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我們還在上大學時(80年代初),國內的通訊業還很落後。跟遠方的親人或朋友聯繫,主要靠寫信。「家書抵萬金」,確實感受很深。在信中給父母彙報學習情況,談校內逸事,談對事和人的看法和判斷.....。父母來信有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循循善誘的教誨。當年在他們身邊沒有體會到的方面,反而在離開他們后,通過書信體會更深。朋友也是這樣,談現實,談理想,談人生.....話題很多。朋友沒有因為距離遠了而疏遠,反而幾年的書信往來更加深了友誼和了解。那時盼信和寫信成了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事情。有些信件,當時內容可能很簡單,但多年後再次閱讀,很回味,很留念。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有了電話,電腦,視頻.....寫信越來越少,打電話,上網聊天和上網視頻越來越多。能夠聽到聲音,看到對方的表情,也可以一聊好幾個小時。但話題的選擇局限了很多,內心的交流也淺了很多。科技發展了,人們的生活節奏更快了,快到打電話都怕打擾了別人。就別奢望寫信和回信了。幾年下來,現在的交流,大多停留在口頭語言上。發現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沒有因為通訊的發達而拉近,反而因為這種太方便的交流方式,讓人沒有了收穫。特別是心靈上的交流,就像沒有了機會,也沒有了記憶。科技還在飛速發展,我們在享受這些方便的同時,是否也在失去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