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腦越多,壽命越短嗎?
最近看到有報道說「大腦用得越多,壽命可能越短「 。本來以為是那個八卦新聞。讀過後才知道報道引自頂尖學術牛刊《自然》的一項新的研究,還是有些科學依據的,說的是研究者通過增加線蟲某組轉錄因子的水平,減少了線蟲神經系統的活動,結果把線蟲的壽命延長了大約三分之一。
亞裔和華人一直有用腦讀書的好傳統,有道是「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車馬多如簇。書中自有顏如玉」。除了上學要好好讀書。在中國,南韓,日本或其它亞洲國家,以及世界上亞裔較多的城市,通常有眾多的補習班供學子們下課後繼續用腦讀書。 那是不是大腦用得越多,壽命就會越短呢?我們看看這個研究是如何做的。
原來,開始時,他們是從數百名60至100多歲的遺體中,選擇出那些沒有老年痴呆症逝者的腦組織,分析它們的基因表達模式。他們發現神經興奮相關基因的表達和死者的享年成反比。而神經抑制REST(休息)因子的表達和死者的享年成正比。REST蛋白的全稱是抑制元素-1-休息轉錄因子。
在神經細胞中,受REST蛋白調控的基因包括一些與神經元興奮性功能有關的基因。REST活性增加時,神經網路的興奮度會降低。在該研究中,相比那些只有六七十歲就去世的老人, 85歲以上的長壽者大腦皮層細胞核內的REST蛋白水平要高的多,而那些與神經興奮和突觸功能相關的基因表達量相對較低。
那麼這到底是老化過程帶來的REST蛋白水平增高和神經興奮減少呢,還是顛倒過來,或是兩者根本沒有任何因果關係?作者沒有也不可能夠在如此短期內做一個人群研究來證明神經興奮水平影響壽命。因為已有的人群研究不大可能收集有神經興奮水平的數據。 而現在開始收集數據,比較容易的前瞻性流行病學也要近6年時間,而嚴格的臨床試驗需要更多的金錢,程序和時間。
所以,研究人員就先用動物實驗來檢驗他們的假說。 他們使用了生物學家經常用來研究衰老的線蟲。秀麗隱桿線蟲由於雌雄同體,每一條蟲都包含精確的302個神經元,神經環路清晰和生命周期很短,一直是生物學研究衰老的首選動物。
研究人員用藥物和遺傳操縱手段干預線蟲的神經活動,無論是降低它們整體的神經興奮性還是減少突觸的信號傳遞,線蟲的壽命都得到了延長。相反,增強神經活動,會縮短線蟲的壽命。
在線蟲的基因組中,也有基因編碼對應於人類REST的蛋白,它們是SPR-3和SPR-4。當研究者人為地增加這組轉錄因子的水平,可以抑制線蟲的神經興奮,把線蟲的壽命延長了大約三分之一。研究人員又在哺乳動物小鼠身上做檢驗, 他們也得到了類似的結果. 小鼠神經元內的REST蛋白與神經活動會影響小鼠的壽命。
但是,就我看來,這些低等動物神經系統的比重,複雜性,活動性和重要性遠遠低於一般的靈長類, 更不用說最高級的人類了。靈長類和其它動物的主要不同是神經系統發達, 有著先進的認知能力和發展能力,以及朝前廣為收集信息的眼睛.
人類更有最為發達的神經系統, 極為複雜的神經活動和反饋通道. 大腦有超過150億個神經細胞,這些神經細胞像無數突起的樹枝,錯綜交叉,互相盤纏,收集,交換和處理信息, 這就是人們所說的聽,說,觸,聞與記憶,思考,分析,想象,創造和決策等。
人類跑不過猴子, 力氣不如黑猩猩, 卻能夠超越這些靈長類近親, 貴為萬物之靈, 主要是因為更為積極使用腦子。數萬年來,人腦和這些靈長類近親的腦子的區別越來越大, 人類壽命也比它們的壽命越來越長.
2015年,英國國家統計局(ONS)的數據顯示,那些職位被定義為高級管理和高級專業人員的預期壽命比那些重複常規工作的人包括工廠和機器的操作員的壽命多了七年。明顯地,前者比後者用腦更多。
日本衛生和福利部的官方統計數據發現,在所有職業中,從事管理工作人員的平均壽命最長; 依次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專業技術員,商業人員,農業和漁業工人,一般產業人員,其它單純勞動者。而美國的數據表示,那些受過研究生或以上教育的人的平均壽命最長,比那些沒有讀完高中的人整整多活了13年。
很容易想到管理人員或受過較高教育者由於社會保障高,飲食講究,吸煙喝酒少而長壽。這些因素確實發揮了一定作用,但是調整了這些因素后,管理人員或受過較高教育者還是明顯地更為長壽。
本人認為,至少在目前的社會階段,大腦積極活動不會對人類壽命有多大的負面影響。少動腦也不會像線蟲那樣增壽1/3。人類除了積極用腦後和其它近親的平均自然壽命拉開距離外, 歷史上還沒有任何東東能夠延長人類自然壽命 (不受外來明顯有毒的化學,物理或微生物侵犯影響的壽命)超過1/3的. 當然,也不要過度用腦,要勞逸結合。
負責這項研究的PI說他理解人們會懷疑他的發現。他對記者說:「如果你說你的後院有隻貓,人們容易相信你。如果你說你的後院有隻斑馬,他們想要更多的證據」。 他說該發現更多的提示不是增壽,而是使用人腦休息來治療人類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這提供了治療這些疾病的新思路。我們希望將來看到更多支持他的假說的新證據。
本人想會不會是給中國死不瞑目之說找到了科學根據呢? 死不瞑目指人死時極不甘心, 放心不下。該典故出自《三國志·吳書·孫堅傳》: 「今不夷汝三族,懸示四海,則吾死不瞑目。」
或許85歲或以上的人覺的活的夠長了, 可以平靜地告別這個世界, 他們死也瞑目了,因此它們的REST (休息) 因子水平增高和神經興奮減少。而那些60-70歲的人心有不甘者較多, 死不瞑目啊. 所以他們平均REST蛋白水平較低和神經興奮較高. 但是這只是我說說而己, 不屬於科學研究。
主要參考資料
Joseph Zullo et al.,
(2019) Regulation of lifespan by neural excitation and REST. Nature. DOI:
10.1038/s41586-019-1647-8
https://www.cityam.com/how-the-success-of-you-career-dictates-your-life-expectancy/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wonk/wp/2015/10/28/researchers-have-determined-how-many-years-of-life-you-lose-to-a-stressful-job/
https://www.healthaffairs.org/doi/full/10.1377/hlthaff.2015.0022#ref-2
Connor Sheehan Does the Functional Form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ducation and Mortality Differ by U.S. Region? Biodemography and Social Biology 64,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