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蔣介石緣何識人也走眼

作者:四川石穿  於 2010-4-12 14:5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政經軍事|已有2評論

關鍵詞:

蔣介石終身服贗曾國藩,這師徒倆都貴為統帥,於識人用人之道頗有心得,眼力均非常人可比。蔣介石創辦黃埔軍校時期,即注意發掘人才,他後來所倚重的大將陳誠、胡宗南等,都是這個時候發現的。但是老蔣也有看走眼的時候,譬如後來新中國十大元帥之一的徐向前,就曾被他評價為「不可用也」。可見識人一道,深不可測。那麼,閱歷豐富,見多識廣的老蔣為什麼會看走眼呢?筆者認為,大略有如下幾個因素:

一、識人者的主觀好惡不同。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每個人的喜好都有所不同,人才觀也是各不一樣,對人才的需求更是千差萬別,對人物的品評自然也就會有所出入。比如,有人喜歡憨厚老實的,有人卻欣賞機智靈動的;有人喜歡腳踏實地的,有人卻欣賞高瞻遠矚的;有人喜歡道德高尚的,有人卻欣賞權謀機變的。像金庸名著《射鵰英雄傳》中的傻小子郭靖,深為黃蓉、洪七公等喜愛,卻不受東邪黃藥師的待見。又如《三國演義》中的馬謖,劉備認為其誇誇其談,不可重用,諸葛亮卻很欣賞他的戰略眼光。西漢的開國元勛陳平,因盜嫂納金,為同僚不喜,劉邦卻一笑置之,依然委以重任。蔣介石識人,據知情者透露,是通過細微小事、語言交流來觀察對方,看其是否可用,然後決定取捨。因此,他可能更欣賞細心謹慎、氣質典雅、健談敏捷的人,對粗獷豪放、木訥寡言、靦腆拘束的人恐怕就不大欣賞。

二、人才本身的複雜性。其一,人性本身很複雜,龍生九子,各有不同。有的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有的秀外慧中,完美無缺;有的人外表純樸,內秀於心。有的人誇誇其談,有的人不事張揚。有的人看似聰明,其實無智慧,如楊修;有的人看似愚鈍,其實心機深沉,如林肯。僅憑一面之緣或幾句談話,要掂量出一個人的斤兩,確實難免失之偏頗。其二,人的才能是一個發展的過程。「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今日之吳下阿蒙,明日就可能勝過蓋世關公;今日之浮華浪子或酸腐獃子,一旦回頭,即可能成就「金不換」的傳奇,如清朝中興名臣胡林翼。一個人只要抱持上進心,有意志力,即便只有中人之資,其成就亦未可限量。徐向前可能當年在黃埔軍校校長面前表現一般,卻不能改變他悟性高、意志強的事實,更不妨礙他後來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在鬥爭實踐中逐步成長。

三、用人自身的規律。東漢學者、煉丹家葛洪有言:役其所長,則世無棄材;避其所短,則事無廢功。天下無不可用之材,所謂垃圾,不過是人才放錯了地方。如《莊子》中講到的寓言:葫蘆大了不能舀水,卻可以作船;材質差的木頭不能做傢具,卻得以長成參天大樹為來往行人遮風擋雨。馬謖作參謀是個不錯的人才,親自帶兵打仗卻不是強項。姜子牙年輕的時候,種地顆粒無收,做生意屢屢破產;韓信落魄的時候終日遊手好閒,連魚都不會釣,但是他們帶兵打仗,卻是所向披靡,無敵於天下。「蕭規曹隨」中的曹參,碌碌不作為,卻因為其「不折騰」,讓天下百姓休養生息,成就「無用之用」的典範。

    周武王有言,人乃萬物之靈。所謂靈者,變化無常難以捉摸也。因此,相人比相牛相馬都要難得多。馬之伯樂不常有,人之伯樂更屬難能。而用人本身,更是高難度的藝術,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只可意會難以言傳。綜上,即便英明如蔣公者,也有走眼的時候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homepeace 2010-4-12 14:53
蔣公可稱不上英明
回復 wazhh 2010-4-12 16:46
中共感謝之至哈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7 02:0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