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價高命短的中國房子

作者:犀利哥  於 2010-4-10 08:0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8評論

關鍵詞:

價高命短的中國房子
作者:馬光遠    文章發於:北京晨報    更新時間:2010-4-9  
   
 

價高命短的中國房子

(2010-04-07 08:51:06)

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在第六屆國際綠色建築與建築節能大會上發言指出,我國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築量最大的國家,每年20億平方米新建面積,相當於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鋼材,而建築物的壽命卻只能持續25-30年。

這種說法,和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一位副主任的說法不謀而合:「國內住宅的平均壽命卻僅僅為30年。」這個壽命,不到英國建築132年壽命的四分之一,不到美國平均壽命74年的二分之一。這個冷酷的事實,讓《物權法》起草的時候爭議的土地使用權70年後「怎麼辦」的難題頗具幽默的色彩。

中國的建築物,應該活多久,按照住宅土地使用權的年限,應該有70年,而按照《民用建築設計通則》規定,重要建築和高層建築主體結構的耐久年限為100年,一般性建築為50-100年。民居很顯然不屬於「重要建築物」之列,但法定的年限最少亦應該滿足50年的使用。但實際情況是,中國建築壽命50年罕見,30年普遍。

從中國房子的價格看,早已經屬於「國際一流」,現在北京四環的普通住宅,每平4萬的已屬普遍。在歐美等國的房價跌跌不休的情況下,花3000萬人民幣,在美國可以購置一處莊園,永久產權的,在歐洲可以置下一座城堡,文物式的;而在中國北京的中心地帶,卻只能購買在窗戶里可以清楚地看到鄰居內衣顏色的所謂「豪宅」,而且,沒有法定的永久產權,還紅顏薄命。

每年,全球一半以上的水泥都澆灌在中國的土地上,而捆綁著祖宗三代人收入的房子卻只能維持30年,原因何在,不外如下幾點:其一,偷工減料。建設部特聘專家周磊曾表示:「現在全國相當多的建築工程、資料在造假!」廣東省質監局朱明峰直言,「2007年底到2008年廣州新建的商品房,最好還是不要買。因為這段時間建造的樓盤普遍有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的現象。」;其二,結構性缺陷,由於建築結構問題,許多鋼筋混凝土的壽命不過25年左右;其三,人為拆除。揚州那個剛剛爆料被政府「偷賣」了土地的小區,滿算不過才8年,就面臨拆遷的命運,而名動一時的無錫市第一人民醫院綜合樓,用了才七年,就要被爆破拆除。既然政府如此熱衷於拆拆修修給自己找事干,開發商對建築的質量有什麼擔心的呢,除非倒霉碰上上海那個蓮花小區的「樓歪歪」。

那麼,普遍不足30年的建築壽命,是質量原因,還是「正常」。建設部的抽查結果表明:全國30多個省的90多個城市中的180多個建築工程,96.1%的合格。這似乎意味著,中國建築遠低於國際和法定標準的30年壽命基本合格。這樣,很多人舉三代之力購買不足70年的使用權之後,實際得到的是被打了對摺的一個短命的建築而已,而且還要時時擔憂地方政府以「歪舊房」改造的名義而強令拆遷。

當然,將中國建築的短命放到目前這個特殊的語境下,就會發現,建築物的短命,與其說是一個質量問題,毋寧說是一個制度問題,是房地產各種亂象的生命體征反應而已。對於一個已經失去理性的行業而言,其實,壽命似乎並沒有那麼重要,大家追逐的,不過是一個註定要破滅的泡泡而已。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8 個評論)

回復 yulinw 2010-4-10 11:05
不短命怎麼維持就業和高GDP呢~~?
回復 wazhh 2010-4-10 20:44
也有說英年早逝的
回復 犀利哥 2010-4-11 02:09
yulinw: 不短命怎麼維持就業和高GDP呢~~?
苦了百姓了
回復 犀利哥 2010-4-11 02:11
wazhh: 也有說英年早逝的
似乎比英年還早呀
回復 犀利哥 2010-4-11 02:12
回復 yulinw 2010-4-11 11:12
犀利哥: 苦了百姓了
百姓怕苦么,百姓是拿來用的~~
回復 犀利哥 2010-4-11 23:50
yulinw: 百姓怕苦么,百姓是拿來用的~~
回復 fressack 2010-4-14 19:53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11:2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