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是誰獲得了諾貝爾科學獎

作者:yunmu  於 2020-10-1 07:3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4評論

是誰獲得了諾貝爾科學獎

 每年金秋十月,科學界最負盛名的獎項—三個原始諾貝爾科學獎: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就要陸續開獎了。該獎的宗旨是獎勵那些在該方面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人一些有首創成果的科學家關注著今年諾貝爾獎能否花落在自己的後院。

20多年前,我在學術界開會, 聽到一個年長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侃大山。他告訴我,如果一個學者說他發現發明了什麼,這個人是有點料的;如果一個人老是顯擺他在Nature, Science, NEJM, Lancet, JAMA等頂刊 發表文章, TA可能首創不足;如果一個人老把他的導師掛在嘴上,說明TA的成果還沒有超過導師。雖然他的說法有點極端,但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最近,加州斯坦福大學的流行病學家John Ioannidis(艾安尼迪斯)教授的團隊對1995年至2017年諾貝爾獎金獲得者的一些科學活動進行了量化分析,從而證實了一些老生常談.

 首先,該研究顯示無論發現發明是在何處發表的, 每個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有一篇關鍵的首創文章。而在這個首創發表之後,會有多篇該主題的科學論文相繼發表。有趣的是,獲得最多引用的論文並非獲獎的首創文章,而是爾後其它科學家發表的更為精確完整的高大上論文。唯一例外的是2004年有關發現石墨烯的論文.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Andre Geim是石墨烯的首創論文的作者之一。他說,他很高興他們的文章是個例外. 但他把首創並非最高引的現象解釋為:突破性結果往往比較粗燥,而後續論文更為完美,易於閱讀理解,從為引人注目, 從而被人引用。

 30年來,人們喜歡使用一些量化的指標來評價科學家,其中最為廣泛的是發表文章期刊的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它大約相當於該期刊一年論著或綜述文章的平均引用數)。例如,上述名刊Science, Nature, JAMA, Lancet, NEJM的影響因子分別是從4070, 比一般期刊的23高很多。

 每本雜誌大部分被引量都是有少數論文帶來的.有人做過研究, 期刊的影響因子大約是平均每篇文章年中位引用量的5. 例如SCIENCE的影響因子是40, 那麼它的文章的年中位引用量是8次。統計發現,從19002005年被引用的3800萬篇論文中,僅有0.5%的論文被引200次以上,有一半的論文根本沒有被引用過。因此,有人認為可以使用高引論文來判斷研究人員的水平高低。 

 但是,從該研究中鮮有諾貝爾級首創為引文冠軍來看,無論是高引論文還是高影響因子,只能評價該論文或該雜誌的影響力,但是不能評價該論文的原創性。儘管基於引用對於學術影響力的評判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不過對評論首創沒有太大的幫助.

 例如,醫學的引用著重的是論文的質量和全面性而不是首創。因為首創往往不是盡善盡美的,在選擇引用上容易被忽略。醫學上最權威的醫學信息是多中心大樣本隨機對照的臨床試驗的結果,或國家隊公布的統計數字, 或各個醫學專業協會書寫的最新臨床指南。這些很有可能是證明或總結過去的發現, 而不是新的發現。

 至於H因子和總引用量,更和團隊的大小關係很大。團隊越大,PI的工作年限越長;PIH因子和總引用量會越多(平均而言,對一篇文章的引用會持續10年). 這種計算不利於科學家向其它領域流動。統計表明, 絕大多數諾貝爾科學獎的發現發明是在45歲以前做出的,但是僅僅有三人能夠梅開二度。說不定流動到其它領域后,有些科學家更能發揮他們的才能。

 其次,該研究發現某些學科更容易獲取諾貝爾獎。在114個科學領域中,諾貝爾諾貝爾委員會似乎對粒子物理, 原子物理, 分子化學, 細胞生物學, 和神經科學情有獨鍾,把這23年中52.4%的物理,化學, 及生理學或醫學獎給了這五個領域。

但是,在這段時光里,114個科學領域中的78個和諾貝爾獎無緣,或許不是因為這79個領域沒有首創成果,而是因為這些領域的科學家不夠幸運。其實, 有首創成果的人不少, 但是要被諾貝爾委員會認為重要到入選不易.

 該研究擔心這種「榮譽不平等」可能導致研究資助向易得諾貝爾獎的領域傾斜,這會讓經費集中在狹窄的領域,並影響最具影響力的科學期刊偏向選擇出版那幾個領域的內容,從而帶來基金分佈的不公平。

 第三, 長壽學者機率更大。雖然該論文沒有這方面的研究,過去已經有研究人員發表過該方面的論文.儘管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的首創文章基本是在45歲以前發表的,但是獲獎時大多數是老年人了,最年長的為去年化學獎的97歲的John B. Goodenough

 之所以從首創到獲獎有那樣漫長的間隔,一方面是因為很多重要的發現需要時間去證實,另一方面是要等來委員會的青睞。而諾貝爾獎不授予在評選前已經過世的人。

 例如,1934, 科學家Hans Andersag(安德薩格)在德國實驗室合成出氯喹, 該葯有著強大抗瘧作用, 它和它的改良版在全世界被廣泛使用於治療和預防瘧疾至今。不過他在53歲就過世了. 如果他長壽些的話,說不定那天就得諾貝爾獎了。

 而中國科學家屠呦呦於1970s成功地提取青蒿素,該葯在1980s后被廣泛應用於臨床,不但幫助人類克服瘧原蟲對氯喹產生的抗藥性,而且有較強的抗瘧效果。到了2015年,75歲高齡的屠呦呦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

 

主要參考資料

·         Ioannidis JPAet al. Work honored by Nobel prizes clusters heavily in a few scientific fields  Plos One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234612

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2250012-half-of-nobel-prizes-in-science-go-to-just-five-research-fields/#ixzz6TmwIhMmK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

回復 Polar_bear 2020-10-1 11:43
20多年前,我在學術界開會, 聽到一個年長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侃大山。他告訴我,如果一個學者說他發現發明了什麼,這個人是有點料的;如果一個人老是顯擺他在Nature, Science, NEJM, Lancet, JAMA等頂刊 發表文章, 那TA可能首創不足;如果一個人老把他的導師掛在嘴上,說明TA的成果還沒有超過導師。雖然他的說法有點極端,但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非但不極端,而是很準確!
回復 yunmu 2020-10-1 18:27
Polar_bear: 20多年前,我在學術界開會, 聽到一個年長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侃大山。他告訴我,如果一個學者說他發現發明了什麼,這個人是有點料的;如果一個人老是顯擺他在Nature
t謝謝發表你的見解
回復 ccacer7921 2020-10-2 09:40
那咱們的曹青不也是研究石墨烯的嗎,但國內宣傳曹青學術成果時隻字不提前輩的事,就捎帶一句 「 解決了這個行業百年的疑問,似乎隱約捎帶了一下,一點沒敬意。
回復 yunmu 2020-10-2 18:37
ccacer7921: 那咱們的曹青不也是研究石墨烯的嗎,但國內宣傳曹青學術成果時隻字不提前輩的事,就捎帶一句 「 解決了這個行業百年的疑問,似乎隱約捎帶了一下,一點沒敬意。
謝謝表達你的觀點,  我不大懂曹青的工作, 但是現在科學家們把石墨烯領域的工作又向前拓展了一步, 其中華人學者的功不可沒. 至於宣傳, 總有誇張的地方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8 12:1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