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海外華人要的是中國籍,還是中國通?

作者:roaming  於 2012-3-4 05:1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時事雜談|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126評論

在中國政府開「兩會」之際,網上最近掀起了一股請求中國政府承認雙重國籍的熱潮,正、反兩方面的提法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顯然,雙方都有道理。即便是周末的私人小聚會,這個問題也被不斷地提出。關於中國籍,二十多年前出國的人里,沒人顧及它;十多年前出國的人里,也沒有幾個顧及它的,為何現在不少人開始顧及了呢?那是因為中國強大了,回去有用武之地了。說得三俗一點,有點飽暖思淫慾的感覺了。當然,也有人把它稱之為「飽暖思國籍」。嗨,不管是「思淫慾」還是「思國籍」,總之是吃飽了撐的,找點事情乾乾。

正方的說法是,海外5000萬華人是中國進一步發展的重要資源,這裡包括人才,技術,政治,經濟,文化等等重要資源。提供這些海外華人雙重國籍有利益中國未來的發展,這一點和中組部部長李源潮的想法是一致的。為了吸引更多的海外優秀人才回國創新,創業,中國政府正在不惜餘力地、大張旗鼓地在海外招兵買馬,各地政府的人事部門也是儘可能地提供各種優惠政策,吸引這些人回國,這其中,這個「中國國籍」就成為了主要問題,因此認為,只有解決雙重國籍問題,才可能有效解決外海人才回國的後顧之憂。

反方認為,中國第一任總理周恩來在建國之初所制定的外交方針是符合廣大東南亞華僑的利益的,不實行「雙重國籍」有效地保護了南洋華人、華僑的利益,使得他們不會受到居住國的歧視和對他們的忠誠度的質疑。而海外5000萬華人華僑里,90%的住在南洋,既東南亞一帶。為了這些占海外華人90%的人口的利益,不能修改周恩來制定的既定國策。也就是說,為了南洋華僑的利益,只能委屈你們這些在歐美和其他地方的華僑了。

周末正好私下裡接待了幾個來當地大學訪問的國內的大學教授和地方的行政職員,想聽聽他們作為教育界的精英和政府部門的官員是如何看待這些問題的呢?他們的問答更是五花八門,沒有統一答案。比如,人事局為了招攬人才回國,恨不得什麼都給,不僅給國籍,連社保,醫療都給,還補貼房子(專家樓),一個目的就是要這些人才回國;教育局高興了,希望這麼做能夠有更多大學教授回國講學,降低中西方的教育水平差距,科技局和教育局一樣,希望更多人才回國提高科技水平,更是舉雙手贊成這一舉措;而公安局一聽就急,本來這國內的犯罪分子就忙不過來,要是再開放國外的,哪有這麼人力資源來處理犯罪的案件,在國內處理犯罪案件時,一個內部電話到要去調查的城市,因為都是公安的地盤相對好說話;你若是來美國辦案,要求美國的警察配合你,這就不好把握了,還是維持現狀吧;社保局一聽,連忙說不,本身自己的社保體系就有點收不敷出,再給外來的人搞社保,豈不要加速崩潰?最難搞得還是計生委,計生委說,「計劃生育是咱們的基本國策」,這個不能動搖,他們要是回國,每個人帶上三、四孩子,我們怎麼跟國內的同胞解釋?這就是我們工作的失職,我們還有臉面見人么?

現在好了,海外就有兩大派在爭論不清,而國內呢,政府里的各個部門更是各掃門前雪,只從自己的部門利益考慮,基於這種現狀,你覺得這種呼籲承認「雙重國籍」會有實質性進展嗎?別人怎麼看咱不知道,至少從咱看來,這件事有點懸,有點跟那某某起訴CNN,索賠13億的感覺差不多,雷聲大雨點小,最後不了了之。

海外華人真的需要雙重國籍么?我看未必。如果有一張通向中國的通行證,能保證你在中國享受中國的國民待遇,這種「中國通」的通行證不是更實惠么?有了這張通行證,你可以在中國做大部分想做的事,但不牽涉公安局要到海外辦案,不牽涉到計生委要給你制定「計劃生育」指標,不牽涉社保局抱怨你吃空了他的社保福利,這不挺好的么?這樣既沒有破壞國家的既定方針,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核心利益,豈不是兩全其美?!為何要強人所難,徒有一個虛名呢?

其實,這也不是咱有什麼高見,這應該說是已故領導人鄧小平的發明。想當年,劉少奇為了搞資本主義,在農村裡搞什麼「三自一包,四大自由」,還有那個王光美搞了一個什麼「桃園經驗」,農民高興了,黨內卻是一片反對聲,最後在文革中第一個被打倒;鄧小平因為支持劉少奇的做法也被同時打倒。從那以後老鄧就明白了,即便是搞資本主義咱們也不明說。這樣,1978年改革開放之時,當老鄧再搞資本主義時,他搞的可不是資本主義,而是有特色的社會主義,這樣皆大歡喜。

要是務實的話,好好學習鄧小平理論,為海外華人謀點實利,而不是沽名釣譽出風頭,給海外華人爭取一張「中國通」又如何?這不是天方夜譚,印度對其海外僑民就有類似待遇,自1999年起,如何吸引海外印度人回來投資、創業和創新的問題被印度政府提到了印度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印度政府在1999年設立了海外印度人身份證,在全世界所有地方的四代以內的印度人,包括你的配偶不是印度人的,都可以申請這個「海外印度人卡「,有了這個卡可以隨便往返印度,不需要簽證,二十年內有效,包括可以在印度投資、購房和就業等等。

「海外印度人卡」的中國版就是咱提到的「中國通」,也算是有特色的中國籍吧!在海外定居的同胞們: 你們是要「中國籍」,還是要「中國通」?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6

支持
18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5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26 個評論)

回復 溪水牡丹 2012-3-4 05:23
雙重國籍,好主意啊
回復 kissmyass 2012-3-4 06:26
給大陸外人士發通行證, 在中國也不是沒有先例。 香港人過關比大陸人方便的多, 台灣人進大陸也有台胞證。 惟有」我們那裡「敬愛的領導人把西方世界華人當成敵對力量的時候, 才讓廣大的海外華人什麼都別想了。

只有他們想和林書豪, 駱家輝粘關係的時候, 你的海外背景才有點作用。 別忘了, 其實很多 」我們那裡「敬愛的領導人 把自己的子弟送到海外去拿身分, 他們的老婆孩子可以享受的權利,憑什麼要給與屁民們?
回復 ahsungzee 2012-3-4 06:53
有道理!
回復 foxxfam 2012-3-4 07:31
無所為....
回復 往事並不如煙 2012-3-4 07:59
我出國十年了, 就是不願入外國國籍, 雖然入外國國籍待遇相差相當大. 還是不願. 不願讓人說''兩頭佔便宜''. 而且咱是老百姓, 幾重國籍對咱老百姓來講都是一樣, 但那些官宦子女,貪官子弟就大不一樣了---哈哈!
法國也不承認雙重國籍.
回復 hanfeng109 2012-3-4 08:08
有中國籍自然要中國籍,一下子做不到, 先給個中國通也行。
回復 人間的盒子 2012-3-4 08:24
一外國朋友說,你永遠擁有你出生的國家的國籍,我覺得這話有一定的道理。當然我不知道這對國家有什麼壞處。
回復 hr8888hr 2012-3-4 08:27
人間的盒子: 一外國朋友說,你永遠擁有你出生的國家的國籍,我覺得這話有一定的道理。當然我不知道這對國家有什麼壞處。
中國的政策畸形, 那個領導頭腦一熱,手掌一拍就成法律或制度.
回復 roaming 2012-3-4 08:28
溪水牡丹: 雙重國籍,好主意啊
沒好好看文章,雙重國籍難啊!
回復 雨中獨行 2012-3-4 08:28
感情上還是想有中國籍
回復 roaming 2012-3-4 08:28
kissmyass: 給大陸外人士發通行證, 在中國也不是沒有先例。 香港人過關比大陸人方便的多, 台灣人進大陸也有台胞證。 惟有」我們那裡「敬愛的領導人把西方世界華人當成敵對 ...
別人的事,我們管不了,管點自己的吧! 
回復 roaming 2012-3-4 08:29
ahsungzee: 有道理!
謝謝理解和支持!
回復 roaming 2012-3-4 08:29
foxxfam: 無所為....
這個心態好,哈哈哈!
回復 roaming 2012-3-4 08:30
往事並不如煙: 我出國十年了, 就是不願入外國國籍, 雖然入外國國籍待遇相差相當大. 還是不願. 不願讓人說''兩頭佔便宜''. 而且咱是老百姓, 幾重國籍對咱老百姓來講都是一樣, 但 ...
不承認沒關係,給點方便,這個行吧?
回復 人間的盒子 2012-3-4 08:31
hr8888hr: 中國的政策畸形, 那個領導頭腦一熱,手掌一拍就成法律或制度.
那叫不健全,你用詞不當哈。
回復 roaming 2012-3-4 08:31
hanfeng109: 有中國籍自然要中國籍,一下子做不到, 先給個中國通也行。
就是你說的意思,現階段大家爭論不休,來個通行證也行,以後能有,當然好!
回復 roaming 2012-3-4 08:35
人間的盒子: 一外國朋友說,你永遠擁有你出生的國家的國籍,我覺得這話有一定的道理。當然我不知道這對國家有什麼壞處。
這個說法不成立。國籍是一個法律和政治的範疇,說你有,你就有,說你沒有,你就沒有。但你卻帶有你出身國的烙印,很難改變的。

顯然,多種國籍增加了管理難度。比如說收稅,作為當事人,你肯定只想交一份稅,你交給哪個國家對該國很重要。
回復 roaming 2012-3-4 08:36
雨中獨行: 感情上還是想有中國籍
不幸的是,現實中,很難在短期實現。
回復 john_ferrier 2012-3-4 08:38
想兩頭佔便宜的SB們,歇歇吧!
回復 john_ferrier 2012-3-4 08:39
想兩頭佔便宜的SB們,歇歇吧!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6 20:0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