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舊時光
在家的日子瑣碎,辛苦,卻也過得飛快,一轉眼就倒計時,沒有幾天了。死黨來家看望父母,順便邀我出門腐敗:「想吃什麼?烤鴨,涮羊肉,粵菜,還是川菜?」她知道我的喜好。「算了,這次咱去吃頓文化餐吧,電視上說春節期間,中國美術館舉辦精品展,是獻給首都人民的一道精彩紛呈的藝術盛宴,咱去看看?」我提議。「好吧,我也好多年沒去美術館了。」
死黨立即同意。那天晚上,我們再次通電話,說起大學時期一起去美術館的趣事。「乾脆明天不開車了,我們就重溫一下舊時光吧。」死黨說。「好吧,我們11點在美術館門口見。」我相當歡喜,甚至有那麼一點小激動。
第二天,我陪父母吃完早餐,把午飯準備好,出門坐地鐵。北京的交通非常方便,新建的地鐵比巴黎,紐約要好。過了春節假日,又不是上下班時間,我居然找到空位。中途換乘另一條地鐵,不一會就到了東四站。走出站口,無論如何也認不出那條街,憑著感覺往西走,幾分鐘后,右手邊看到隆福寺的牌子。天哪!這是我當年常常光顧的風味小吃街啊!我忽然好像回到了80年代末的北京,滿目濃濃淡淡的陳年舊事。麻醬火燒,京東肉餅,豌豆黃,還有香噴噴的灌腸。舌尖上的記憶永遠是最鮮活,最動人的。如果不是約好死黨,我真想進去逛一圈,只是我心裡明白有些美妙還是留在記憶中更好。
真是20多年前的事了,站在中國美術館前,想起自己好多的蒼翠往事,我不禁感慨,這裡承載了多少年少時的喜樂,留下幾多朋友們的笑語歡聲。過往的種種,點點滴滴柔腸百轉的清晰如初。在我駐足發獃的時刻,死黨已經來到面前。「還不錯,美國農民沒走丟。」她調侃。我們走進美術館,《群珍薈萃——全國十大美術館藏精品展》的中國紅標牌很氣派。九個展廳,匯聚了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廣東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和浙江美術館等全國十大美術館的館藏精品。漫步此展,穿梭於東西南北中的藝術風景,打破時間與地理上的局限。剛剛被羅中立的油畫《父親》震撼,轉身又與林風眠的仕女圖不期而遇,下一刻撞進眼帘的是齊白石的《雛雞小魚》,而何多苓《春風已經蘇醒》中的年輕女孩正睜大眼睛望著你。參展作品均出自名家之手,既有齊白石、徐悲鴻、劉海粟、李可染等中國現代畫壇巨匠的經典力作,也有何多苓、方力鈞、陳丹青等當代藝術名家的代表作品。這還真是一場名副其實的藝術盛宴,不但感官得到巨大的衝擊,精神上也獲得豐富的享受。有點可惜的是我的傻瓜機很爛,照片強差人意。
走出美術館,我執意要到對面的小書店看看。太好了,還在,亦如20年前一樣。我曾在那裡花掉半個月的伙食費買一本精美畫冊。那時的我,一條瘦腿緊身的牛仔褲,一件寬大超長橘黃色毛線衣,手捧畫冊,嘴裡嚼著話梅,一臉地中海的陽光。年輕,甘美清涼,真好!103電車一定要坐一次,我和死黨跳上車,莫名的興奮。「你看,這不是首都劇場嗎?」我指著窗外。「對呀,我們那時都是從美術館走過來,不捨得花一毛錢的車票。」她,也是滿臉的懷舊。《小井衚衕》,《推銷員之死》,《茶館》,這些80年代的經典劇目我們一起看過。
從王府井下車,到書店逛一逛,很多書拿起來又放下,想起家中已經有好幾本噹噹網上訂的書,真怕沉甸甸的書超重。走進工藝美術大廈,竟是不認識了,許多年前,常常帶外國朋友到這裡掃貨。死黨告訴我,她在這裡買過一把精緻的小軍刀,送給她初戀的男友。第一份禮物,連顏色都還記得。此刻的她,好像掉進了時光隧道,兀自溫柔著,滿足著。我站在她身邊靜靜的聽,不忍打斷她美好的追憶。
有些記憶已經沉入心底,封陳多年,一個擦身的距離,不經意的回眸,卻又輕輕地取出了過去那些生命里最輕盈的重要。許多的故事早已畫上了純真的句號,而揀拾這些生活的昔日光影,不僅是懷念過往的樸實,純粹,也是對舊時光的濃濃懷舊,深深眷念。80年代的北京啊,朝氣蓬勃,充滿陽光,亦如80年代的我們。
中國美術館
羅中立油畫 《父親》
林風眠 《荷花仕女》
徐悲鴻
徐悲鴻
李可染 《秋牧圖》
潘玉良 《花果》
李鐵夫 《劉素薇肖像》
何多苓 《春風已經蘇醒》
陳丹青《洗髮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