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寫了無可救藥的文章,但還是覺得很無奈。。。今日看了一篇文章,寫到了父母和子女的幾種關係,雖然是佛學上的說法,但是還是有值得借鑒的地方,尤其是父母和子女,有著血肉相連的關係,有著撫養和被撫養的關係。雖說很多父母沒有想過要從子女那裡得到什麼,但是人,總歸會老,子女的每一言每一行,也都是在為自己的子女做榜樣,不論是好壞的榜樣。
無論如何,希望做子女的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也因為著這種關係,而更要善待老人。
我的妹妹,從小就不被父親喜歡,即使從父親面前簡單地無事走過,都回被父親用恨恨的眼光望著,就如我在如今的職場碰著的那個惡人一樣,也每每用著惡狠狠地眼光望著我。父親這樣的眼光,我們看見,妹妹當然也能深深地體會,當然也會有心靈的極大的創傷,雖然在成年時,我每每極力勸她要忘記過去的不愉快,在當年的那個艱苦的環境里,父母養育幾個孩子還要撫養老人不容易,要記住父母的養育之恩。雖然每每說來有理有據一樣,但總是有時不敢說的那麼堅強,因為父親對妹妹的不喜歡,從言語到行動。。。當然,與我如今的職場上,我是自己的辛勤勞動換回自己的生活,至少,我不欠別人的,所以也沒有還的義務,雖然說我們不能以惡報惡,但是同樣,那樣的傷害也是讓人不可原諒的,尤其是從精神到身體的傷害。這是另話。雖然說,我也得還需要很多修行。
昨日談話中,妹妹說她記得小時候父親對他的恨,但是,如今早已無所謂,她也盡她自己的責任。。。所以,她現在叫父親到她那兒去玩也不去,也許是父親愧對她才不好意思去,她對父親也毫無感情,但是她還是有了今天。。。聽了她的話,也還是一陣難過。我說,首先要記得父母的恩,父母小時候養孩子不容易,那麼一大家人,她卻反駁我說,那人家還有10個8個孩子都養了的家庭又是如何了的呢?父母只愛你和弟弟。。。我無意於再與她說太多,只是她說的毫無感情卻也是讓人實在難受。。。及至半夜,我突然想起,對她留言說,你的今天,其實,也還是有父母在裡面幫助你的因素,你的早前的工作,也是父親早退了才讓你進去的,雖然,你所在的公司破產了,但是父親也還是努力了。。。其實,她的心底也好似忘了這件事。雖然,她今日能在某個城市多多少少地立足,養活自己,大部分都是她自己的努力,但其中也少不了我對她的幫忙。如果,沒有父母這個紐帶,我和她又能在哪裡相識哪裡互相得到幫助呢?深更半夜起來對她說那樣的話,其實,是想讓她也記著這個父母的恩。。。我自己的倒無所謂了,我只希望他們都能活得開心,順暢,少點兒曲折,雖然曲折也能鍛煉人。
相反,弟弟是當年承受了父母的極大的寵愛,就如當今一個孩子的家庭的小皇帝一樣,至少從言語和心理上,當然,在姊妹們的眼光里,我也是至少是受父親寵愛的,當然,我也沒有說對父母極度地不孝順什麼,或者惡言相向。然而,弟弟對父親的漠視和心底里的冷漠,無論如何都讓我們懷疑他小時候那樣得寵為何如今不會報恩呢?弟弟說,他不會在乎任何一個人在這上面說什麼。。。
但是,我也堅定了我還是要說些什麼,雖然,不是現在。因為,我也需要一個平靜的心情來說這些事,來解決這些問題。
父親,現在至少沒有卧病在床,都已經是這樣的話,那將來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了的話,又會是怎樣呢?在遙遠的地方,我只能是擔心,擔心。。。
想想父親曾對妹妹的冷漠和心靈的打擊,按照因果來說,難道是要讓弟弟和我來償還?弟弟是對父親的冷漠,我是職場上受惡人的煎熬。。。
轉一點兒佛學上說的父母子女的因緣關係,等有空貼出來給他們也給自己好好看看。。。
現在很多的家庭中,夫妻、父子、母子、兄弟姐妹之間,很多關係都非常緊張,一家人甚至能互不來往,提起來就會氣憤難平。各自說起來,都有自己的道理。蓮花很多客戶的家庭中都是有各種各樣的矛盾,令他們非常煩惱。其實一切緣分都有往世的業力決定,善惡因緣聚會在一起,就有了親疏愛憎。如果您能明白了這些緣分的由來,今生通過自己的明理和化解能把「惡緣」轉變成「善緣」,這是真正的修行人才能做到的!這是真正有智慧!自己今生也能夠過的愉快和幸福。
今天咱們就先說說父母與孩子的真實關係吧,有空再和大家探討夫妻的真實關係。
佛告訴我們,父母跟子女是四種緣。第一種是報恩的,過去生中彼此相處很好,你對他有恩德,他到你家裡來投胎,來報恩,這個小孩就是俗話講的孝子賢孫。第二種是報怨的,過去生中結了冤讎,他今生來報仇。他長大之後一定是犯法、犯罪,叫你家破人亡。現在我們看這個社會,很多人說兒女不孝,兒女不聽話,兒女不好教。說實在話,這裡頭都有因果,不是無緣無故的,不是偶然的。你要是學佛,你就會想:我這個兒女是來報恩的,還是來報怨的?我們一生對待別人,是布施恩惠多,還是給人家結的怨恨多?自己想想就知道。
習氣有善有惡,並且根深蒂固,可以左右人一生的思維和性格。如果這一生因為因往世的習氣,你存的是善心,行的是善行,處處都為別人著想,因為往世你就是如此在做,你的兒女一定好。為什麼?你往世沒有結怨啊,就沒有孩子來報怨。如果總是看到人都不滿意,時時刻刻批評人、教訓人、侮辱人、羞辱人,你往世跟人結的就是不好的緣,人家到你家來投胎做你的兒女就是不孝,就這麼個道理。這是報恩、報怨。
父母和子女的緣還有兩種,討債、還債。你欠別人的,人家來討債。討債,你欠得少的,討完他就走了。比如小孩養到三歲、五歲,也花了不少錢、花了不少心血照顧他,他突然出意外走了,死了。你欠得少,他討得也少,三五年而已。你欠他多的,你會培養他到大學畢業,拿到學士,正好可以到社會上去工作了,該掙錢養家了,他就走了。你對他身上所花的錢、所用的心血,統統付諸於東流。這樣的情形更難讓人接受,這就是你欠得多,他討的債也多。
另外一種是來還債的,還債的就看他欠你多少。他要欠你得多,他發了大財,對於父母物質生活上照顧得很周到,可是他沒有孝心,對父母沒有恭敬心。如果欠你欠得少,他對父母的物質生活就相當刻薄。他自己過好日子,父母只能夠吃得飽、穿得暖,有個小房子給父母遮蔽風雨,夠了。他自己住的是高樓大廈,父母住的是小房子,生活也能照顧,只是很平常的生活。他欠得少,他不要還那麼多。
佛講得有道理,你愈想愈有道理!「報恩報怨、討債還債」,你要是明白,學了佛懂得道理,你就都能做到安忍了,為什麼?因為作者是自己,怪不得別人,別人只不過是你這個劇本里寫好的角色,真正的編劇是你自己,業力和因果是導演,來督促你們各自完成自己的角色罷了。
來報恩的,很好,孝子賢孫,希望他能夠學佛,大家將來同成佛道。來報怨的,你能夠化解,你不再怨恨,縱然家破人亡,也會點頭,應該的。過去我是這樣對他的,今天他這樣報回來,一報還一報,到這裡終止了,來生不再有怨恨心。至於來討債的,他走了也不要過分悲痛;來還債的,縱然還得很少,知道過去他欠我的不多,所以也就不必過分要求。平平安安度日子,好好念佛求生凈土,到極樂世界去做佛去,又何嘗不好?物質生活太富裕了,你不會想離開這個世間;生活很清苦,兒女對自己不尊重,正好念佛,為什麼?他不來干擾你。所以你想通了,都是好的增上緣;想不通,你怨恨自然就生起來,你不平,你怨恨。
不平、怨恨,是自己在繼續造業,這是錯誤的!我們遇到惡緣,要用善巧方便把它化解,就是別人怎麼樣對不起我們,也不要放在心上,若無其事。佛菩薩教給我們,隨順環境,逆來順受,不要去計較;我們心中沒有怨恨不平之心,這帳就結了,了了。了了以後,善緣就來了。把惡緣變成善緣,這是聰明人,這是真正有智慧!
所以大家面對一切家庭中的種種現象,都要先靜下來思維一下,究竟是什麼因果才能造成今天的現象。
如果你是欠債的父母,除了養育他還債之外還要儘力的幫助他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幫助他學佛,不是為了讓自己以後好過點,而是這種財富是你還的最好的債!你受到的種種不公傷害,正好是在為自己洗刷往世的罪業,也是在了債務。所以一切都要坦然承受,不必怨天尤人,不必痛哭流涕。從心裡真實懺悔,自己清凈的修行,不抱怨、不嗔恨,就這樣安忍和化解,總有一天可以真正的化解惡緣的!
如果你是討債或是抱怨的孩子,你要明白父母已經在儘力養育你還債了,為了這份養育的恩情是他們最真心的付出,他們已經在用這個過程向你懺悔了,你要從心裡發願,不再令他們痛苦和煩惱,你要放下往世的債務關係,今生做一個孝順的孩子來化解了你們之間累世的債務,這樣你就給自己積累了大的福報,那些父母欠你的債務即使全部加倍還給你也不過是些金錢和物質,而你放棄了這樣並非就失去了,而是獲得百倍千倍也無法對等的福德令自己的一生受益無窮!
這文里有很多可以引起我們重新思考的問題,雖然,不一定全對,因為我不完全相信所有的因果輪迴。
昨日給他們發了這首歌,也希望我們大家都懂得珍惜,人生,都不會有第二次相見,不要讓每一個人再受到更多的傷害吧。
做子女的盡量多理解老人孝敬老人吧。。。7,80歲的老人們改變不了的方面從我們自己改變開始吧。
雖然,往往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這兒也有一個參考,希望我們更多的做善事,好好做人,雖然很難。。。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OTg2NjEwNg==&mid=2651205674&idx=6&sn=9489737fda093cfac806707d419421a8&scene=3&srcid=0424YSwx41oLawfmF3lrgeFi#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