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是湖南最大河流,為長江主要支流之一。發源於廣西東北部興安、靈川、灌陽、全州等縣境內的海洋山,上游稱海洋河,在湖南省永州市區與瀟水匯合,開始稱湘江,向東流經永州、衡陽、株洲、湘潭、長沙,至湘陰縣入洞庭湖后歸長江。全長817公里,流域面積92,300平方公里。上游水急灘多,中下游水量豐富,水流平穩。可見湘江是貫穿整個湖南境內(由南至北)的一條大河,怪不得湖南人把她稱之為湖南的母親河呢。
湘江在長沙段由於河面寬,集雨量大,每年一到汛期經常會發生洪水泛濫成災,為了抗擊洪水帶來周期性災難,長沙市政府投資20個億人民幣,自1995年起開始修建湘江風光帶,一方面是加高了整個江面大堤的高度,使得在長沙境內湘江河堤的高度比歷史上汛期最高時的高度還高出了3米以上,另一方面,將整個大堤用來作為人文景觀,街邊公園為市民們提供休閑和娛樂的地方。至2005年底,經過10年的建設,耗資20億的湘江東岸十公里風光帶全部完成,至此,長沙市民不需要在每年汛期為抗洪搶險擔心了,因為高高的河堤使得江水失去了往日的威猛和野性,規規矩矩地按照人們設計好路線急流勇進,直向洞庭湖了。在湘江風光帶上有一個紀念碑,它記載的就是近代歷史上最嚴重抗洪搶險的故事之一,1998年的那場抗洪搶險的鬥爭。
1998年抗洪搶險紀念碑
實際上,風光帶上每一個景點的每一座雕塑都有一個歷史的故事,去過的人們一看就知道,因為這些地方都配有特別說明,這裡咱就不多重複了。值得一提是在風光帶有一個來自天山腳下的湘女石,它是2006年一月才最後進入湘江風光帶的。湘女石是為了紀念八千多湘女在五十年代初,自願到新疆參加兵團建設而設立的。歷時十天,湖南人把這塊重約80余噸的天山腳下的大石頭,從新疆哈密運到了湖南長沙,在隆重的揭幕儀式上不少當年在新疆支邊的湘女激動的熱淚盈眶。回想起五十多年前的那段往事,按照現在的標準來看,那種做法是不可取的,或者說是有悖人情和人性的。說的是1950年間,為了鞏固勝利果實,保衛邊疆(新疆),需要內地的女孩子到新疆去支邊,而實際上呢,就是為當時駐紮在新疆王震屬部的戰士找老婆。王震的部隊有十萬之多,要全部配上,就得有十萬女子,解放初期,哪有這麼多人去啊!
當王震向各地省委領導寫信要求幫忙時,大家都在敷衍他,唯有時任湖南省的省委書記王首道特別支持,在湖南日報大量刊登文章,打廣告(那時候叫宣傳畫報)鼓勵有志女青年去新疆支邊。湖南人向來敢作敢為,女孩子也不例外,不少女生不到參軍年齡,15歲謊報18歲,興高采烈地報名加入了去新疆的部隊。據說那一年,別的省份可能就零星幾百人去了新疆,而湖南居然去了八千人。這才有了後來的《八千湘女上天山》的故事。這是一部紀實文學,後來變成了話劇。一部很感人的話劇,看完后,沒有不流眼淚的。這些平凡的女性,她們把自己的一生貢獻給了新疆,換來了新疆的長治久安,在善意的謊言面前,她們接受了殘酷的現實生活,在新疆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這些人中,有些已去世,有些已回湖南,但絕大部分都還留在新疆。在湘女石落成的揭幕式上,不少原來從新疆回來的湘女們抱著大石頭,在那裡痛哭,為她們曾經生活過地方,為她們失去的戰友,,,,
石頭一運到,湘女們開始流淚
揭幕式上,應邀嘉賓,湘女們也是抱著石頭痛苦
下面的一些照片就是幾次零星在風光帶上隨拍的,估計不少去過長沙的朋友,早已領略這一帶的風光,也算舊地重遊吧!因為整個風光帶有近十公里,各地景點皆不相同,這裡僅僅是一些隨機拍攝的,不能代表全部,但也算起一個介紹作用吧!
湘江風光帶北段,以風帆廣場為核心,遠處可見湘江北大橋(銀盆嶺大橋)
「湘江風光帶」石刻
象棋廣場
風帆廣場內經常會組織一些群眾文藝活動
挪亞游輪,是目前中國江河流域最豪華、最具有現代氣息的第一艘五千噸位超豪華游輪。集旅遊觀光、餐飲、會議、商務、休閑鬆弛等功能於一體,船長91.8米,吃水1.8米,觀景巡航速度為16公里/小時。
親水平台,柳樹依依
潮宗門,是長沙古城門之一,舊時為長沙潮宗街的米業、堆棧業等達湘江河運碼頭的必經之門。故址已不存在,只有紀念
位於中山路口處的雕塑廣場
美女騎摩托車雕塑,栩栩如生
位於湘江一橋橋頭的「瀟湘八景」浮雕
八景始名於沈括《夢溪筆談》,除瀟湘夜雨在永洲,平沙落雁在衡州,洞庭秋月在岳州外;其餘遠浦歸帆,山市晴嵐,江天暮雪、煙寺晚鐘、漁村夕照等五景皆在譚州境內。
湘江一橋旁的信步亭,儼然一個露天劇場,唱戲的,看戲的,好不熱鬧。
安放在湘江風光帶的古印章雕塑,有濃郁的湘楚文化特色
星夢(1996年•湘江路),光滑的不鏽鋼搭配粗糙的石頭,視覺感強烈
圖騰柱(1996年•湘江路),雕刻在一根粗柱子上的遠古傳奇。
地處湘江路中段和西湖路交界處,為仿唐建築,屬於園林仿古建築,主閣共分四層,高18 米,2005年10月正式對公眾開放。 江閣,為紀念唐朝詩人杜甫所建。主閣為東西向,背依湘江,面向城東主城區。為硃紅色柱,仿古格 ...
杜甫江閣旁的碑亭
荷花池旁,寫生的學生
「朱張渡」主門樓及雕塑
朱熹、張栻是宋代著名學者。南宋乾道三年(1167),理學大師朱熹從福建崇安專程來潭州造訪張栻。朱熹在長沙逗留了兩個月,著名的「朱張會講」由此展開。當時,朱熹住妙高峰,張栻住嶽麓 ...
濱江觀光道
四羊方尊廣場,可見巨大的「鳳梁」、「龍柱」
四羊方尊廣場利用長沙老港——南湖港拆除后剩下的雙龍門吊行架構建,但寓於雙龍門吊之間的觀景平台又相對獨立。雙龍門吊的4根立柱用深浮雕花崗岩裝飾成「龍 ...
四羊方尊雕塑
四羊方尊廣場中心塑立著將原物放大8.5倍,高達5米的巨型雕塑「四羊方尊」。「四羊方尊」出土於20世紀30年代的長沙市寧鄉縣,實物高58.3厘米,重34.5公斤,是商周時代銅器中的珍品,也是我國現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