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題目想必所有的六零后一定很沮喪,什麼?六零后是老人?是滴,但不要怪我啊,不是我說的,是個八零后這麼說的。
話說前幾天我看江蘇衛視《非誠勿擾》節目,這是一檔在國內最受歡迎的男女相親交友節目,一開始對這樣的節目沒興趣,但據老公說收視率一度曾經超過了湖南衛視的《快樂大本營》,難免好奇心大發,看看是怎麼回事,再說那也是俺老家江蘇台的節目。看了幾期(那是在國家廣電局頒發新的規定前)還真是被個個伶牙俐齒的女嘉賓,風趣幽默的光頭主持,以及敢說敢當的情感性格分析老師所吸引,覺得看看消遣也挺有意思的,因此每個周末,躺在沙發上,吃點小零食,看個二期的交友相親節目了解一下當下年輕人的想法和思想,也挺輕鬆舒服的。
上期有位24歲的男嘉賓,在說到他的擇偶標準其中的一條就是要孝順,尤其要孝順老人,他說我們是八零后的,如果在家中看到父母拖地,女友必須上去幫忙,不能讓六零后的父母老人拖地。聽到此話,我的神經受到了莫大的刺激,十多年前本人開始當姑姑了就很不適應,看到陌生孩子叫我阿姨也不舒服,怎麼一下子在八零后的眼裡,我們都成了老人了?我們老嗎?我怎麼不覺得呢?
昨天和一些朋友聊到這個話題,六零后算老人嗎?朋友說當然!看看身邊的老同學好朋友如果按照正常年齡結婚生子現在的孩子不是大學畢業就是正在上大學,有的超前的已經有了孫輩,想當年我們上大學的時候,說到自己的父母都是老爸老媽,不可想象也就是彈指一揮間的功夫,自己也確實到了老爸老媽的年齡了,是滴,那個八零后說得沒錯,如果他是咱們自己的孩子,我們可能就順理成章地接受了,可是聽到從電視里傳出的這種話,加上我們自己也沒孩子,聽得確實有點不自在。
生理年齡是個無法抗拒的事實,但在心理上不要去想自己應該屬於哪一輩的人,也許這該是有的生活態度,對於我來說,如果我聽到周圍的朋友這樣說「這樣的髮型不適合我,這樣的顏色不是我們這種年齡人穿的,或者說是這種音樂只有年輕人才聽,等等」,我會覺得很不舒服。
最後,我也想對八零后的孩子說聲,你們的父母也許是六零后,但「老人」這個詞用在他們身上確實有點太早,隨著全世界人均壽命的普遍延長,老人還是留著四零后的還基本合適,甚至五零后都有點太早了。打字到這裡突然發現谷歌中文拼音輸入片語里有六零后,七零后,八零后,但是還沒有四零后和五零后,這也說明了六零后還是和新時代接軌的,「老人」這個詞就更不能用在他們身上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