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育兒,名校,成功和自殺

作者:yunmu  於 2021-3-20 21:2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5評論

近日,一位就讀於美國埃默里大學哲學專業一年級的中國學生張一得因為自殺離世,網上一片驚哀。伴隨其悲劇傳出的他父親張岳的育兒更是震撼人心。私立埃默里不算常春藤學校但略高於普通學校。時不時出現在華人值不值得跨州去讀的討論之中。 

張岳為了給兒子足夠的陪伴,放棄公司的高管工作,選擇成為了一名全職爸爸,全心全力於育兒成材。把兒子的每一個足跡儲存於自建的成長博物館,為兒子做一萬道不重複的菜。他的朋友圈背景簽名是「永遠與兒子同在的白髮無牙孤寡老人」。他的育兒方式,令諸多廣東媽媽追捧,使其成為知名育兒博主。

華人和亞裔有不惜血本助兒讀書出頭的傳統。這種文化已經融進我們不少人的血液。2018Jennifer LeeKarthick Ramakrishnan兩教授對如寫過一篇文章,現摘下數段:

The college admissions process produces anxiety for many students and parents, but the angst is particularly heightened among Asian American families. The reason: Asian Americans are more likely than other groups to believe that attending an elite university — and preferably an Ivy League one — is a necessary step to a successful career。

【大學招生過程令許多學生和家長倍感焦慮,但亞裔美國家庭的焦慮尤為強烈。原因在於亞裔美國人比其他群體更相信在一所精英大學(最好是常春藤大學)就讀,是通往成功職業生涯的關鍵步驟】。

 A growing body of research has established that Asian Americans tend to disproportionately value prestige when it comes to higher education. In general, Asian Americans would rather be a below-average student at a top 10 school than an above-average student at a top 100 school Several  psychological studies show that white students are more likely to prefer the opposite.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亞裔美國人在接受高等教育時,對大學聲譽的期望過高。總的來說,亞裔美國人寧願做排名前十大學中低於平均水準的學生,而不願意在排名前100的學校中名列前茅。一些心理學研究顯示,白人學生的傾向性恰恰相反】。

But there is also growing evidence that this faith in elite credentials may be misplaced. According to a 2015 investigation by Business Insider, only one CEO of a top 10 Fortune 500 company had gotten their undergraduate degree from an Ivy League university. Only 30% of American-born CEOS of the top 100 companies attended an elite college.

【但也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亞裔對精英證書的執念可能是錯位的。根據Business Insider 2015年的調查,財富500強中前10公司只有一位首席執行官獲得藤校本科學位。前100公司中,只有30%美國出生的首席執行官就讀於精英大學】。

A recent report on leadership diversity at top technology companies found that Asian Americans are the racial group least likely to be promoted into managerial and executive ranks. White men and women are twice as likely as Asians to hold executive positions. And while white women are breaking through the glass ceiling, Asian women are not.

【最近一份有關頂級技術企業領導力多元化的報告發現,亞裔美國人是最不可能晉陞為管理層和高層管理人員的種族群體。白人(無論性別)出任行政管理崗位的可能性為亞裔的兩倍。雖然白人女性正在突破玻璃天花板,但亞裔女性卻並非如此】」。

本人是堅定支持常春藤學校平等地錄取亞裔的,但也覺的海內外華人或許過高地把本科學校或本科以前的優秀當成了人生的成就。依愚人之見,本科或以前只是人生的準備階段,不宜過度渲染,一個人將來的成就如何,還要依靠自己的努力,興趣和運氣:天時,地利,人和,不幸或災禍。就能夠做出影響人類生活的成就而言,藤校畢業生的比例大大多於普通大學的,但畢竟還是其中的少數。

2020年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獲得者的一個特點,就是在這八位得主之中,只有一位是本科畢業於相當於常春藤學校的世界名校的;他們大多數畢業於普通高校。可見本科畢業后的興趣,努力和運氣的重要。

至於財富,確實是上過藤校的人里百萬富翁比例高,但有些是因為他們的雙親的金錢多得沒地方放,要後代進入常春藤身上貼些金;有些是本來就有過人天賦和驚人膽識,退學也要自己打天下;幸運的是他們闖出來了。當然也有不為我們所知的沒有闖出來的人。

如果為了錢途而上藤校,那肯定多數人會感到失望的。有知名經濟學家們曾跟蹤研究了幾十個大學的本科生數10年。他們發現,只要實力相等(例如SATGPA),無論是拒絕名校的學生, 還是被名校拒絕的學生,18年後和就讀名校的學生的收入是相同的。似乎他們的這個結果至今還沒有被其它數據挑戰過。

這在生活中不難理解。例如,近年哈佛大學畢業生的早期生涯中位收入為$76,400,中期為 $147,700。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畢業生的早期生涯中位收入為: $72,600,中期為: $138,800。 大約40%的伯克利畢業生的收入超過50%的哈佛大學畢業生的收入。其實,多數旗艦州大有20%-30%的畢業生的收入超過50%的哈佛大學畢業生的收入。

因此,我們所能期望孩子們的,就是他們能夠在一個沒有歧視的環境下自食其力,快快樂樂地學習工作生活,享受所做的事情。至於將來他們有多大的成就,就得看他們自己的興趣,努力,造化和運氣了。

至於人為什麼要自殺,儘管壓力過大是主要原因之一,但也有其它原因。我們也不要把張一得自殺都歸咎於張岳過度育兒給兒子造成的壓力。例如,張一得說過,他之所以學習哲學,原因之一是他有個最好的同學在初中時不知何故自殺了,他還想在胸前紋一個墓碑來紀念他。

本人在來美國早期也聽說過一個師兄自殺的故事。但我從來沒有和他謀過面,之所以叫他為「師兄」,是因為他也曾是我們導師的一個徒弟,而我們導師所帶過的博士后不多,近60歲了到我時累計只有8人,MDPHD各一半。

據說,該師兄的本科,醫科和住院醫都是在藤校進行的。在我們導師這裡也是陽光快樂,研究做得順風順水。但在完成訓練到新單位后不久毫無徵兆地自殺了。後來知道美國一年大約有300-400個醫生自殺,自殺率幾乎是所有職業中最高的,心裡只好為他們默默地祈禱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5 個評論)

回復 tea2011 2021-3-20 23:19
看到年輕人自盡真是心痛!
回復 yunmu 2021-3-21 06:30
tea2011: 看到年輕人自盡真是心痛!
同感!
回復 Lawler 2021-3-21 11:26
"美國一年大約有300-400個醫生自殺",第一次聽說。
辛虧我兒子已工作了,不然會很擔心。
回復 yunmu 2021-3-21 19:16
Lawler: "美國一年大約有300-400個醫生自殺",第一次聽說。
辛虧我兒子已工作了,不然會很擔心。
一些美國醫生組織還搞了一個National Physician Suicide Awareness Day. 去年FORBES發表了一篇紀念文章「Today is National Physician Suicide Awareness Day. To honor this day, we could talk about how 300-400 physicians die each year due to suicide」
回復 yunmu 2021-3-21 19:18
補充一句, 我導師手下的博士后結束訓練后都找到了獨立的正式工作. 其中最早的一個當年已經是大學的腎病科主任了.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3 14:2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