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很多人都沒聽說過這個詞,我呢,也應該是10多20年沒說過這個詞了。
今天,煩惱著昨天炸了帶魚后剩下的不多不少的和了水的麵粉該怎麼處理,裡面加了青紫蘇,小蔥,各種調料,還有小蝦。突然,靈光一閃,要不然做成餅,但又想沒發酵的餅肯定吃起來硬邦邦的,該怎麼辦呢,又只有那麼一點點。冥思著,對了,打面花子去。
要說俺家打面花子的好手,應該是我奶奶了,我們那兒叫婆婆。幾十年前,沒啥好吃的,有時,就打面花子做牙祭。把白面里加水,和得很稀的樣子,然後在鍋里放少許油,淋滿鍋面,微火,用筷子把那面水均勻地滴在鍋面上。因為是筷子滴的,就像花花點點的長線一樣。不斷最好,要薄,但又不能太薄,吃起來才香。太厚了,像吃麵糰子,太薄了,就太碎了,在油鍋上,也有一點兒硬,所以要不薄不厚,估計就2-4毫米左右吧。我婆婆做這個是好手,每次滴得很均勻,不薄不厚的,口感很好。因為就只有白面加油,所以也很素凈。一小鍋的面花子也很少,所以一家幾口人的話,要費很多時間打。而小孩往往是大人邊打邊吃,很快一鍋就沒有了。等最後的面花子打完以後,在鍋里再加點兒油,再把所有的打好的面花子加進去快速翻炒一下,加點兒鹽就可以吃了。
今天晚上,我就這麼做了,可惜,手藝還是差勁兒,打得像薄薄的麵糰,也將就著吃了。明天準備再把剩下的再試驗一下。
想起打面花子這個詞,真是讓人懷念。過幾天要是和我家姐姐說了,她肯定會奇怪我怎麼會記得這個詞呢。我弟弟估計早就不知道還有打面花子這一做法了。哈哈