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第二章 詩與詩人

作者:心似海藍藍  於 2010-8-20 15:3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流水日記

關鍵詞:

第二章 詩與詩人
倘使詩歌是一種心靈語言,那麼應用、駕馭這種語言的人,便是詩人了。至於詩歌的優劣並不是評判一個人是否詩人的標準,那只是大詩人還是小詩人的問題。不過當下確實有部分詩人以詩歌命不凡,其實這一點很容易理解。
畢竟,詩歌作為一種心靈語言,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每個人都能應用,所以自然而然地成為現代人彰顯個性的一個小手段。這好比兩個人中只有一人能講英文,那麼在心理上這個會的自然比那個不會的多少有點優越感。在一個崇尚個性的時代,人們為了凸顯個性,有時候是極其不要臉的,詩人就是其中一個群落。可實際上,會寫詩、能寫詩並沒什麼了不起,詩人頭銜不改變凡人本色。原因很簡單,用心說話的能力,其應用範圍太狹窄了,你既不能用詩歌來打招呼,也很難用詩歌去進行溝通,因為語言的基礎作用是表達和溝通。詩歌這種語言不能用來溝通,等於先天殘疾,少了一半功能。其實,即使兩個都精擅於詩歌語言的人碰到一起,也很難用這種語言進行溝通。同時,由於心靈密碼的不可解讀性,又註定了詩歌的聆聽者寡,所以在娛樂精神橫行無忌的當今社會上,詩歌的市場是十分貧瘠的。那麼,詩與詩人還有什麼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呢?
這個問題涉及到兩方面,一是藝術的共通性;二是強化了的表達功能。
簡單來說,一個不識譜、五音不全的人仍舊可以欣賞音樂,一個身體協調性差、從不舞蹈的人還是能被一段優美的舞姿深深打動。也即是說,就算不懂也能享受藝術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人類是有審美需求的,這種需求與生俱來,也是人類除了思想以外的靈性的一種集中體現,所以藝術可以傳承幾千年而不滅。詩歌與詩人存在的意義便在於此。
詩與詩人存在的價值在於詩歌語言具備經過強化的表達功能。這個很容易理解,因為詩歌是表達手法最多的一種語言,況且還有那個「藏不盡之意於言外」的必殺技,所以它的表達效果是足以傲視天下的。而且因為語言凝練,易於傳頌,所以詩歌是最容易記載和流傳的。正因為如此,詩歌作為一種藝術作品的時候,也是最不容易腐朽和遺失的。此外,詩歌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接受詩歌的門檻特別低,不用花錢,也不需要多高的藝術修為,十幾歲的小孩讀岳飛的《滿江紅》仍然可以壯懷激烈。說到這裡,詩歌的價值已經不言而喻了,正因為它是一種心靈語言,所以也就是最容易進入心靈的一種藝術,它可以跨時代感染整個民族。那為什麼現在的詩歌與詩人似乎失去了感染力,變得不止一曬了呢?這個問題我將在第三章里詳細解說。
回過頭來我們再研究一下詩對詩人本身的效用。
按照詩歌是心靈語言的邏輯來推理,它的作用很簡單,還是表達。你看那些唐宋明清的大詩人,莫外如是,用詩歌表達自己的心靈。這是一種理智與情感的完美結合,儘管第三人可能不是很容易搞懂,可詩人本身是完全明白自己的理智所至、情感所寄。這就好比一個人受了委屈,他需要傾訴來減輕痛苦,或是因擁有夢想和喜悅又不足與外人道。而有一些痛苦和喜悅是藏在心靈深處的,不容易用通俗的手法來表達,或者用通俗的手法表達也達不到想要的表達效果,所以,當一個人獨自面對他自己的心靈的時候,就有了詩歌。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7 10:2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