自己犯下滔天罪行。
筆者相信,馬加爵案發當時的情形與上述曾世傑的狀態如出一轍。儘管我們可以從他們的生活軌跡,性格演變的整個過程里去搜尋蛛絲馬跡,來證明他們殺人的動機、內外因和偶然性,但是筆者可以肯定他們在案發當時都失去了理智,陷入一種瘋狂的狀態,所以無論案發前和案發後,他們都表現出與冷血殺人犯不符合的一種心理特徵和行為表現。

 

疑惑四:怎麼避免類似的事件?

本來我第一個想說要解決貧困問題,可後來想想,就算解決了貧困,也不一定能避免「馬曾慘案」。因為,美國的校園槍擊慘案持續發生,已經說明了有錢的比貧困的更可怕。
第二個我想說心理健康問題,我發現,這個問題很難解決。因為,中國人不太重視心理健康,即使到了2010年,中國人普遍的心理健康狀況依然沒有多少改善。
第三個我想說歧視問題,我發現,這個問題也很難解決。因為,歧視問題是人群素質問題,即使到了2010年,中國人普遍的素質沒有避免歧視的可能。高校里想要避免歧視,除非發生奇迹,甚至奇迹也不能避免歧視。
唯一可行的辦法是呼籲,筆者呼籲全社會對那些貧困生再多一些關懷、多一些愛。當然,這個辦法是很蒼白的。不過筆者相信,許多人身邊都有類似馬加爵、曾世傑這樣的青年,這些青年之所以沒有去殺人,是因為他們得到了更多的愛,他們年輕而孤獨的心靈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更多的關愛,從而扼殺了他們的悲哀與憤怒,以及他們犯罪的念頭。
所以,如果你發現身邊的朋友、同學具備上面總結的馬加爵和曾世傑的那些共同點,請你給他多一點愛。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0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08:1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