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CA-1.5G 淺談

作者:roaming  於 2011-6-21 18:1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美國生活|通用分類:移民生活|已有74評論

說起CA不同地區的人有不同理解,在加拿大的可以理解為加拿大、在加州的可以理解為加州、在台灣還可以理解為中華航空,當然要是回到十年前,在紐約的還可以理解為王嘉廉的CA。當時Charles Wang的CA也是很火的,那年代CA跟APPLE還有一拼呢,現在也銷聲匿跡了。在這裡,這個CA指的是什麼?,這1.5G 又指什麼?在這裡CA-1.5G指的就是 Chinese American 1.5 Generation,即1.5代美籍華人。他們不像自己的父輩,作為第一代移民,他們主要受的教育,主要的人脈關係還在中國,而1.5G 移民的主要教育經歷、工作經歷和人脈關係都在美國。大部分這類1.5G移民都能說流利的英文,且沒有口音,可以深層次地、全方位地接觸美國社會。

在說得直白一點,CA-1.5G移民說的就是那些介乎於第一代移民和第二代移民之間的美籍華人。1.5G身上不同於一、二代華裔移民的特質,使他們「帶有中國特色」卻自如得融入美國社會。從現有的數據來看,1.5G華裔移民,他們從中國大陸、台灣、香港移居美國之後,在不到一代人的時間裡,卻飛躍至美國主流社會之內,既擁抱美國社會,也難忘中華文化,他們不再局限於過去老的第一代移民的心態:只願固守在唐人街內謀求職業,也不同新的第一代移民,兢兢業業在一個行業、一個崗位上干一輩子,一切唯「美」是從,向白人主流價值靠攏;他們也沒有第二代、第三代移民那種徹底美國化,與中華文化的關係只剩下偶爾吃中國菜 的疏離感。

近年來,這些1.5G移民在美國不同領域有著驕人的成績,比如說在藝壇,這些人的突出表現向美國社會展示了新一波的中華文化驚艷。他們包括了香港時裝設計師 譚燕玉(Vivenne Tam)、名震好萊塢的香港導演吳宇森和台灣導演李安,CoCo Lee 等。在樂壇方面,中國精英人才輩出,除了近年紅透半邊天的中國鋼琴家郎朗,還有大提琴家王健、紐約愛樂樂團百年來首位女副總理指揮張弦。在作曲方面,兩岸三地所熟悉的譚盾,創意不斷,而近年美國歌劇《毛夫人》、《銀河》的作者盛宗亮,也脫穎而出,囊括美國多個藝術大獎的作曲家盛宗亮是現今美國古典樂壇的跨 文化音樂的佼佼者,他以中國素材、揉合西方音樂形式的作品,如悼念南京大屠殺的琵琶管弦樂曲《南京啊!南京!》、運用京劇元素的音樂劇《銀河》等,為西方 藝術界帶來對中國文化全新的認知,開闢新的現代中國音樂語言。在科技界,王安和王嘉廉都是成功的典範。從政界來講,1.5G華人的成績也是十分驚人,奧巴馬的內閣成員,三個華裔部長,除了駱家輝不是1.5G,其他兩位都是1.5G的美籍華人,連布希手裡的前任勞工部長趙小蘭也是1.5G華人。

貝殼村也有不少村民和村民的後代屬於這個範疇,他們都是生在中國,讀完了小學或中學,在上大學之前,或者上完大學就來到美國。這些人目前可能還沒有嶄露頭角,暫屬無名小輩,因為他們還在學校里學習或剛參加工作,但這些人會在不久的將來,在不同的領域裡展現出他們的非凡成就來!關於這一點,筆者深信不疑!因為咱已經看到了一些周圍朋友的孩子們開始進入到一些前沿領域裡,開始嶄露他們非凡地才能,開始在他們的崗位上出人頭地,開始在影響他們的周圍的人。

為什麼這些1.5G的美籍華人能在美國做出比他們父輩更加驕人的業績來?筆者作過一些不完整的分析和比較,發現他們至少和他們的父輩相比,他們有如下幾點優勢:
1)因為來得時間大部分是未成年,小學或者中學以前就來到美國,語言不是問題,對美國社會的理解和融入能力比他們的父輩要強;

2)由於美國移民政策限制了只有中產階級以上的華人家庭才能來美國,因此這些1.5G的孩子們的家庭,從一到美國的那天開始,他們的起點就不低,起碼是中產階級,或者更好一點的家庭,這為他們後續上名牌大學,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打好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3) 中國文化的影響,尤其是大陸來的孩子,他們深知在資源緊缺的中國,從上幼兒園開始,一直到上大學,想上一個好一點的名牌學校的機會,都是要經過激烈競爭才能贏得,因此從小對資源競爭十分重視,更會注重利用各種方式為自己的未來鋪路,這一點,他們明顯要比在美國土生土長的華裔後代要懂事、要成熟;

4) 父母的嚴格教育和父母朋友的孩子的壓力促使他們發奮努力的動力。儘管虎媽的事迹被很多中國父母嗤之以鼻,但不可否認的是,華人父母在教育和培養孩子的投 資,和其他裔族的父母相比,他們的花費要大得多,好多時候都是不計成本,情願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最後一點,這也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

5)根據瑞典社會學家對4000個家庭跟蹤四十餘年的統計分析發現,經歷過漫長遷徙的家庭,在新地方定居下來以後,無能是父母還是孩子,其創造力 和智力都會改變,一般都是變好,而不是變壞,而且的孩子的變化較父母而言,更大更明顯。也是說,同一個孩子,經歷過遠距離跋涉之後,再在新地方定居下來, 有助於孩子的智力開發,這也是其他本地土生土長的孩子所不及的地方。很多人知道混血優勢,也就是說,距離相隔越遠的人結婚,後代的智商優勢越明顯,但不是很多人知道, 遠距離遷徙后,再在新地方定居也有明顯的效果,這一點也是促使1.5G華人在美國人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之一。

當然,除了上面的主要五點以外,根據不同的人成長經歷,不同的環境,肯定還有一些個性化的東西在裡面,在這裡就不能一一列舉了。最後,還是拿和朋友聚會時經常說的那句話來結束這個話題吧:「美國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蒂是他們的!」當然,這裡的他們就是1.5G的華裔後代!
1

高興

感動

同情
1

搞笑

難過

拍磚
2

支持
19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3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74 個評論)

回復 練精化氣AAA 2011-6-21 18:59
很多人知道混血優勢,也就是說,距離相隔越遠的人結婚,後代的智商優勢越明顯,

這個不對 混血的智商會降低。
回復 roaming 2011-6-21 19:01
練精化氣AAA: 很多人知道混血優勢,也就是說,距離相隔越遠的人結婚,後代的智商優勢越明顯,

這個不對 混血的智商會降低。
誰告訴你混血兒的智商會降低?
回復 練精化氣AAA 2011-6-21 19:09
roaming: 誰告訴你混血兒的智商會降低?
我告訴你呀
回復 roaming 2011-6-21 19:14
練精化氣AAA: 我告訴你呀
    
回復 丹奇 2011-6-21 19:53
練精化氣AAA: 很多人知道混血優勢,也就是說,距離相隔越遠的人結婚,後代的智商優勢越明顯,

這個不對 混血的智商會降低。
我覺得還是因人而異。不能一概用是否混血為標準。而是父母的基因,後天的培養,成長環境等等綜合因素。
回復 練精化氣AAA 2011-6-21 20:28
丹奇: 我覺得還是因人而異。不能一概用是否混血為標準。而是父母的基因,後天的培養,成長環境等等綜合因素。
那是  一堆傻子里 也能出幾個聰明人

但是 從大範圍來看, 混血的確實會要笨一點

舉個不恰當例子  要是 混能 混出好身板來, 為啥 純種德國狗,純種蒙古馬什麼的
都能買個 高價錢。 混得就不值錢。
回復 雲間鶴 2011-6-21 20:56
美國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蒂是他們的:我頭一次聽說!
回復 xqw63 2011-6-21 21:43
這篇文章總結很有心得,頂
回復 世外閑人 2011-6-21 22:01
總結到位,確實如此,而且後勁很足!
回復 8288 2011-6-21 22:14
頂!
回復 浪花朵朵 2011-6-21 22:46
練精化氣AAA: 那是  一堆傻子里 也能出幾個聰明人

但是 從大範圍來看, 混血的確實會要笨一點

舉個不恰當例子  要是 混能 混出好身板來, 為啥 純種德國狗,純種蒙古馬什麼的 ...
這個結論有點無聊,那你說為什麼雜交水稻高產,嫁接水果更強壯?奧巴馬是混血的,不比你3A笨吧?人類發展到今天,混血是廣泛意義上的存在形式。你到一個與世隔絕的中國農村去找個小朋友來看看是不是具備你說的那些純種的品質?我見到的混血孩子大多都很優秀。
回復 BL_518 2011-6-22 00:11
浪花朵朵: 這個結論有點無聊,那你說為什麼雜交水稻高產,嫁接水果更強壯?奧巴馬是混血的,不比你3A笨吧?人類發展到今天,混血是廣泛意義上的存在形式。你到一個與世隔絕 ...
  
回復 roaming 2011-6-22 00:32
雲間鶴: 美國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蒂是他們的:我頭一次聽說!
開玩笑的!但也當真!
所謂真真假假,虛虛實實!
回復 roaming 2011-6-22 00:32
xqw63: 這篇文章總結很有心得,頂
謝謝63兄頂!
回復 roaming 2011-6-22 00:33
世外閑人: 總結到位,確實如此,而且後勁很足!
謝謝,確實後勁很足!
回復 roaming 2011-6-22 00:33
8288: 頂!
謝謝老表!
回復 雲間鶴 2011-6-22 00:37
roaming: 開玩笑的!但也當真!
所謂真真假假,虛虛實實!
聽著跟真的似的!
回復 roaming 2011-6-22 00:40
雲間鶴: 聽著跟真的似的!
這就好,說明我的論點有進步了!
回復 雲間鶴 2011-6-22 00:41
roaming: 這就好,說明我的論點有進步了!
  
回復 fanlaifuqu 2011-6-22 01:08
其實在中國也有。外地人進京,入滬后,意識到自身的劣勢,比別人更努力。造成了現在遠比當地人有成就。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20:0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